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化学所完成“一三五”国际专家诊断评估工作

11月18日至20日,中科院发展规划局组织国际知名科学家对化学研究所进行了“一三五”现场专家诊断评估。专家组由12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和中国等5个国家,专家组组长由美国犹他大学Peter J. Stang教授担任。化学所战略规划委员会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朱道本院士,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万立骏院士,研究所负责人及科研管理人员代表参加了本次评估。 11月18日上午,在诊断评估的预备会上,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潘教峰介绍了此次评估的目的和要求,并向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评估会上,张德清所长向专家组作了化学所状态报告汇报,从研究所的历史发展沿革、定位、学科方向、人才队伍建设、“一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研究生教育、园区建设以及未来重点发展领域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化学所的情况。随后,化学所科学家依据研究所“一三五”发展规划布局,从 Molecular Science for......阅读全文

中科院化学所:为生命科学奠定化学基础

  上世纪50年代起,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让生命科学走进了分子时代。作为我国分子科学研究的先锋,中科院化学所较早时期即瞄准了生命化学的前沿,敢为人先地开展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化学分析工作,为生命过程化学本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活体电分析示意图  化学所研制低温毛细管电泳仪  以分析化学为基础  中科院

《应用化学》-中科院化学所-生物分子马达组装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德国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马达的分子组装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6996-7000))

侯建国调研中科院化学所、青藏高原所、半导体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结合参加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新一届领导班子任命宣布会,分别对三家单位进行工作调研。  侯建国听取了各研究所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观了相关实验室、科研平台和成果展示,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实地了解研究所主要科研工作和创新成果,对各研究

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科学从这里起源

开栏寄语:2016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将迎来60周岁生日。60年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化学所以基础研究为主,正在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

中科院化学所:打造分子科学创新高地

  2017年年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园区里呈现出奋发昂扬的气象。  和接近冰点的气温截然不同,化学所研究员王树的实验室中热火朝天。最近,研究人员在自行搭建的一台光电转换检测仪器上观察到了不同寻常的光电流,意味着他们利用聚噻吩和类囊体合成的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这将为

中科院化学所等科学家让水滴跳起“芭蕾”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作,通过对固体表面的特殊设计,实现了液滴撞击后的高速旋转行为。该研究于3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固液碰撞行为控制在喷墨打印、农药喷洒及防结冰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与固体之间的碰撞不同,液滴碰撞固体表面后能在数毫秒内发生很大程度形变,且撞击后可能出现沉积、回

中科院化学所实现了细胞选择性基因编辑

CRISPR/Cas9是源自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在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CRISPR/Cas9技术使用引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识别靶标基因,并招募Cas9核酸酶对基因组进行切割、编辑等操作。然而,由于sgRNA识别基因

中科院核能放射化学战略研讨会在高能所召开

  研讨会现场  由中科院基础科学局主办的“中科院核能放射化学战略研讨会”于4月15日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来自中科院15个研究所的30余位从事核能放射化学及相关研究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介绍了中科院开展核能放射化学战略研究的指导思想及重要意义。高能所柴之芳院

中科院化学所领导班子换届 万立骏任所长

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网站消息:2008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宣布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任免决定:任命万立骏为化学所所长,杨淑霞(兼)、张德清、王笃金、杨振忠同志为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徐坚已任满两届,不再担任所领导。 万立骏所长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讲话  附:万立骏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

中科院化学所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构筑出了可方便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的同轴“纳米电缆”结构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可有效解决电极材料不能同时高效传导锂离子与电子的问题。  为适应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发展,需要开发更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次数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