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通报》评述:纳米材料毒性根源

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示意图 最近的一篇评述性文章指出,纳米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毒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对影响毒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全面总结,为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篇名为“影响纳米材料毒性的关键因素”的评述文章最近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文章从尺寸、形状、表面电荷、化学组成、表面修饰等多个方面,阐明了物化性质对纳米材料毒性的影响,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徐莺莺博士和陈春英研究员撰写。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纳米材料也已经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材料的毒性因此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纳米材料毒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相互作用及其引起的毒性。纳米材料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机制产生一系列毒性效应。然而,决定纳米材料毒性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合理设计纳米材料使之安......阅读全文

《科学通报》评述: 纳米材料毒性根源

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示意图   最近的一篇评述性文章指出,纳米材料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毒性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对影响毒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全面总结,为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篇名为“影响纳米材料毒性的关键因素”的评述文章最近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文章

评估碳纳米材料毒性的生物发光酶测试系统

   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支持下,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和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种生物发光酶测试系统,用于评估碳纳米材料的毒性。该系统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体外毒理学》(Toxicology in Vitro)杂志上。    纳

简述锂电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的毒性

  纳米二氧化钛毒理报告(2013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报告)  急性口毒:5000mg/kg  皮肤刺激性:阴性  慢性毒性:0.15mg/m3(呼吸)  生殖与发育毒性:无法判断(现实生活无法实现试验中的投毒方式和高浓度)  遗传毒性(致癌):阳性(可能是由自由基产生)

合肥物科院技术生物所纳米材料生态毒性检测获进展

  近期,技术生物所吴李君课题组在纳米材料生态毒性检测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Chemosphere(DOI:10.1016/j.chemosphere.2016.12.076)上。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引起人们对其生态和健康效应的关注。目前,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的评估主要采用传统

合肥研究院在环境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随着纳米科技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到环境介质(如水体、土壤、沉积物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纳米二氧化钛(TiO2-NPs)和纳米氧化锌(ZnO-NPs)是纳米金属氧化物中最早实现商业化生产、产量最高、需求最大、

合肥研究院揭示纳米材料环境转化过程对生态毒性的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黄青课题组以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藻类为受试对象,应用光谱技术对纳米氧化锌在含磷水体中的转化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阐明了环境物质转化过程对小球藻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相关成果已被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

石墨烯纳米材料与重金属污染生物毒性的相互影响研究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由于其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GO在重金属污染物治理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应用等离子体研究室陈长伦课题组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结合重金属污染物之后的生物环境毒性行为。

纳米服装,真的有纳米材料吗?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纳米服装。将纳米级的微粒覆盖在纤维表面或镶嵌在纤维甚至分子间隙间,利用纳米微粒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等特点,在物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厚度极薄的(肉眼观察不到、手摸感觉不到)、间隙极小(小于100nm)的‘气雾状’保护层。使得常温下尺寸远远大于100nm的

生态中心在环境污染物及碳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组在非编码RNA—miR-214拮抗砷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由基研究期刊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Free Radic Biol Med, 2016,

纳米材料技术会议举行

  6月17~20日,第三届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会议在捷克举行,14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交流了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情况,来自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也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   捷克奥斯特拉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纳米复合材料在新型建材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采用纳米级的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