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得胖纸者得天下美肥胖药物研发公司IPO近亿美金

在太平洋的东部,富饶的美利坚合众国人口差不多3亿1500多万,然而其肥胖人口近亿,更为严重的是,过度肥胖人群为1600万,减肥手术的费用也从22000美元上升到38000美元。政府每年为国民肥胖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医疗费,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损失。 最新消息,美国一家从事肥胖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Zafgen首次公开募资(IPO)9600万美金,股价由发行价的16$一跃上升23%,至19.75$。 在诺华公司(Novartis AG)的老将Thomas Hughes的率领下,Zafgen向美国FDA提交了二期临床试验报告并获得FDA的批准,公司目前的主打研究项目为beloranib,一种与脂肪合成相关酶抑制剂。它不是抑制饥饿感,而是通过甲硫氨酰氨肽酶(methionine aminopeptidase 2)使身体产生更少的脂肪和燃烧掉多余的作为燃料。 在中试研究中,beloranib已经能够使患者在12周内减去22......阅读全文

肥胖者饥饿感之谜揭开

  许多肥胖者都会有一种堪称“病态”的饥饿感,他们不仅会过量进食,且对高热量食物“情有独钟”。之所以会这样,被认为是他们体内FTO基因变异所致,但具体机制则一直不明。一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临床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究发现,FTO基因变异会导致体内胃饥饿素水平增高,并改变大脑对胃饥饿素的反

肥胖者易在40岁后患糖尿病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北京市2014年城区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为57.4%,18至79岁常住居民糖尿病的治疗率为48.5%。其中,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者、肥胖者等容易在40岁之后患糖尿病。  据北京市卫计委介绍,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者

青春期肥胖者 未来患肠癌概率高2.3倍

  根据BBC新闻报道,一项由瑞典厄布鲁大学医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合作的研究发表在《肠道》(Gut)杂志上的结果指出,青春期身材肥胖的人,成年后罹患大肠癌的机会将比一般人高出2.38倍,青春晚期意味着从童年到成年时期的过渡,同时也是人加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男性,即青春期可能代表着一个重要窗口。  青少年

为何肥胖者总觉得“吃不饱” 胰高血糖素失效

  很多肥胖者总有“吃不饱”的感觉,哪怕饭后也抑制不住胃口。最新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肥胖者体内控制食欲的胰高血糖素已经失效。   胰高血糖素是一种控制糖代谢的激素,可以调节血糖,功能与胰岛素相反。人体血糖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而胰岛素减少,血糖高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而胰岛素增多。此外,胰高血糖素

国庆还敢“瞎吃”吗?BBC拍片首次揭幕肥胖者“器官”

BBC纪录片的封面照  所谓每逢佳节胖三斤,眼下国庆七天长假来了,恰逢婚宴季,整天胡吃海喝不知道又要胖几斤呢?近日,英国BBC首次拍摄了一段关于解剖肥胖女尸的尸检过程,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了肥胖对身体健康之危害的恐怖真相。原来,胖子,胖的不仅仅是表面,更是“器官”!  如图,被解剖的是一具身高约165公

新冠为何诱发心肌炎? 肥胖者更易受伤害

  COVID-19大流行,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放开,全国各地接踵迎来感染高峰,许多人已经阳康,或是正在阳康的路上。然而,即使已经康复,新冠感染导致的后遗症依旧令人担忧。  新冠后遗症也被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

研究发现肥胖者患糖尿病风险与一种免疫细胞有关

  众所周知,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德国一项研究发现,这是因为肥胖可导致一种免疫细胞的亚群发生变异,从而增加糖尿病风险。因此,若能消除这种免疫细胞亚群,有望降低肥胖者的糖尿病风险。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关变异发生在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上。

美研发可植入肠胃内膜 延缓消化有助减肥

美国一家公司研发了可移动式内膜,让肥胖者无须进行手术就可恢复苗条身材。 据《联合早报》报道,明尼苏达州的GI Dynamics公司说,他们的EndoBarrier内膜是针对那些病态肥胖、但又不想接受胃旁路手术的病人。公司9月26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可移动式内膜能帮助肥胖者减肥和降低血糖。 只要

概述肥胖症的其他表现

  (1)肥胖症与心血管系统肥胖症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其发生率一般5~10倍于非肥胖者,尤其腰围粗(男性>90cm,女性>85cm)的中心型肥胖患者。肥胖可致心脏肥大,后壁和室间隔增厚,心脏肥厚同时伴血容量、细胞内和细胞间液增加,心室舒张末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均增高

脂肪过多症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单纯性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幼年型者自幼肥胖;成年型者多起病于20~25岁;但临床以40~50岁的中壮年女性为多,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亦不少见。约1/2成年肥胖者有幼年肥胖史。一般呈体重缓慢增加(女性分娩后除外),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地增加,应考虑继发性肥胖。男性脂肪分布以颈项部、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