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SA开发混合3D打印技术可混合打印多种合金或金属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新的3D打印技术,可在一个部件上混合打印多种金属或合金,解决了长期以来飞行器尤其是航天器零部件制造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除度身定制零部件外,该技术还能用于研究各种潜在的合金,研究人员称,新研究未来有望让材料科学大为改观。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3D打印技术正方兴未艾,能够用来制造从眼镜到植入式医疗设备的各种物件,无需模具和焊接,人们只需将模型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可得到想要的东西。但此前航天器零部件的制造,却无法如此轻松地一气呵成。工程师往往需要定制各种复杂的、有特殊要求(如在同一零件上使用多种不同性质金属)的部件,传统的3D打印技术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例如,一个零件的一侧要具备耐高温特性,而另一侧要具备低密度特性;或只能在一侧具有磁性。制造这样的零部件此前只能采用焊接的方法,先分别制造出不同的部件,然后再将它们焊接起来。但焊缝天然具有缺陷,容易脆......阅读全文

改变晶格,制造坚固轻便的3D打印材料

  本周《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Damage-tolerant architected materials inspired by crystal microstructure报道了一种强度增加但质量依旧较轻的人造材料——这种材料是利用多向晶格,并结合3D打印技术制成。这种新型晶格是根据强金属合金的基

3D打印:高端制造的利器

3D打印是制造业热门技术,应用范围极广。它既可以打印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打印钢铁、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甚至是生命材料,成形尺寸从微纳米元器件到10米以上大型航空结构件,为现代制造业发展及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巨大契机。相较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在理念

美国用3D打印制造新型材料

   美国劳伦斯利佛莫尔国家实验室和MIT研究人员近日使用3D打印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近似气凝胶的超轻质量,同时硬度是其1000倍的新型材料。与大多数轻质多孔材料不同,这种超材料的机械性能没有随着材料密度下降而大幅降低。  据了解,该材料可以承受至少16万倍于自身重量的负荷,其中关键在于,该材料

新式3D打印机 柔性材料可直接打印

  近日,西班牙一家3D打印服务公司——Lewihe推出一款别与之前的3D打印机——Lewihe,这款3D打印机可以使用柔性的Filaflex材料进行打印,且高速度和高精度。  该公司是由Juan Tendero、Jordi Tendero和Jose Manuel Quiles共同成立的,历时一年零

美国利用旋转3D打印制造高强度材料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利用旋转3D打印喷头和精确控制的位置移动,使打印出的材料具有木材等自然材料才有的微观纤维结构,从而显著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强度。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美国海军实验室和增材制造投资公司GettyLab的资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美国利用旋转3D打印制造高强度材料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利用旋转3D打印喷头和精确控制的位置移动,使打印出的材料具有木材等自然材料才有的微观纤维结构,从而显著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强度。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美国海军实验室和增材制造投资公司GettyLab的资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天然存在的复合

利用多材料3D打印技术制造柔性电致发光装置

 可弯曲、拉伸的柔性发光材料。 图片来自作者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刘吉和团队描述了一种制造柔性、可拉伸发光装置的3D打印策略,该装置可与软体机器人集成。他们用一个能根据背景改变颜色的软体机器人进行了演示,该策略或能用于开发下一代智能显示器、可穿戴电子器件和人造伪装。相关研究8月23日发表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灯罩、身体器官、珠宝、根据球员脚型定制的足球靴、赛车零件

巨型3D打印机“猛犸”:可同时打印多个材料

  在3D界来说,大型的3D打印机常常伴随着“杀鸡焉用牛刀”的批评声音。但据3dprint网站7月29日报道,澳大利亚召开的3D打印巡展(Inside 3D Printing Conference)上,3D-Group 首次携该公司独有的专利技术向世人展示巨型3D打印机——猛犸(Mammoth)。巨

3D打印将重蹈传统制造覆辙?

  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制造业从事制造业产业链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这也是中国制造一直被诟病为“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   “而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成本上升,部分传统制造企业已经开始从制造公司向技术倾斜。比较遗憾的是,在一些新兴的制造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