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癌新药CM118将进入临床

日前,上海再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的抗肺癌新药CM118项目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临床申请。 CM118是一种选择性MET激酶和ALK激酶抑制剂,它是直接针对美国辉瑞公司已上市的新型ALK激酶抑制剂抗肺癌新药克唑替尼而设计,在保留其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克服克唑替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缺点,扩展这一类新型抗癌药与其他抗癌药联合 应用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前试验结果显示,CM118很可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同时,MET激酶与肿瘤生长、转移扩散直接有关,MET激酶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高端一类抗癌药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瓦斯汀等的重要耐药性机制。MET激酶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等有很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增高(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检验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25-200U/L临床意义:增高:心梗4-6小时开始升高,18-36小时可达正常值的20-30倍,为最高峰,2-4天恢复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CK增高。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CK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死发生后2~4h此酶即开始升高,12~48h达最高峰值,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在2~4天降至正常水平。此酶对诊断心肌梗死较AST、LD的阳性率高,特异性强,是用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一项较好指标,同时对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也有参考价值。应注意测定时受

概述葡激酶的临床应用

  重组葡激酶是一种强效且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的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类的溶栓药物。目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和脑栓塞等血栓疾病的溶栓药物主要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尿激酶(urokinase)、链激酶(streptokinase)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增高(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肌酸激酶

胸苷激酶的临床应用

由于TK1(细胞质胸苷激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1980s就出现了检测TK1活性的试剂盒,用于肿瘤辅助诊断和肿瘤治疗监控。1990s后期,基于TK1浓度检测的试剂盒问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活性检测对于实体瘤灵敏度偏低的缺点,同时化学发光法降低了荧光法的污染危害。TK1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体检应用评

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增高(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肌酸激酶

尿激酶中毒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出血,可有静脉穿刺部位、伤口及鼻出血、血尿,有时皮肤或黏膜出血,严重者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可有过敏反应,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面部潮红、眼睑水肿、荨麻疹等,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冠状动脉灌注时可有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频繁室性期前收缩。

葡激酶的临床研究分析介绍

  葡激酶的研究,国内外正处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Vanderschueren S等在对100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试验中(52名使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48名患者用重组葡激酶,其中25名采用10 mg,23名采用20 mg剂量),比较了重组葡激酶两个剂量(10和20 mg,30 min一次

脑脊液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增高: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性脑积水、星形细胞瘤、继发性癫痫以及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和严重颅脑损伤、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脊液CK对脑膜炎性质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化脓性脑膜炎增高最明显,其次是结核性脑膜炎,病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介绍:  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ATP: Creatine N-phosphotransferase EC 2.7.3.2)又名磷酸肌酸激酶(CP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肌酸激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通常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肌肉以及脑等

临床化验单详解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介绍: 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ATP: Creatine N-phosphotransferase EC 2.7.3.2)又名磷酸肌酸激酶(CP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肌酸激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通常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

血清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CK测定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具有一定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2~4h开始升高,12~48h达到峰值,2~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程度较AST、LDH大,且出现早,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且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复发性心肌梗死时CK活性亦升高。动态监测

肌酸激酶(CK)的临床意义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小时升高,峰值在10~36h之间。  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范围的数倍,很少超过30倍。  (2)如果在AMI后及时进行了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时,梗死区心肌细胞中的CK会被冲洗出来,导致CK成倍增加,使达峰时间提前。  如在发病4小时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

关于胸苷激酶的临床应用

  一、体检应用  评估各类增殖类疾病恶变风险:处于过度增殖的增殖类疾病是肿瘤形成的第一步。基于TK1与细胞增殖的密切关系,能够灵敏地检查出TK1浓度的变化,从而发现恶性增殖风险,为肿瘤的预防提供增殖信息,适用于健康人群的肿瘤预防检测。  二、临床应用  1、评估放化疗效果:能够对各种实体肿瘤(例如

丙酮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 PK活性开始升高,22~24h PK活性达高峰(为对照值3倍),第2天达峰值(为对照值的4倍);48~72h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清PK活性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PK活性开始升高和恢复正常均较早,因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延展或再梗死的诊断。但

丙酮酸激酶测定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 PK活性开始升高,22~24h PK活性达高峰(为对照值3倍),第2天达峰值(为对照值的4倍);48~72h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清PK活性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PK活性开始升高和恢复正常均较早,因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延展或再梗死的诊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临床价值

  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在临床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塞发生时,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认为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测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电图更为可靠。心肌梗死时,肌酸激酶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内恢复正常。其中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诊断的特异性

肌酸激酶同工酶临床诊断意义

1.CK-MB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有价值酶学生化指标。(1)通常血浆中的CK-MB来自心肌,若患者具有CK—MB活性升高和下降的序列性变化,且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2倍,又无其他原因可解释时,应考虑AMI.CK-MB质量用于胸痛发作3小时后诊断AMI阳性率可达50%.6小时的诊断阳性率可达到80%.(2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1)心脏疾病:此酶是继转氨酶后至今临床上最重要的酶,特别是在诊断心肌梗死上有较高价值。和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下列优点:在这几个酶中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 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是目前最敏感的酶试验。因肝中肌酸激酶含量很少,心脏疾病伴有肝

丙酮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 PK活性开始升高,22~24h PK活性达高峰(为对照值3倍),第2天达峰值(为对照值的4倍);48~72h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清PK活性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PK活性开始升高和恢复正常均较早,因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延展或再梗死的诊断。但

关于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介绍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

肌酸磷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①运动后可导致肌酸激酶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肌酸激酶升高越明显。②分娩者和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高于正常值。③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心脏按压、心导管检查、泌尿系检查等,可使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④男性肌肉容量大,血清

临床化验单详解肌酸激酶介绍

肌酸激酶介绍: 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ATP: Creatine N-phosphotransferase EC 2.7.3.2)又名磷酸肌酸激酶(CP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中。肌酸激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较高价值。通常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1)心脏疾病:此酶是继转氨酶后至今临床上最重要的酶,特别是在诊断心肌梗死上有较高价值。和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下列优点:在这几个酶中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 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 ~12倍,是目前最敏感的酶试验。因肝中肌酸激酶含量很少,心脏疾病伴有肝

概述丙酮酸激酶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h PK活性开始升高,22~24h PK活性达高峰(为对照值3倍),第2天达峰值(为对照值的4倍);48~72h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清PK活性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高。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PK活性开始升高和恢复正常均较早,因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延展或再梗死的诊断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脑脊液肌酸激酶介绍

脑脊液肌酸激酶介绍:  正常脑脊液CK活性不及血浆CK活性的1/50,主要是CK-BB同工酶。脑脊液肌酸激酶正常值:  0-1U/L。脑脊液肌酸激酶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增高: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性脑积水、星形细胞瘤、继发性癫痫

脑脊液肌酸激酶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异常结果:  增高: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症、进行性脑积水、星形细胞瘤、继发性癫痫以及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和严重颅脑损伤、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脊液CK对脑膜炎性质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化脓性脑膜炎增高最明显,其次是结核性脑膜炎,病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清肌酸激酶介绍

血清肌酸激酶介绍:  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