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瑞金医院血友病产前基因筛查准确率超99%

近日,记者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获悉,该院已成功开展血友病患者家系基因诊断超过1000户,是世界上完成此项工作例数最多的单位。目前,瑞金医院开展的血友病产前基因筛查准确率超过99%。 血友病是因凝血因子Ⅷ或凝血因子Ⅸ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遗传性出血病。由于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因此男性发病,女性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副组长、瑞金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王学锋教授强调,借助相应的检测手段来阻止患儿的出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血友病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的 最佳措施。通过检验诊断手段,无论是男性血友病患者或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都可能生育正常健康的孩子。但提高血友病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和优生优育知识已刻不 容缓。 王学锋指出,血友病患者家系中相关女性应该明确自己是否携带血友病的致病基因,若未携带,则可正常婚育;若被确诊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则需在妊娠中期(孕18~20周)通过羊水穿刺,了解胎儿是否是血友病患者。......阅读全文

青岛基因检测平台将建成 能揪出30多种遗传病

  人体基因被称为世上最神秘的东西,在众多疾病背后很多都是基因在“捣乱”。12月13日 ,记者探访岛城基因神秘基地——市妇儿中心遗传科,了解了一些基因背后的故事:每个人体内都有隐藏的致病基因,有的基因传男不传女 、有的基因让人“防不胜防”,明明父母都很正常 ,到了孩子身上却发生了突变等 。作为山东半

突变和选择

  1.突变率及其表达方式突变有其分子基础。因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突变,每个基因都有一定的突变率(mutation rate)。一般用每代中每一百万个基因中发生的突变数来表示,即n×10-6/基因/代。突变对遗传平衡的影响有正负两个.如一对等位基因A(显性)和a(隐性),由显性基因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四)

  男性患者(XHY)与正常女性(XhXh)结婚,所生子女中,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发病;女性患者(XHXh)与正常男性(XhX)结婚,子女中正常与患者各占1/2。  图4-7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系谱,女性患者I1(XHXh)产生两种配子,她与正常男性结婚,理论上子女正常与患者各占1/2,故

质谱技术和分子诊断在精准医学的应用研讨会精彩报告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7月8日,为期三天的“质谱技术和分子诊断在精准医学的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闭幕(相关链接:质谱技术和分子诊断在精准医学的应用研讨会召开)。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徐汇区医学会、上海市药理

基因治疗(一)

  许多疾病如遗传性疾病、肿瘤等与人体的基因异常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早在DNA重组技术之前就有人提出将正常基因顺序导入病人体内进行基因水平治疗的设想。Edward Tatum 和Joshua Lederberg 在60年低曾提出可利用病毒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但直到1990年才成功地实

“精准”技术诞生的人类婴儿:谢晓亮和北大的故事

第一位MALBAC宝宝周岁照(左:谢晓亮;右:陆思嘉)  1、女明星与被拒的申请  2013年,有关个体化医疗最大的新闻之一是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宣布自己已“预防性”地切除了双侧乳腺,原因是她携带一种“错误”的基因——BRCA1,这种基因会极大增加携带着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性——她大概会有87%的

BioMarin递交血友病领域基因疗法申请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伴性遗传凝血障碍疾病。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轻微受伤就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忍受的疼痛和危及生命的出血。大部分血友病患者通常无法正常上学,不能尽情玩耍,并且需要不停输入凝血因子……而这一切即将被改变。就在不久前,BioMarin Pharmaceutical先后在欧洲和美国递交了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分析(五)

  从一个女儿是红绿色盲来看,母亲必然是红绿色盲基因(b)的携带者,再从一个儿子是甲型血友病来看,母亲也必然是甲型血友病基因(h)的携带者。但是,这两种致病基因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上。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所以有红绿色盲基因(b)。从图4-9可以看出,他们后代的女孩中,50%可能是正常的,50%

一滴血测出致病基因

  “只要通过一滴血滴在一个‘芯片’上,就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孕妇腹中孕育的胎儿哪个基因片段携带致病基因,致病几率有多大,而这项检测今后不用再委托省外相关机构做,在福州市就能享受到这项服务。”7月9日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程京,进行了院士工作站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病原生物基因与医学检验网人类感染性疾病 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人禽流感病毒和原虫等,目前受到广泛关注。 二、病原生物基因与人类感染性疾病对于这些病原生物基因和基因组的研究已经成为消灭病原生物、

基因的MALBAC®技术在三代试管婴儿中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上

  案例分享   2016年12月21日16时5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承载着整个家庭梦想的“珍贵儿”诞生了。几天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该婴儿听力完全正常。望着这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一家人喜极而泣。至此,这个家庭的显性遗传性耳聋被彻底阻断了。   此新生儿的奶奶及父亲均是耳聋患者,

MALBAC®技术在三代试管婴儿中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上的应用

案例分享2016年12月21日16时58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承载着整个家庭梦想的“珍贵儿”诞生了。几天后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该婴儿听力完全正常。望着这个健康可爱的小宝贝,一家人喜极而泣。至此,这个家庭的显性遗传性耳聋被彻底阻断了。 此新生儿的奶奶及父亲均是耳聋患者,为了下一代能够彻底摆脱

基因疗法对多数人无效,生命换来的进步为何成了缺陷?

