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香港“限带”近一年“奶粉荒”依然

香港实施奶粉"限带令"近一年,个别品牌奶粉仍然严重缺货。香港特区政府委托顾问公司进行的调查结果今日公布,部分奶粉产品缺货率高达64%.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于1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了两次奶粉零售供应及售价的调查。调查涵盖根据近期报刊报道及在去年压力测试期间短缺情况较严重的两个品牌,分别是美赞臣及美素佳儿。调查在去年短缺情况较为严重的5个地区进行,分别为北区、元朗、屯门、东区及油尖旺。 结果显示,两个品牌的相关产品均出现短缺情况,以美赞臣的情况尤甚,美赞臣2号于调查第一周的总缺货率高达64%.两个品牌的短缺情况在调查第二周得到缓和。 特区政府已将调查结果交给有关供应商,敦促他们竭力确保在农历新年前需求高峰期有充足的奶粉供应,并要求供应商继续密切监察个别零售商可能出现的不良销售手法,在有需要时采取适时有效的行动。 ......阅读全文

质检总局:多美滋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

           就近期消费者投诉多美滋奶粉涉及的产品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昨天通报了调查情况。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对2008年9月以前生产的乳制品开展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多美滋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检出

奶粉含减肥药成分?属国家标准允许选择添加成分

  “左旋肉碱不是我之前吃的减肥药的主要成分吗?怎么宝宝的奶粉中也有这个,宝宝吃了不会有问题吧?”昨日,陈娟娟在给8个月的宝宝冲泡奶粉时,第一次仔细阅读成分表,发现表中有她所熟悉的减肥药成分——左旋肉碱。而她把同样的问题在妈妈QQ群里提出来,引起了不少家长同样的担心。带着她的疑问,记者昨日采访了食品

服用三聚氰胺含量较低的奶粉 不用过于担心

新华网消息:9月17日下午,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李宁,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沈颖做客新华访谈,就最近大家关注的婴幼儿奶粉事件,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以下为访谈内容—— 专家:此前奶粉质量检验指标中没有三聚氰胺指标 三聚氰胺是一个化工原料,不应该在奶粉里面存在,奶粉质量标准里面也没有这

药企被查:中国反垄断触角伸向跨国药企

  六十家中外药企被查   中国就成本及价格操纵问题调查制药企业,在外国企业因可能存在的价格操纵问题而承受来自北京的压力之际,中国最高经济规划部门正在调查制药企业的成本和定价机制,调查对象包括葛兰素史克公司和默克公司的业务部门。此前,中国还对奶粉进行了一次独立调查。调查已导致奶粉降价。根据国家发改

食药监总局表示:药店售卖奶粉并非是要专营

香港跑马地成和道“义成”药房,货架上放满了奶粉。   在香港,奶粉是普通食品,零售环节并无特殊管制,只要拿到商业登记证,即可销售。目前,有六成左右的奶粉由药店卖出。   为保证质量,香港食品安全中心通过“恒常检查”,抽取样本进行微生物及化学测试,抽检样品比例高,检测参数多。   六成奶粉药店售

卫生部专家取样可疑多美滋奶粉

    针对多美滋奶粉被疑致婴幼儿肾结石一事,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派专家前往贵州省凯里市,调查结石宝宝的有关情况,并对可疑奶粉取样,带回北京进行检测。     家长接到疾控中心电话     据《潇湘晨报

海关总署: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44.5万吨 增加24.8%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奶粉的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进口奶粉44.5万吨,增加了24.8%,其中新西兰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上半年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37.1万吨,增加了34.3%,占中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其次是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上半年的进口量基本上都在1万吨左

甘肃、青海、吉林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追踪

  问题奶粉缘何“卷土重来”?--甘肃、青海、吉林等省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追踪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周立权、朱国亮、王大千)河北“三鹿奶粉”阴云未散,超标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现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奶粉进药店新政遇尴尬 谢子龙建议暂停网售奶粉

