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交大构建双芯片系统用于转基因作物高通量检测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利用高通量多重PCR芯片结合寡核苷酸探针芯片,获得了转基因作物高通量检测的最新成果。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杂志,并申请相关专利。 据了解,如何从复杂样本中对众多转基因作物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和标识,在技术上是一个重大挑战。为此,科学家发展了不同类型的检测技术,但绝大多数只能检测很少一部分转基因靶标。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或方法能在一次反应中实现对所有转基因作物的全局性检测。 此次研究人员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张微芯片上同时扩增上百种转基因靶序列,靶序列扩增产物由另一张包含所有识别靶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DNA芯片解读出来。大量实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准确率达到99%以上。同时,建立的双芯片系统还可用来检测未知的转基因产品成分。目前,科学家正进一步对双芯片系统进行系统性简化,相信在转基因检测领域能很快发挥实际作用。 ......阅读全文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也也越来越重视。近些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见报,使得视频检测检验机构的工作压力变大,要求也更高。同时,关于食品检测检验的方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机构主要根据不同食品的检验要求,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本文主要针对

关注食品快检 CFAS 2020快速检测技术专题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9月22-23日,“第九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简称 CFAS 2020)”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第二日围绕农兽药残留检测、快速检测、重金属及元素检测等食品安全话题展开交流。快速检测技术专题论坛邀请了暨南大学石磊教授、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核酸探针技术、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一些应用。关键词: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应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日渐深入人心,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正逐年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的增强,对

转基因植物产品数字PCR检测方法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7)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主

食品检测中肉类品质的检测技术分析及研究

  摘要:近年来,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肉类食品的检验也正朝着更加安全和卫生的方向发展,检验质量不断提高。该文介绍了当代肉类品质检测技术,包括物理分析法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超声波技术、电磁学检测技术;仪器分析法的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安培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

食品检测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够 满足当前对食品检测的更高要求了,人们要求更为简便快捷、灵活 性强、特异性高的先进的检测方法,而现代的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食品的检测方法更加多样、准确、迅速及安全,也就是说生物技 术的应用满足了现代食品检测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食品检测;生物

植保站实验室的监测要求有哪些?

(1)昆虫、杂草检疫重点实验室所配置用于形态学鉴定的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必要时配置)这一关键仪器要求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植物病原真菌和线虫检疫重点实验室所配置的用于形态学鉴定的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必要时配置);用于病原物培养的光照培养箱;用于致病性测定的人工气候箱;用

浅议当前食品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引言: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引起了政府和群众的高度关注。迫切需要通过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来破解这一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食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食品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一国的稳定与安全。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和对快速检测技术的期望 二

(四)、致病菌检验和细菌鉴定的仪器细菌鉴定、检验的方法有三大类:传统方法、传统法基础上数值化方法、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派生出许多方法及仪器。我国以往多用传统的培养法,近几年已大量引进国外新方法和仪器,较广的是:(1)根据碳源的代谢利用率进行鉴定,如API、ATB、VITEK等。(2)利用抗原和抗

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原理与应用(二)

SYBR Green I 在核酸的实时检测方面有很多优点,由于它与所有的双链 DNA 相结合,不必因为模板不同而特别定制,因此设计的程序通用性好,且价格相对较低。利用荧光染料可以指示双链 DNA 熔点的性质,通过熔点曲线分析可以识别扩增产物和引物二聚体,因而可以、区分非特异扩增,进一步地还可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荧光定量PCR仪所用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通过对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目的。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荧光定量PCR仪所用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通过对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目的。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荧光定量PCR仪所用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通过对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目的。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深度解读荧光定量PCR仪所运用的技术  荧光定量PCR仪所用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通过对PCR扩增反应中每一个循环产物荧光信号的实时检测,而实现对起始模板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目的。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引入了一种荧光化学物质,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计,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

CFAS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微生物检测专题报告集锦

  2015年6月17日,第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简称 CFAS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在18日的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微生物检测专题会场上,来自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近百人就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微生物检测专题现场江南大

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 可对特定核苷酸片断进行指数级的扩增 。在扩增反应结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定性的分析,也可以通过 放射性核素掺入标记后的光密度扫描来进行定量的分析 。无论定性还是定量分析,分析的都是 PCR 终产物。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所感兴趣的是未经 PCR

生物芯片概念及发展历史和前景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检测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靶分

实质等同性(转录组学)实验(四)

