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PNAS:病理性心脏肥大的负调节因子——Erbin蛋白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 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在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中,心力衰竭之前的阶段是病理性心脏肥大。并不是所有的肥大都是病理性的,例如怀孕或强体力活动期间,心肌生长但心肌功能仍然正常。但是,当过度肥大、持续很久并且不平衡时,它就会变成病理性,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ErbB2互作蛋白(Erbin)是一种广泛表达的蛋白质,参与几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其mRNA已被发现以较高水平存在于心脏中。然而,其在心脏中的生理作用还没有得到阐述。 最近,希伯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指出, Erbin蛋白是这种心肌过度和病理性生长的一个制动......阅读全文

心力衰竭研究进展回顾

  ESC  2012年和ACCF/AHA2013年指南为目前的心衰治疗奠定了基础,这些指南是基于治疗无并发症的慢性收缩性左心衰患者的研究证据制定的。指南制定 专家小组承认,指南在心衰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许多外科手术以及临终关怀方面的证据仍不足;同一

心力衰竭研究的突破(一)

  2010年医疗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心力衰竭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年出现了许多有临床指导价值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以及一些临床试验的最新发现。  1 2010年ESC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2010年会上公布了最新的《ESC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指南》(以下称“新指南”)

心力衰竭研究进展盘点

  【编者按】2014 年,心力衰竭研究进展主要包括 PARADIGM-HF、TOPCAT 和 CONFIRM-HF 三项研究,本期“Year in Review”系列之心力衰竭治疗主要介绍这三项研究,全文发表在 2015 年 1 月 6 日的 Nature Reviews Cardiolo

心力衰竭研究的突破(二)

 9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互相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心力衰竭风险升高12%。Framingham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2倍,女性可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研究分析

一、前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3]。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 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

美研究发现生物标记物指导心力衰竭治疗

在日前于芝加哥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美国麻省医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研究数据显示,用生物标记物NT-proBNP来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可显著减少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效果优于监护标准,NT-proBNP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减少40%  。     NT

美研究发现生物标记物指导心力衰竭治疗

在日前于芝加哥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美国麻省医院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研究数据显示,用生物标记物NT-proBNP来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可显著减少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效果优于监护标准,NT-proBNP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减少40%  。     NT-

研究发现肠炎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

  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对500多万丹麦人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肠炎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研究首席作者斯温·克里斯蒂森(Søren L. Kristensen)表示:“之前的研究显示慢性炎性疾病(牛皮癣、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炎和脂泻病)和日益增加的动脉和静脉血栓性疾

研究发现鱼油或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神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鱼油或能帮助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相关研究结果来自于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他们分析了鱼油和维生素D对人群患心脏病和癌症风险的影响效应。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

特殊血液蛋白或能帮助预测个体患心力衰竭的风险

  如今,心血管疾病在美国仍然是引发人群疼痛、痛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在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诸如胆固醇、高血压和肥胖等风险因素的治疗并不是最佳的。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新型生物标志物及其它风险因子是否能用作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