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ence揭示癌症表观遗传新机制

在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称作为组蛋白的结构蛋白紧密结合,生物学家们把这种DNA—蛋白质混合物叫做染色质。直到大约20年前,组蛋白都被视作是核“伙伴”,是DNA链环绕的包装物质。而近年来,生物学家们大大增进了对DNA/组蛋白互作支配基因表达机制的理解。 2012年,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来自一些癌症患者的基因组序列由此震动了“染色质世界”,当时他们独立报告称发现在侵袭性儿科脑肿瘤中编码组蛋白H3.3的基因存在突变。这一研究发现是惊人的,因为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从未将组蛋白突变与人类疾病关联到一起,更不用说一种致命的肿瘤。随着而来世界各地的癌症研究人员竞相报道,发现了一些组蛋白突变有可能促进肿瘤发生的机制。 现在,来自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一篇论文报道称研究人员构建出了第一种动物模型,在果蝇中评估了两种不同的组蛋白H3.3突变的分子效应。由Ali Shilatifard博士领导的这一研究小组将结果发布在8月29......阅读全文

细胞自噬关键蛋白突变可延寿

  或是哺乳动物“抵抗”老化的有效机制  据英国《自然》杂志5月30日在线发表的一项老化学最新成果,美国科学家团队开展的小鼠实验显示,一种对细胞自噬过程至关重要的蛋白质发生突变后,可延长小鼠的健康期限和寿命。研究人员认为,其或是延长哺乳动物寿命的一种有效机制。  衰老被认为是生理功能的逐渐退化现象,

蛋白质突变“导致病毒传播”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齐昆古尼亚病毒的一个简单的蛋白质突变可以让它适应新的蚊子宿主,并传播到更多地区。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进行的研究发现,该病毒外壳蛋白质的单个氨基酸突变可以帮助它适应新的蚊子宿主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这项发现发表在了上周(12月7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

耳朵能“听”出蛋白质结构突变

  能想象吗,用耳朵也能研究蛋白质!一国际研究小组20日在线上杂志《Heliyon》发表文章称,他们研发出一种声处理技术,可将蛋白质数据转换成有旋律的乐曲,科学家经过一定训练后即可从中听出不同的蛋白质结构,从而发现异常突变。研究人员称,这一独特的研究手段为枯燥的蛋白质研究添加了一点儿趣味。  一双慧

突变对蛋白的表达会造成哪些影响

影响蛋白质的表达,可能提前终止蛋白质的长度,也可能使蛋白质发生变异。也可能不影响蛋白质表达,但几率小

新突破:把突变蛋白“变成”健康蛋白的基因治疗方法

  今日最新一批《自然》论文如期上线,其中来自CRISPR领域大牛刘如谦(David Liu)教授团队的一篇论文引起医药行业的关注。使用单碱基编辑方法,该团队提供了一种进行基因治疗的全新思路,有望打开罕见遗传病治疗的全新天地。  这项研究针对的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ickle cell diseas

PLoS Pathog:特殊蛋白突变竟改变病毒扩散能力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魁北克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冠状病毒蛋白的突变或可减缓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扩散及病毒自身的神经毒力,研究者首次在冠状科病毒中发现了这种现象,而冠状科病毒被认为和三分之一的常见流感相关,而且研究者推测其还和多种神经性疾病的

影响脑褶皱蛋白的新的基因突变

  大脑皮质发育的基因GPR56。   一项将某一特别基因与皮层脑回——即人脑表面显著的褶皱——挂钩的新研究提示,这些特征性的外形是以区段的方式形成并受到控制的。Byoung-il Bae及其同事对来自3个不同家族的5个人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布洛卡区——或大脑的语言中枢——有着异常薄且平

Science:组蛋白单点突变可导致罕见儿童癌症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组蛋白编码基因发生缺陷与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来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Peter W. Lewis表示,大多数癌症的发生需要多个突变的共同作用,而他们发现的这个基因突变本身就足以导致形成肿瘤。  组蛋白除了用于形成核小体,

关键癌症蛋白的突变或帮助开发新型靶向疗法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阻断癌症关键蛋白的方法,这种名为STAT3的蛋白可以扮演一种转录因子,来帮助将DNA指令转换为RNA指令从而产生新的蛋白;当处于过度活跃阶段时,STAT3就会促进并加速异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引发癌症,而科学家们进行了多种方法来选择性地阻断癌症中STAT3的表达,但

基因突变致蛋白质合成异常分析(二)

  (二)血红蛋白病的分类和分子基础  血红蛋白病可分为两大类,即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  1.异常血红蛋白病 异常血红蛋白(abnormal hemoglobin)是指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如有临床表现者称为异常血红蛋白病或异常血红蛋白综合征。至今全世界已发现异常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