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澳科学家发明“眼泪密码”

简单的密码依然是大多数人保护个人隐私的最常见方式。但越来越多的泄密事件令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密码其实充满漏洞。 英媒称,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发明扫描人类的泪水作为密码的新技术。由于眼泪作用于角膜的结果无法被复制,因此“眼泪密码”的安全性有了质的提升。 泪水会暴露我们最私密的感情,但另一方面它是否也可以成为保护我们在网络上最私密信息的得力工具呢? 据英国媒体28日报道,澳大利亚验光师斯蒂芬·梅森最近成功发明通过扫描人类泪水作为密码的新技术。梅森将之称为“全球第一种一次性的生物密码”。梅森关注的是角膜,而不是被大多数光学扫描仪所扫描的虹膜,原因是黑客无法复制眼泪改变眼睛的独特方式。 据梅森介绍,“眼泪密码”扫描仪可甄别不同的人,因为每个人的角膜都有独特的图像。但是,如果黑客试图窃取并使用某人上次登录的数据,机器会认为其无效,因为它“懂得”每次扫描结果都应该要有细微的变化。 梅森说:“角膜表面因有泪水而湿润,因此我们的数据......阅读全文

澳科学家发明“眼泪密码”

  简单的密码依然是大多数人保护个人隐私的最常见方式。但越来越多的泄密事件令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密码其实充满漏洞。  英媒称,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发明扫描人类的泪水作为密码的新技术。由于眼泪作用于角膜的结果无法被复制,因此“眼泪密码”的安全性有了质的提升。   泪水会暴露我们最私密的感情,但另一方面它是

干掉密码:走生物识别技术之路

  我打开浏览器,试图登录GoDaddy.com去给我的域名续费,却死活也记不起我的密码——我有五组常用的密码,其中一组用来登录无关紧要的新闻网站或论坛,一组是社交网站通用密码,两组用来覆盖金融与支付业务,还有一组是谷歌相关专用。我尝试了前三种,没成功,系统跳出提示:您的账号已被锁定,请稍后再试。 

盘点各种生物识别技术:解密“身体密码”

  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从前,只是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这些炫目科技,已经逐渐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新闻缘起。   从二代身份证到新款iPhone 生物识别“风生水起”   日前,二代身份证被爆存在“先天缺陷”,挂失后无法注销从而容易被人冒用。对此,公安机关表示

新型纳米技术可实现无创检测眼泪中葡萄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一种新的纳米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从隐形眼镜表面检测葡萄糖的改进方法,无需抽血检查血糖水平。该无创技术可以利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学检测技术测试眼泪中或是隐形眼镜表面的葡萄糖。  这项先进材料的研究,受到了谷歌隐形眼镜的启发,它正在被开发用来测量眼泪中的葡萄糖水平,测量结果将会

寨卡病毒可能通过眼泪传播

  美国《细胞报告》杂志6日发布的一项实验鼠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能在其眼睛里存活,并有可能通过眼泪传播。这一发现有助解释为什么一些寨卡患者会出现眼病,包括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的葡萄膜炎。    多数成年寨卡患者不会出现患病症状,但少数成年人可能出现结膜炎,个别患者会出现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同时发炎

寨卡病毒可能通过眼泪传播

  美国《细胞报告》杂志6日发布的一项实验鼠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能在其眼睛里存活,并有可能通过眼泪传播。这一发现有助解释为什么一些寨卡患者会出现眼病,包括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的葡萄膜炎。    多数成年寨卡患者不会出现患病症状,但少数成年人可能出现结膜炎,个别患者会出现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同时发炎

基因测序技术破译生命密码,让基因“说话”

  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所用的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通量低、成本高、对人力需求大。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一次性对几百万到几十亿条核酸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终结了漫长、浩大的测序时代,给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应用带来了全新突破。  在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度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中,开发二代DNA测序技术(

现实版达芬奇密码与中子活化技术

  电影《达芬奇密码》上演后,这位本身就有着诸多神秘色彩的大艺术家、科学家等头衔的达芬奇的神秘感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直到现在为止,每年仍然有不少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对达芬奇作品的研究中。其中就有一位意大利艺术学者Maurizio Serancini 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欲破解佛罗伦萨市

利用DNA遗传密码构建出化学密码

  大自然每天都表明它是复杂的和有效的。有机化学家们羡慕它,这是因为他们的常规性工具限制他们取得更为简单的成就。多亏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Stefan Matile研究团队的研究,这些限制可能成为过去的事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Nature Chemistr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不相信眼泪!

  食品安全一直是也从未离开舆论焦点的新闻,从2008年曝光的奶粉“三氯氰胺”到最近“万吨镉超标米入粤”无不令人瞠目结舌,都是人们是生活必需品,都是走进寻常百姓家饭桌上的“进口”货,为何屡屡爆出这样的新闻,我们的政府部门真的对食品安全失控了吗?还是食品安全体制存在缺陷或漏洞,不方便去追究查询?值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