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纤维素热裂解制油技术工业化

“每千克生物质原料生产0.8~1立方米生物质气体,产油率可达到45%以上。生物质油产品热值大于16兆焦/千克,硫含量小于0.5毫克/升,可作为工业燃料使用。固体碳粉可加工钾肥,作为副产品对外销售,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昨日,记者在陕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总工程师殷雷这样介绍他们自主开发的纤维素生物质热裂解制燃料油技术,及应用该技术建设并试车成功的1万吨/年工业化装置。 据殷雷介绍,稻壳、木屑、秸秆等生物质的化学组成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提取物等。该装置以这些粉碎后的生物质为原料,促使其在缺氧状态下瞬间传热、分解,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形成油蒸气,再通过分离、除尘、快速冷凝液化等过程,产生生物油、固体碳粉以及可燃气体等。 ......阅读全文

天津工生所利用体外多酶系统实现纤维素的完全转化

  体外多酶系统是模仿体内代谢途径,在体外组合一系列酶及辅酶构建复杂的生化反应网络,催化底物生成产物的新型生物制造平台。该体外生物合成途径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高,反应速度快,已经被成功应用到利用淀粉生产氢气、生物电、稀少糖等领域。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被认为是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的

天津工生所纤维素酶的晶体结构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郭瑞庭课题组在耐热纤维素酶的晶体结构及基因改造研究上获得阶段性重要进展。  纤维素酶已经广泛应用于处理不同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物质。海栖热孢菌中纤维素酶12A属于糖苷水解酶的第十二个家族。它是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可以藉由切割b-1,4糖苷键而达到降解纤维素分子

天津工生所揭示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诱导表达信号传导途径

  在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和生物化学品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例如丝状真菌如何感应和代谢固体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仍然没有被清楚解析。近年来,模式生物粗糙脉孢菌成为研究纤维素降解及产酶机理的新系统。2010年Science期刊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天津工生所揭示丝状真菌纤维素酶诱导表达信号传导途径

  在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和生物化学品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是一个重要步骤。而木质纤维素降解菌,例如丝状真菌如何感应和代谢固体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仍然没有被清楚解析。近年来,模式生物粗糙脉孢菌成为研究纤维素降解及产酶机理的新系统。2010年Science期刊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美国消费品抗菌物质三氯生引关注

  美国众议员马基(Ed Markey)对抗菌化学物质「三氯生」(triclosan)被广泛应用表示关注。现在不少个人护理产品均含有三氯生,例如:牙膏、化妆品、洁面膏及除臭剂,某些纺织品、袜子、厨具及台面板也有这种化学物质,用以抑制细菌、真菌和霉菌生长。  根据马基发出的资料文件,三氯生会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转化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牵头承担的“863”计划“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项目日前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为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项目分10个课题,参与单位包括49家,通过合作项目在边际土地能源草分子育种与新种质创制、能源草高效制备生物天然气关键技术、木质纤维原料高效预处理技

天津工生所在生物质糖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每年产量大约为1.5-2.0×1012吨。其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约占70%-8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木糖等可溶性的糖稀,这些糖类化合物可通过化学或生物转化的方法生产燃料乙醇和氢,以

纤维素酶能否酶解纤维素

成熟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葡萄糖分子按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棉纤维中大分子的排列比较复杂,纤维内某些区域由于大分子的横向吸引使大分子排列比较整齐密实,缝隙孔洞较少,这称为结晶区。相反,另一些区域大分子排列比较紊乱,堆砌比较疏松,其中有较多的缝隙孔洞,密度较低,这称

863项目“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两课题启动

  7月13日,国家863项目“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之“能源草高效制备生物天然气关键技术研究”和“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课题启动会在广州举行。   副所长吴能友代表广州能源所感谢国家科技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全力支持项目的实施,并保证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副主任张东

天津工生所发明生物质制氢的高效节能新途径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以恒及其在美国的同事利用无细胞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将玉米秸秆中的葡萄糖和木糖转变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创造了生物质制氢的高效节能新途径。该研究目前已获得一项美国专利(US Patent 8,211,861),相关成果发表在4月6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