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卫岗酸奶喝出白色絮状物体厂家拒其他机构检测

“打开牛奶盒,发现牛奶成一团白色棉絮状,上面还有黑点。”针对江苏盐城市民刘女士饮用某品牌酸奶时发现的问题,26日,厂方质量部门称,初步排查为包装盒纸质材料脱落所致,与奶质无关。 在盐城市区文景花园的刘女士家中,她向记者展示了这盒“卫岗我de酸奶”。该奶生产日期标注为2014年5月11日,保质期21天,产地为江苏南京。在牛奶盒的吸管处,粘着一块白色棉絮状物体,上面有黑点。 “5月16日早晨,我将这盒酸奶从冰箱里拿出来给宝宝,后来宝宝没喝,我就自己喝了”。刘女士说,她吸了一会儿,发现吸管堵塞,就将牛奶盒扒开来,看到里面是一团白色棉絮状的物体,上面还有黑点。 接到刘女士的反映,当天中午送奶员来到刘女士家,了解情况后,提出赔偿10盒酸奶作为补偿,但遭到刘女士拒绝。“我家一直为宝宝订购卫岗品牌的牛奶,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作为母亲,我想知道这棉絮状的物体是什么物质,对宝宝的身体是否有害。”刘女士表示,希望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鉴定牛奶......阅读全文

牛奶包装主要检测项目

在所有营养源中,牛奶作为一种完全食品可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大部分营养,因而它作为食品之一,被广泛食用。牛奶营养极为丰富,因此它也非常容易变质。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持新鲜并安全卫生地提供给消费者,必须对牛奶进行安全包装,我们对牛奶包装的性能要求有:1、牛奶包装安全卫生指标    由于牛奶是供人们食用的,

泰州创新牛奶成分检测新技术

  南京大学、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日联合在北京发布乳制品中微小核糖核酸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创新了牛奶营养成分常规检测技术,有利于建立国家初乳标准,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突破性意义。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张辰宇说,从功能上来看,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种能全面反映牛乳质量,且难以操控的

牛奶和奶粉中甲醛检测方案

方法/原理/步骤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牛奶和奶制品中甲醛的检测。   2样品准备/提取   2.1称量:   牛奶:称取2.0 g样品,精确到0.01 g,置于10 mL带刻度具塞试管;   奶粉:称取0.5 g,精确到0

昆明将筹建牛奶质量检测中心

  昆明市正在筹建牛奶质量检测中心,由与买卖双方均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牛奶质量检测;昆明市目前还有约22%的奶牛由散户饲养,昆明市计划今后每年扶持新建4个奶牛合作社,争取在4——5年内使昆明市奶牛全部进入奶牛合作社,实现全部机械化挤奶,同时取消合作社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收奶站。大理州政府提出,投入

牛奶厂主要检测方式有什么

理化检测法:理化检测法是通过抗生素分子的特殊反应或性质,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碱性基含量的方法,气相色谱法、比色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最常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及其组合技术。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而且可以用于定量检测,检测速度快,灵敏度、特异性和分辨率都很高,重复性好,应用广泛。但其检测要求高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无抗奶”,顾名思义,即不含抗生素的牛奶。早在2002年,这一概念便被提出,“无抗生素”的字样也登上了乳品包装。  为何牛奶含抗生素?  牛奶中的抗生素来自乳牛,乳牛被注射抗生素,主要是治疗乳腺发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病,抗生素的使用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牛奶中的抗生素可能导致饮用者过敏,或因长期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无抗奶”,顾名思义,即不含抗生素的牛奶。早在2002年,这一概念便被提出,“无抗生素”的字样也登上了乳品包装。为何牛奶含抗生素?牛奶中的抗生素来自乳牛,乳牛被注射抗生素,主要是治疗乳腺发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病,抗生素的使用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牛奶中的抗生素可能导致饮用者过敏,或因长期接触抗生素而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无抗奶”,顾名思义,即不含抗生素的牛奶。早在2002年,这一概念便被提出,“无抗生素”的字样也登上了乳品包装。为何牛奶含抗生素?牛奶中的抗生素来自乳牛,乳牛被注射抗生素,主要是治疗乳腺发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病,抗生素的使用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牛奶中的抗生素可能导致饮用者过敏,或因长期接触抗生素而耐

牛奶中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

“无抗奶”,顾名思义,即不含抗生素的牛奶。早在2002年,这一概念便被提出,“无抗生素”的字样也登上了乳品包装。为何牛奶含抗生素?牛奶中的抗生素来自乳牛,乳牛被注射抗生素,主要是治疗乳腺发炎。乳腺炎是奶牛常见病,抗生素的使用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牛奶中的抗生素可能导致饮用者过敏,或因长期接触抗生素而

牛奶和奶粉中甲醛的检测

牛奶和奶粉中甲醛的检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牛奶和奶制品中甲醛的检测。 2、样品准备/提取 2.1称量: 牛奶:称取2.0 g样品,精确到0.01 g,置于10 mL带刻度具塞试管; 奶粉:称取0.5 g,精确到0.01 g,置于10 mL带刻度具塞试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