  核心提示:"奶粉进药店"项目被视作重振中国乳业的重要手段,自实施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然而,从该项目公测阶段的情况来看,药店虽然是政府力推的销售奶粉的安全渠道,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变成销售奶粉的主流渠道。   "奶粉进药店"项目被视作重振中国乳业的 重要手段,自实施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然而

黄道京:三鹿奶粉事件凸显了哪些问题

连日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令全社会严重关切。其危害程度,堪与前几年发生的阜阳大头娃娃伪劣奶粉事件相比肩,危害之大、影响之坏、范围之广,均令人忧心忡忡。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笔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食品安全究竟有无保障,吃什么样的食品,我们该相信谁。像三鹿这样国内外知名的国营企业都出此天大问题

卫生部回应女婴疑因食圣元奶粉疑致性早熟报道

  [导读]卫生部今日在卫生部5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部大开发1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有关情况。期间记者问及圣元奶粉事件。 新闻发布会全景   记者:请问一下圣元奶粉的事情。今天的报道有提出,在北京也发现了类似于怀疑因为食用圣元奶粉导致性早熟的案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

7成人不选国产奶粉 专家称勿迷信洋奶粉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业”。调查发现,7成市民不愿选购国产品牌的奶粉,进口婴幼儿奶粉对国产乳品行业的冲击非常明显。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监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业也承诺保障产品的质量,以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  7成

明治奶粉退出中国市场

  近日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明治奶粉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成真。昨天下午,明治奶粉中国总部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停售明治珍爱系列的声明”,这也是多年来首个知名奶粉企业公开宣布放弃中国这个巨大市场。   □声明   暂时退出中国奶粉市场   “着眼于未来

三聚氰胺奶粉重现甘青吉

  2008年9月,吉林市一家婴幼儿奶粉专卖店橱窗上标明“从不经销不合格奶粉”  河北“三鹿奶粉”阴云未散,超标三聚氰胺奶粉再次“现身”。警方查明,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青海、甘肃、吉林等省发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后

卫生部直接调查早熟事件 消费者三大疑惑待解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追踪  疑问一 “性早熟”是否与奶粉有关?  继武汉有3名女婴被发现有“性早熟”症状后,近日又有河南郑州、广东广州、湖南株洲等地多名女婴被发现乳房长有硬块,被认为具有“性早熟”的特征。  不同地方出现的“性早熟”婴儿是否都与奶粉有关?根据记者了解

七成受访者不选国产奶粉 专家称勿迷信洋奶粉

  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业”。央视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七成市民不愿选购国产品牌的奶粉,进口婴幼儿奶粉对国产乳品行业的冲击非常明显。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监管措施和力度,乳制品企业也承诺保障产品的质量,以恢复消费者对国产

洋奶粉或将掀起一波“降价潮”

  6.7亿!6家奶企因价格垄断吃到史上最大罚单   洋奶粉或将掀起一波“降价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天宣布,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   这边厢忙着召回受奶源污

海淘奶粉检测四成不达标 国企生产保质被寄厚望

  最新调查发现,海淘奶粉检测竟有四成不达标,奶产业保质建设迫不可待。对于国企来说,在激烈的奶粉竞争市场上不敌外来品是行业内的尴尬。在此压力下,保质生产塑造品牌是关键,下阶段加强奶粉生产线设备完善、加强各类检测设备提升自我监督意识以及在包装、灌装上严守标准化生产都可成为重点方向。   海淘国外奶粉,

乳业:为什么我总是被猜疑?

  2010年8月1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乳业:为什么我总是被猜疑?》,以下为节目实录:  纷纷扰扰的“婴儿早发育”事件有了最新进展,15日下午,卫生部通报了调查结果,湖北3名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奶粉无关。卫生部抽检的奶粉样品中,没有发现激素含量异常的情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检测情况。 

国产奶粉该如何赢得大众信任

  在读完质量安全承诺书后,晨冠乳业的董事长涂醉桃挥了挥拳头,像是在庆祝自家企业入选国家主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名单,也像是在展示国产奶粉企业占领国内市场的信心。   1月22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主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名单,与晨冠乳业一同进入名单的还有三元、贝因美、银桥、辉山和百跃

