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福建物构所柔性金属有机框架功能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能够随客体分子灵活地变换其孔道结构及功能,在刺激响应型智能孔材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何系统地构筑以及修饰这类材料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柔性的骨架结构在调控及修饰(包括前修饰以及后合成修饰)过程中容易变形或者坍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杰课题组孙建科博士等利用半刚性的吡啶鎓盐配体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一维环链的特点,借助大环互锁这种独特的策略制备了一系列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系列材料均展现出一维纳米孔道,并且互锁的一维环链的角度随客体阴离子种类而变化,导致这类孔道呈现有规律的结构演化。研究发现该系列结构能发生晶体到晶体的相互转化,而且转化能在不同维度的框架中实现。此外,由于结构中引入了具有光活性的双烯键基团,能在光照的条件下实现 [2+2] 环加成反应,且这种反应恰好发生在互锁的一维环链之间。环合产生的环丁烷共价键取代了之前......阅读全文

现场同步直播 目击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全过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5月5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在全国化学工作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化学及相关领域门类最全、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化学会第 31 届学术 年会设

质谱——值得信赖的分析多面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5月6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质谱分析分会进展到第二天。与会专家学者热情不减,就质谱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会上共有二十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分会现场清华大学教授 张新荣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带来了题为“电喷雾质谱用于单细胞分析”的报告。张新荣指

利用Mn-MOF孔道特性精准识别三种嘌呤

  马建功/顾勤奋/程鹏:利用Mn-MOF孔道特性精准识别三种嘌呤  研究亮点  1.  利用Mn-MOF无需后修饰实现对N6-mA在内的三种嘌呤碱基的同步定量识别。2.  首次实现真核生物DNA中所有三种已知嘌呤碱基的电化学识别。3. 利用同步辐射和DFT计算展现了Mn-MOF与嘌呤分子之间的主客

福建物构所合成出富勒烯型钛氧团簇

  具有“富勒烯”结构类型的高对称性纳米团簇一直是科学家们所追寻的明星分子。作为TiO2光催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模拟分子,多核钛氧团簇也成为最近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已知的钛氧簇分子的结构对称性都较低,高核高对称性钛氧簇的合成与表征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是一类通过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自组装而形成的骨架材料。MOFs具备结构稳定、比表面积大、孔道多样性等特点,在储存气体、催化、分离、磁力、荧光传感等方面有广泛的潜在应用。ZIF-8具备常规的沸石结构,不仅表现出良好的储氢性质,其强荧光性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ZIF

药物“纳米车”精准摧毁癌细胞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一起杀死,这是传统化疗的一大弊端。能不能让化疗药物在进入癌细胞之后,再释放毒性,进行“定向爆破”?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初步实现了这一构想。  有统计显示,70%以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最后死于药物的毒性或癌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是否可以

2020光谱大会闭幕:化学生命和分子医学的前沿报告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2日,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由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光谱年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相关报道: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 2020年光谱年会胜利召开),大会第三天,邀请了国内外光谱及相关

妙!多孔材料增强可见光催化CO2高效转化!

  光催化CO2转化中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利用可持续清洁能源太阳能、模拟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并通过光催化技术将“温室气体”CO2转变成化学燃料的策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光还原CO2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构造表面缺陷,以此来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量和电荷分离效率,其

迈入新时代 第十三届化学会杨秀荣院士颁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于2018年6月17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学术会议6月15日开幕,持续三天,5个论坛,14个主题学术分会吸引了广大专家学者近三千人的研讨和交流,盛世壮观。会议现场  闭幕式上由南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制备有机分子筛材料的新方法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大孔结晶聚酰亚胺共价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中(发表于7月23日的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严教授的研究小组描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有机分子筛材料。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员严玉山在《自然通讯》期刊中发表了合成有机的分子筛材料的一个重要进展。  严玉山教授是美国特拉华

宣泽生物Farzin Haque博士纳米技术正悄然改变癌症早期检测

  编者按   在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中,有一半的胜利是得益于早期检测。而纳米技术的出现,又使得癌症的诊断更早更准确,并可用于治疗监测。宣泽生物作为全球第一家从事基于蛋白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技术进行癌症超早期检测的公司,一直在积极地推动这一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近日,生物探索有幸采访了公司首席科学家Fa

中国石化上海院开发出全新结构分子筛材料

  据获悉,上海院杨为民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结构的分子筛材料SCM-14,并于日前正式获得国际分子筛协会(IZA)授予的结构代码SOR。这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分子筛结构代码的企业,实现了国内企业在新结构分子筛合成领域零的突破。SCM-14 分子筛  “分子筛是筛分分子的材料,它具有独特的

新型纳米材料可安全抑制肿瘤生长

  癌症病人在化疗中通常需要使用高毒性的化疗药物。由于药物的非特异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同样杀死正常细胞,损害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事实上,70%以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最后死于药物毒性。是否可以使用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毒的纳米材料或分子,让这些材料或分子进入肿瘤后才产生毒性,或引起毒害作用?最近,中科

