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自动化所光学分子影像技术临床应用获突破

记者6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采用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成功研制的中国国内首台乳腺癌早期临床检测设备,通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目前已成功诊治百余例的乳腺癌患者,从而实现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 目前,对于肿瘤的精确定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的挑战性问题,医生通常凭借主观经验对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少切会造成复发,多切又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所以一种术中提供客观肿瘤边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科院自动化所田捷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突破现有解剖结构影像的局限,独创性地将分子影像方法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对于乳腺癌及其他肿瘤的早期诊断、术中边界精确定位以及实现细胞分子水平的精准医学目标具有革命性意义,从而为临床医生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 业内专家称,田捷团队在分子影像领域中理论算法、平台搭建和实验分析等各个环节都进行自主创新......阅读全文

影像组学新技术和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与田教授约好电话访谈,八点整电话铃声响起,接起电话,还未来得及寒暄,就听到田教授急促的声音。他正在从机场赶往宾馆,二十公里的路程,三十分钟的时间,田教授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完整的分子影像发展史,言语之流利、观点之鲜明、知识之渊博,让我难以忘怀!  我们知道,田教授您所在的单位是

分子影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

  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田捷研究员牵头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分子影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们面向人类健康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分子影像的理论算法、计算平台、分子探针、成像系统、验证评价、生物应用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为肿瘤手术“导航”

   2013年,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John V Frangioni提出,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帮助,未来十年将在肿瘤术中极具应用前景。在中国,MI从实验室走进手术室,已然让这一设想成为现实。  近一百年来,人类获取癌症信息的方法不断创新:从上个世纪初的X射线到70年代的CT,再到

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举办

        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5届了。每届都能吸引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分子影像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前来参加。研讨会完全按照国际学术会议的惯例举行。在正式会议前

新一代医学诊断的理论体系、相关系统及增值服务

现代医学诊断主要以影像学为基础,从早期放射学的奠基开始到今天的数字化、分子水平时代,医学影像处理经历了结构成像、功能成像直至分子成像等发展阶段,形成了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传统的结构成像手段(如CT、MRI)一直以来都为临床疾病诊断与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主要研究医学影像分割、配准、三维可视化,包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6月18日,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分子影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及分子影像高峰论坛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搭建分子影像平台,促进合作研究应用。大会得到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超声医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中国光学学

科学仪器学科与技术进展的研究报告(四)

6.在光谱技术领域值得关注的三项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太赫兹辐射技术及其相关仪器的新进展  近二年来,太赫兹辐射技术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特别是这些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关仪器开发和国防、安全检查、材料识别与诊断、生产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都取得了许多进步。  太赫兹辐射(T-射线波长为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比较

分子影像产品的研究与发展,是伴随着分子影像成像理论和成像算法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在荧光标记的分子成像方面,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实验室研制成功可以对小动物进行跟踪性在体荧光断层分子影像的系统,并接连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一系列突破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外某些公司改进了现有的体外荧光成像

自动化所“分子影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认定

  5月18日,经北京市科委批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子影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得认定。该实验室自2010年10月份递交申请,今年1月参加建设汇报答辩,3月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得到与会专家和科委领导的积极肯定与支持,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批准成立的医工交叉的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也是自动

用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可清晰显示肿瘤边界

  对肿瘤的精确定位一直是困扰医生的挑战性问题。医生对肿瘤组织切除时,少切会造成复发,多切又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记者近日从中科院自动化所获悉,由该所田捷团队自主研发的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  田捷团队研发出基于生物组织特异性的高阶近似

走近分子影像学

分子影像学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分子医学、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分子影像学毕竟是刚刚起步,极需多学科合作,尤其是跨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分子影像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分子影像学概念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

10院士分享生命化学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2月1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6年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  开幕当天的大会报告分别由俞汝勤、陈洪渊、万立骏和梁文平主持,柴之芳、叶朝辉、张玉奎、杨秀荣、

近红外光学成像辅助手术导航的研究进展(一)