3.9 芯片数据介绍对简单的实质等同性实验来说,一个比较转基因系与对照之间基因表达的散点图就已足够了。文献 [ 5 ] 中参与两个实验的样品都标注在图15. 2中。结果用 GeneSpring 软件包显示,绘制了每组比较小麦系之间每个基因成对的平均强度,并突出显示少数感兴趣的基因(统计上显著

基于数字PCR的单分子DNA定量技术研究进展(三)

3.2 dPCR在转基因植物检测方面的研究 转基因植物及相关食品的定量分析主要测定转入基因的相对含量。目前常用qPCR作为核酸定量方法。dPCR可以不需要校准物而准确测量低拷贝的DNA分子。Corbisier 等用dPCR分析了提取于MON810玉米种子的外源检测基因和hmg基因的拷贝数,

生物芯片有哪些应用领域

1.生物制药领域各大药厂和生物技术公司将会使用基因芯片发现筛选新药等。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大大加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进度,其可用于基因测序、基因表达检测和新的遗传标志等,这对寻找新的功能基因、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和开发新的基因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新药在实验阶段要通过人体安全性实验,就必须观察药物对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当代社会人类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应的食品检测技术也得到不断改善。其中生物技术挥了重要的作用,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PCR-免疫技术(PCR-ELISA)、免疫亲合色谱(IAC)、生物芯片(Biochips) 等技术以各自的优点,被广泛地运用于食品检测领域。

略谈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当代社会人类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应的食品检测技术也得到改善。其中生物技术也挥了重要的作用,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PCR-免疫技术(PCR-ELISA)、免疫亲合色谱(IAC)、生物芯片(Biochips)等技术以各自的优点,被广泛地运用于食品检测领域。&nb

实质等同性(转录组学)实验2

3.9 芯片数据介绍对简单的实质等同性实验来说,一个比较转基因系与对照之间基因表达的散点图就已足够了。文献 [ 5 ] 中参与两个实验的样品都标注在图15. 2中。结果用 GeneSpring 软件包显示,绘制了每组比较小麦系之间每个基因成对的平均强度,并突出显示少数感兴趣的基因(统计上显著差异表达

基因检测能成为必需品吗?

  目前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开始重新炒作基因检测,很多人感觉到消费和资本市场对于基因检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果真是基因检测市场的春天到来了吗?这一波热潮过后,基因检测能成为必需品吗?在这个系列里面,我会从“基因检测的瓶颈”、“基因检测的模式创新”、“你看的懂基因检测报告吗?”、“哪个行业会被基因检测颠覆

lnc-mg为治疗骨骼肌减少症提供新靶点

  骨骼肌减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增龄性肌肉退行性疾病,表现为骨骼肌萎缩、肌力和机体运动功能下降。提高骨骼肌再生能力是对抗骨骼肌减少的主要策略。近期,来自暨南大学的王晓刚副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124)上发表了题为Lnc-mg is

lnc-mg为治疗骨骼肌减少症提供新靶点

  骨骼肌减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增龄性肌肉退行性疾病,表现为骨骼肌萎缩、肌力和机体运动功能下降。提高骨骼肌再生能力是对抗骨骼肌减少的主要策略。近期,来自暨南大学的王晓刚副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124)上发表了题为Lnc-mg is

lnc-mg为治疗骨骼肌减少症提供新靶点

骨骼肌减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增龄性肌肉退行性疾病,表现为骨骼肌萎缩、肌力和机体运动功能下降。提高骨骼肌再生能力是对抗骨骼肌减少的主要策略。近期,来自暨南大学的王晓刚副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124)上发表了题为Lnc-mg is

转基因水稻受困舆论 中国年损失200亿

  近日,云南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所特聘教授顾秀林表示,已经占到中国大豆使用量80%以上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其进口检测审批程序存在缺陷。顾秀林的上述表述再次将“转基因危害”摆在公众面前。  “媒体都说转基因食品吃了不好,我们家买油基本上都选非转基因的。”《投资者报》记者日前在家乐福北京某超

生命科学仪器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生物育种市场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这一预言如今已经成为现实,美国《科学》周刊评选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来自生命科学领域。2014年,科学家们在衰老研究、生物进化、遗传疾病基因分析、干细胞、脑和神经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有助于人

展望2015生命科学仪器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这一预言如今已经成为现实,美国《科学》周刊评选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来自生命科学领域。2014年,科学家们在衰老研究、生物进化、遗传疾病基因分析、干细胞、脑和神经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有助于人们揭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