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EJM:艰难梭菌的感染源其实更复杂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常见的厌氧细菌,会产生肠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住院病人腹泻。人们通常认为,艰难梭菌的感染主要是在医院环境下传播的。然而,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最新报道,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牛津大学和利兹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在3年半的时间内,对1,000多位患者的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这些患者在牛津郡医院或社区医院中被诊断带有艰难梭菌感染。 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那段时间发生的近一半新感染所涉及的分离株在遗传上明显不同,不大可能是由其他患者传播的。此外,相当一部分分离株与早期感染有着遗传关联,但在流行病学上却无法与另一位患者或医院来源相关联。 文章的通讯作者,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牛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David Eyre谈道:“这些数据表明,对于大部分病例,艰难梭菌感染并不是由另一位有症状的患者传播的。” 研究人员指出,遏制艰难梭菌......阅读全文

艰难梭菌致病不“艰难”

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产芽孢细菌,是梭菌属中一种常见的专性厌氧菌,对氧十分敏感,很难分离培养,故得名。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人的肠道正好是一个相对无氧的环境,如果过度服用某些抗生素,艰难梭菌的菌群生长速度加快,影响肠道中其他细菌,会引发炎症,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

艰难梭菌简介

一、流行病学1、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ifficile)为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产生A、B两种毒素,为条件致病菌,可导致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DAD)。2、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

浅谈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产毒素的专性厌氧芽孢杆菌,1978年首次被证实与疾病有关,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欧美国家,艰难梭菌感染(CDI)发病率上升惊人(图1)、严重性日趋恶化,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花费激增,甚至死亡[1,2],其中高产毒菌

NEJM综述: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已完成,但是,据报告它仍然是美国最常见的医院内病原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近期发表了一篇关于艰难梭菌感染的综述,整理如下:    近期,Daniel A.Leffler教授和J.Thomas Lamont教授(来自哈佛医学院Beth Israel Deacon

艰难梭菌感染防治措施

  艰难梭菌感染防治措施:医院中一旦出现艰难梭菌感染暴发,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限制抗生素使用,选用甲硝唑、万古霉素,并配合微生态制剂(如“贝飞达”等)调节肠道菌群;  2)减少患者肠道污染,采用肥皂水洗手,采取隔离措施,使用手套,避免有暴露可能的医疗操作等;  3)环境表面消毒,采用次氯酸盐(

艰难梭菌的培养特性

  严格厌氧.在厌氧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48 h.形成直径为3-5 mm、圆形、白色或淡黄色、边缘不整齐、表面粗糙、不溶血的菌落。在CCFA(环丝氨酸、头孢甲氧霉素、果糖和卵黄琼脂)平板上产生较大、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的黄色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见黄绿色荧光。

关于艰难梭菌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先停用相关抗生素,给予液体和补充电解质等支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应用抗艰难梭菌的抗生素、免疫调节治疗及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艰难梭菌的大多数菌株在体外对许多抗生素敏感,包括青霉素、四环素和喹喏酮类。但对由该菌引起的肠道病通常仍采用口服万古霉素或灭滴灵治疗。对于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治疗的

艰难梭菌的诊断方法介绍

  毒素检测:  组织细胞毒素检测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需时48小时,敏感性高,且能检测毒素。  细菌培养:  用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需时72小时,灵敏度高且可获得菌株,不能检测毒素。  谷氨酸脱氢酶检测:  谷氨酸脱氢酶是艰难梭菌与梭菌属其他细菌共同的非毒素蛋白质,采用乳胶

艰难梭菌的基本内容介绍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对氧极为敏感,分离培养较困难.故命名为艰难梭菌。艰难梭菌属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人的肠道正好是一个相对无氧的环境。  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鞭毛,卵圆形芽胞位于次极端 。芽胞在外环境

人体拥有抵抗艰难梭菌的天然机制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1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凯斯西储大学和塔夫斯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在人体内发现了一种能抵抗艰难梭菌感染的天然防御机制。该发现为治疗肠道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并有助于开发治疗其他类型的腹泻和非腹泻型细菌感染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8月21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