中国团队研发新型纳米材料,可安全抑制肿瘤生长

  癌症病人在化疗中通常需要使用高毒性的化疗药物。由于药物的非特异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同样杀死正常细胞,损害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事实上,70%以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最后死于药物毒性。是否可以使用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毒的纳米材料或分子,让这些材料或分子进入肿瘤后才产生毒性,或引起毒害作用?最近,中科

科学家成功制备出“薄于蝉翼”的分子筛膜

  12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维慎研究员和李砚硕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制备出一种由1纳米厚的纳米片构成的分子筛膜,其厚度仅为蝉翼厚度的千分之一,远远“薄于蝉翼”。常规分子筛膜的厚度则为蝉翼厚度的十倍以上。该纳米片不仅极薄,而且具有如“筛眼”般高度规整的孔道,可以精确筛分尺

微孔有机聚合物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

微孔有机聚合物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在有机氯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技术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1], 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生物等领域。相对于固相萃取, SPME具有简单、

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在有机氯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微孔有机聚合物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在有机氯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技术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1], 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生物等领域。相对于固相萃取, SPME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

高性能膜材料可实现高选择性的化学品分离

  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出纳米多孔膜材料的新合成方法,据此制作出的高性能膜材料可实现高通量、高选择性的化学品分离,未来在石油化工行业、水处理与净化、反渗透海水淡化等领域有望实现更高效节能的应用。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团队2日在《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将近年来新研发的有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有望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出纳米多孔膜材料的新合成方法,据此制作出的高性能膜材料可实现高通量、高选择性的化学品分离,未来在石油化工行业、水处理与净化、反渗透海水淡化等领域有望实现更高效节能的应用。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团队5月2日在《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将近年来新研发

溶剂热法合成UiO-66金属有机框架限域的钴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Co-substituted phosphomolybdate acid encapsulated in the UiO-66 framework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 in olefin epoxidation 

上海硅酸盐所实现不用有毒化学药物的肿瘤特异性化疗

  众所周知,癌症化疗中,需要使用高毒性的化疗药物。由于药物的非特异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同样杀死正常细胞,损害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事实上,70%以上的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最后死于药物的毒性,以及癌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是否可以使用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毒的纳米材料或分子,让这些材料或分子进入肿瘤后才产生

青岛能源所在石墨炔基高效储钠电极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石墨炔材料是一种唯一能通过低温、常压下合成,同时含有sp和sp2两种杂化形式碳的二维平面全碳材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引领的新的研究领域,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目前石墨炔已实现了样品的快速宏量制备,及百平方厘米大面积、高质量薄膜的可控制备(图1)。石墨炔具有大共轭体系、优异的导电性能、及优良的化学稳

GPC凝胶色谱净化基本信息

  凝胶色谱是以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利用凝胶孔的空间尺寸效应,使不同大小的分子达到分离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其分离机理类似于分子筛效应,大体积分子只能渗入少量大孔,在固定相中所经历的路径较短,先流出。所有孔隙都不能进入的大体积分子,不被保留,在死体积处流出。因此,溶质按分子体积从大到小依

科研人员探索纳米材料--石墨炔新的储能—转换机制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陈韦课题组与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院士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陶肖明教授等团队合作,设计制备了一种基于石墨炔新材料的电化学驱动器,并从石墨炔材料微观分子驱动机制的发现,到宏观驱动器件的高能量转换效率驱动特性,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图片来源于网

我国学者实现一维纳米晶的精准控制

  9月16日,国际顶尖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青年千人、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庞新厂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由庞新厂作为第一作者、并由其主要完成的对一维纳米晶体直径、长度、长径比、组份、形貌以及结构进行精准控制的合成技术(链接:Xinchang Pang, et al. 1D nanocr

我国学者实现一维纳米晶的精准控制

上三图为使用两性分子直筒型瓶刷状共聚物BBCP作为纳米反应器来合成一维纳米晶体的合成机制图解:(a)通过纤维素基模板辅助合成纳米棒;(b)通过纤维素基模板辅助合成核-壳结构的纳米棒;(c)通过纤维素基模板辅助合成纳米管。上两图为纳米棒的合成示意图:(a)通过纤维素基模板法辅助合成的上转换的NaYF4

Nature Materials吸附分离新概念:中间尺寸分子筛

  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张杰鹏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论文,报道了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分离研究的新进展,提出并验证了中间尺寸分子筛概念。论文第一作者为周东东博士(201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现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张杰鹏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中山大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一类由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金属簇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结构可调和孔环境可修饰等优点,在甲烷、氢气等能源气体存储和二氧化碳分离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近日,中国

基于七元瓜环多维配位聚合物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

基于七元瓜环多维配位聚合物的新型固相微萃取纤维的制备及对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应用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变”三致特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1, 2]。环境中PAHs的含量低,且存在大量干扰物质,传统色谱法对

仿生人工肌肉研究获进展

   仿生人工肌肉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类新型智能材料,正不断地掀起全球科学家的研究热潮,在航空航天、仿生机器人以及生物医疗等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 IPMC),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