  詹姆斯(James*)和马特(Matt*)两兄弟成长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英国德文郡(Devon),对两个孩子来说,日常的嬉闹也要小心翼翼——小小的伤口或是磕碰都能把他们送进医院。  他们患有血友病(haemophilia),一种由于凝血蛋白缺乏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性遗传病。它已经困扰了家族中数代

血栓和止血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栓和止血涉及机体的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等诸方面的功能, 其缺陷可以引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虽然相关的检测目前已经开展得相当广泛, 如何使这些检测指标在临床监测中发挥作用, 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是检验医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PCR技术应用一:诊断单基因疾病

   自1987年秋以来,PCR技术的应用开创性地推动了产前单基因缺陷者及携带者的 诊断。目前PCR还不能用于诊断所有已知缺陷疾病,但极大地扩大了实验诊断学家对 诊断方法的选择。JohnHopkins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在诊断基因缺陷疾病方面PCR技 术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灵活等特点。每项

“基因剪刀”剪不断伦理“纠缠”

  8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将一篇论文公之于众: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宫前的人类胚胎中的、与遗传性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关的基因变异。  尽管已过去一周,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篇论文引发的余波在韩国仍未平复,韩国各界的讨论依然活跃。  韩国是“主

基因剪刀”剪不断伦理“纠缠”

  8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将一篇论文公之于众: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宫前的人类胚胎中的、与遗传性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HCM)”有关的基因变异。  尽管已过去一周,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篇论文引发的余波在韩国仍未平复,韩国各界的讨论依然活跃。  韩国是“主

英国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数据 研发出新型血液病panel

  英国研究人员利用5000份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患有血液病或者免疫疾病的患者,研发出检测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和血小板疾病的靶向NGS panel,其验证研究结果发表在《Blood》杂志上,该研究表明大规模测序项目可以转化到临床应用中。  该panel分析由血栓基因组学联盟(T

基因疗法准备就绪

  15年前,基因疗法遭遇了一系列悲剧性挫折,使得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严格的重新评估;15年后,基因疗法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入临床。  里基·刘易斯是一名拥有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科学作家。她参与过多本教材的编写,在许多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她还是《永恒的治愈:基因疗法和拯救它的男孩》(The Forever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等领域的...

  定量PCR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于1996年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它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对荧光信号积累的实时检测来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

基因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基因疗法,就是利用健康的基因来填补或替代人体中某些缺失或病变的基因,或人为的修改有缺陷的基因达到治病的目的。  目前的基因疗法通常是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

基因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基因疗法,就是利用健康的基因来填补或替代人体中某些缺失或病变的基因,或人为的修改有缺陷的基因达到治病的目的。  目前的基因疗法通常是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基因检测临床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尽管未来几年面向科研应用仍是最大细分市场,但是医疗应用为最快增长点。长远来看,药企和CRO也有很大的受益空间。以新一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基因检测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不需要了解遗传背景的优点,主要临床应用有五个领域:

中国修改人类胚胎DNA引热议:婴儿可被设计

  在科幻电影中,“蜘蛛侠”被放射性蜘蛛咬了一口后,DNA改变,运动能力突破人类极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与敏捷性。现实生活中,对基因的优化和改造同样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方向。今年四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黄军就副教授修改了人类胚胎中导致β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作为世界首例人类胚胎基因修改,这项实验成果引发了

Nature成功实现干细胞靶向基因组编辑

  来自意大利San Raffaele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人类造血干细胞(HSC)成功实现了靶向基因组编辑,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发表在5月2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基因治疗为一些因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一种遗传工程载体将突变基因的一个功能

曾溢滔院士谈罕见病:基因诊断、个体化医疗是发展趋势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去年随着冰桶挑战公益项目的风靡全球,渐冻人进入了社会大众视野,其实渐冻人是种罕见疾病,罕见病种类有上万种。比较常见的有患白化病的“月亮宝宝”、脆骨病的“瓷娃娃”、粘多糖贮积症的“粘宝宝”、遗传性表皮松解性水疱症的“泡泡龙”以及苯酮尿症、进行性肌萎缩症

基因治疗何时惠及大众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操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一种根本性的治疗策略。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德国一名7岁的儿童因患有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导致全身80%的皮肤损伤丢失,在接受表皮干细胞基因治疗以后,这名患儿重获健康皮肤并出院,至今正常。  在此项研究之前,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纳米技术推进医学发展

  现代医学大多是以“小分子”药物来治疗病人的,这些药物包括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抗生素(如青霉素)等。这些药物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让许多致命的疾病变得更易于医治。不过,科学家认为,利用纳米级药物递送新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医学发展。将RNA或者DNA递送至特定的细胞可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基因;由于纳米级

遗传病的治疗

   染色体病不仅没有办法根治,改善症状也很困难,个别性染色体异常,如Klinefelter综合征早期使用睾酮,真两性畸形进行外科手术等,有助于症状改善。由于多基因病的发病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对药物及外科手术有肯定的疗效,在此不多赘述。  分子病和酶病的治疗目前只能针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