让员工扮专家证明其奶粉安全性

  在圣元奶粉被指含有激素造成婴儿性早熟的事件未调查清楚之际,又有消息指圣元涉嫌修改奶源地信息。昨天,网友更是爆料,称“圣元奶粉自导自演让员工自己冒充专家”,想要引导舆论证明其奶粉的安全性。  圣元承认:粉源来自新西兰  昨天,圣元集团公关部经理张迎玖就奶源地问题首度向人民网记者作出

外资品牌奶粉违规促销严重 多美滋美赞臣突出

  如果新生儿出生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全世界会有100万婴儿幸免于各种疾病或营养不良。然而,婴儿奶粉违规宣传对母乳喂养造成了较大影响。昨天披露的一份调查显示,多美滋、美赞臣等外资品牌奶粉违规促销情况突出。  昨天,由维权网、腾讯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市消协,世界卫生组织等单位支持的“2010年中国

节前港澳奶粉荒加剧曝中间商囤货炒作

  春节临近,持续了两年的内地人购买境外奶粉浪潮出现了变故,港澳的奶粉荒加剧,深圳有的居民已经两个月买不到香港上市的奶粉,而澳大利亚等国外代购奶粉得花三个月才能邮寄到家。出现奶粉荒原因除了国人的购买力增强外,深层的原因是有中间商在囤货。  奶爸买不到香港奶粉  国外汇奶粉花三个月  深圳的

日本多品牌奶粉被查碘含量低 部分网店仍在售

  日本奶粉碘含量低 海外代购奶粉须慎重   日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抽检发现,部分日本奶粉碘含量低于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要求,其中涉及和光堂、森永、明治等品牌。该中心表示,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会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甚至影响脑部发育。很多妈妈给孩子选择日本奶粉,都是看重日本奶粉的品质,认为其更适

中外品牌奶粉首度"平分秋色" 市场变数仍大

  AC尼尔森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国产奶粉与外资品牌奶粉所占市场份额基本持平,这被不少人解读为国产奶粉首次逆袭成功。昨日记者采访多位乳业专家,认为上述调查统计范围并不全面,因此数据结果不一定精准,但“大致持平”还是可能的。业界预测称,2014年外资品牌奶粉或仍将占市场上风。   最新数据   外资

问题食品缺乏溯源系统难召回

  因央视在“3·15”晚会曝出部分企业违法生产经营儿童鱼肝油,浙江的一位母亲艾女士担心市面儿童鱼肝油的情况,遂向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有关问题儿童鱼肝油的调查情况。在迟迟得不到回复后,2014年5月8日她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起行政复议,要求广东食药局进行信息公开答复。   鱼肝油召回信

新西兰乳品被证实检出双氰胺 大部分进中国市场

  新西兰乳品检出双氰胺事件追踪  新西兰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 八成进入中国市场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DCD)残留,据称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尽管用“100%进口”来模糊奶粉“血统”,但还

官方正名难挽市场颓势 京超市圣元现“零销售”

  虽然得到卫生部的正名,但是圣元奶粉的市场销售仍然难言乐观。记者昨日走访京城多家超市发现,圣元奶粉的销售状况已经陷入谷底。  本月15日,卫生部发布的“圣元奶粉导致婴儿早熟”事件调查结果表明,圣元奶粉所含物质的检出值均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所以此次婴儿出现的“性早熟”现象并不

新西兰乳品检出双氰胺 青岛各大商超仍在售

  洋奶粉又陷入质量门。一直被国内消费者推崇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25日传出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二聚氰胺(英文名DCD,也称双氰胺)。国家质检总局迅速作出反应,紧急与新西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1月26日,记者调查发现岛城的新西兰奶粉销量没有受到影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二聚氰胺含量缺乏相关标准。

七成人不信任国产奶粉 66.1%的人抱怨政府监管不严

内地进口婴儿奶粉供不应求,大陆民众转向香港购买。  4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专家就媒体报道某些品牌米糊含重金属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对比其中提到的我国现行标准,不久前雀巢等婴儿食品中被曝查出砷、铅等重金属,并未超过国家标准。此结果或许让不少家长暂时松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