近年来,由于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放射性核素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磁共振成像之后,出现了高分辨率的体内光学成像,其中近红外荧光成像倍受关注,目前前哨淋巴结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通畅度、术中识别肿瘤、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以及淋巴管和血管的成像等都应用了近红外荧光成

田捷研究员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10月19日,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2016年度遴选结果发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  田捷长期从事光学分子影像研究,在光学分子成像等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贡献,特别在生物自发光和激发荧光断层成像

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分子影像设备实现首次临床应用

  近日,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制的乳腺癌早期临床检测设备——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得到临床应用,受到了院方领导、外科医生积极肯定的评价。  在医学临床领域,如何早期发现肿瘤组织及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实现肿瘤的精确定位一直是国际上的挑战问题。

十二五专项“分子影像前沿技术和产品开发”通过结题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分子影像前沿技术和产品开发”通过了科技部近日组织的项目结题。   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效果会直接影响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和五年生存率,对于癌症病人临床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深入研究传统成像技术中探测肿瘤灵敏度高的核素PET成像和光学成像这两种模态的物理成像原理

“小动物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设备”项目启动

  3月4日,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小动物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设备”项目召开项目启动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   本项目由自动化所牵头,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四家单位共同参加,是迄今

我国成果研制近红外二区成像设备

  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设在该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历经近3年的医-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发出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系统及手术导航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临床应用转化研究。  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依然是手术切除,精准、有效的肿瘤切除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新兴的光学分子影像技术

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10只BALB/C裸鼠前列腺背侧包膜内注入携带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R7细胞)悬液20μL,第2、4、6、8周分别用非侵入式活体分子影像系统观察前列腺原位肿瘤发生及其转移情况。尸检取前列腺原位肿瘤、肺、肝、肾、股骨、盆腔淋巴结等组织,制成冰冻切片,通过荧光显微

科技部发布《“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总体部署,为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为规划原文:  “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

武汉大学Nature子刊开发成像新技术

  来自武汉大学药学院、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适用于近红外II区(NIR-II)荧光成像的小分子染料。这一研究结果发布在11月23日的《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  武汉大学药学院的洪学传(Xuechuan Hong)教授,及斯坦福大学的戴宏杰

中科院“分子影像成像技术”:人类“战癌”再进一步

  这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赵丽蓉、罗京、陈晓旭、姚贝娜……但他们,最终都成为癌症的牺牲者。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世界癌症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毫无疑问,癌症已经成为人类健康

中科院分子影像实验室采用牛津仪器X射线源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子影像实验室采用牛津仪器超亮微焦斑X射线源(UltraBright),自主研发成像系统,在分子影像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分子影像技术是现代医学影像发展的重要趋势,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实时、在体、连续观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过程,探究疾病的发生机理

五种小动物活体成像专用设备特点、应用及优缺点比较 三

4.小动物MRIMRI是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而绘制出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相对于CT,MRI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优点。对于核素和可见光成像,小动物MRI的优势是具有微米级的高分辨率及低毒性;在某些应用

光学成像与光声成像对比

小动光学活体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让研究

哈佛医学院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谈分子影像学

    在今年早些时候由美国国立生物医学影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举办一次研讨会上,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分子影像研究中心主任Ralph  Weissleder作了专题讲座,题目是“Imaging  Molecules:  The  P

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实验——原位种植法

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可以:(1)连续活体监测前列腺癌发生、发展;(2)用于前列腺原位肿瘤生长及治疗的研究;(3)研究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实验方法原理10只BALB/C裸鼠前列腺背侧包膜内注入携带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R7细胞)悬液20μL,第2、4、6、8周分别用非侵

自动化所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第一完成人)、杨鑫副研究员(第三完成人)、秦承虎助研

自动化所在肿瘤高灵敏度成像技术研究中取得突破

   恶性肿瘤的早期成像对于癌症病人的临床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长期以来国际上肿瘤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一大挑战性问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新型光学-核素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技术(Radiopharmaceutical Excited Fluorescence

北大启动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3月6日上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研仪器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陈守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处长孙增奇、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邹辉,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