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与29国家地区签署80多项航天政府协定

“欢迎国际同行参与中国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重大工程。我们将支持中外科学家在日地空间探测、微重力科学与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等领域的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各国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共享,服务全球环境与灾害监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11月10日珠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如是说。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国际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探索空间能力显著提升。探月工程成功完成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任务,实现了首次月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并在前不久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开始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新时期。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长征运载火箭迄今为止共进行190多次发射活动,将25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阅读全文

欧洲计划发射空间气象卫星

  欧洲空间局(ESA)日前表示计划发射一枚新的空间气象卫星,从而有望彻底改进对于影响地球的太阳风暴的预测水平。  ESA希望在2023年将探测器发送至拉格朗日点5(L5),在这里,探测器将提供一个独特的、关于朝向地球的带电粒子流的侧向视角。被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ME)的最猛烈太阳风暴能够影响导航和

我国卫星首次成功规避空间碎片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消息,10月3日上午8点25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施的中国卫星首次规避空间废弃物的轨控任务成功完成。   据介绍,此次轨控完成质量良好——轨道高度误差小于4米,偏心率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三,碰撞概率降至10-7以下;操作安全稳妥性好,在国内可控范围内分步实施,为形成

实验卫星:空间科学“群星”闪耀

  从“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到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到“慧眼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5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多颗科学实验卫星,取得了一批先进科研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和2017年新年贺词中两次提到科学卫星,表明他对我国空间科

暗物质卫星:照亮中国空间科学

   5月29日,上海,一群“白大褂”围在一起,为一个刚刚诞生的“宝宝”称重。  这温馨的一刻发生在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卫星总装测试厂房里。这一天,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由四层粒子探测器组成的科学探测有效载荷联试成功,顺利交付卫星总体,预计今年年底在

“创新X”卫星完成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56.shtm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获得首批科学成果

  记者9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7月27日由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的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目前工作正常,卫星搭载的多个科学载荷按计划开展了测试,并获得首批科学成果。  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是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按照计划将开展20余项新型载荷与新技术产品的飞行验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

气象领域是最早应用我国北斗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边远台站和海岛,气象实测数据最先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试验卫星传到中心预报服务部门。早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之初,在中国北斗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中国气象局就开展了基于北斗MEO试验卫星的北京上空大气水汽探测试验,参与了奥运气象保障,

中科院检查量子卫星工程进展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一行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检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等工作进展,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负责人等陪同检查。  相里斌听取了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关于量子卫星工程总体研制情况汇报、卫星系统总指挥王建宇关于量子卫星工程卫星系统研制情况汇报、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朱长飞关于

国产“高分”卫星带你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3月22日是第31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加速变革”,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态势。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南

《空间天气》刊登文章介绍中国子午工程

  在8月19日出版的美国《空间天气》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子午工程总师王赤研究员介绍子午工程概况和最新进展的文章(New Chains of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Stations in China,SPACE WEATHER

VHP空间灭菌的工程实施技术详解

在对生物医药洁净室及其他洁净行业的洁净空间进行灭菌,传统的方式存在时间长、可验证性差,且具有破坏性等缺点。通过VHP空间灭菌技术和空调系统结合应用在生物制药洁净室,并通过典型的工程实例分析,对系统除湿、材料选择、空调系统配合、围护结构以及安全等方面阐述了VHP如何借助空调系统进行空间灭菌的应用。该种

VHP空间灭菌的工程实施技术详解

在对生物医药洁净室及其他洁净行业的洁净空间进行灭菌,传统的方式存在时间长、可验证性差,且具有破坏性等缺点。通过VHP空间灭菌技术和空调系统结合应用在生物制药洁净室,并通过典型的工程实例分析,对系统除湿、材料选择、空调系统配合、围护结构以及安全等方面阐述了VHP如何借助空调系统进行空间灭菌的应用。该种

大力发展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技术-研制自主卫星

  在7日召开的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技术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在气候变化研究对卫星遥感的强烈需求背景下,大力发展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技术,研制我国自主的空间辐射测量基准卫星。  据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王劲松介绍,空间遥感载荷辐射定标是将遥感器以数字化方式记录的观测数据转换为地球目标的辐射量值,将没

激光测距让低轨微小卫星避免空间碎片“碰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38.shtm

激光测距让低轨微小卫星避免空间碎片“碰撞”

当前,随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的快速发展,如何避免微小卫星受到来自空间碎片的威胁?当微小卫星达到寿命成为空间碎片后,如何实现对其轨道的监测?研究发现,利用激光测距探测近地空间碎片的位置,可以为微小卫星等航天飞行器提供避免空间碰撞的重要信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以下

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发射

  12月22日7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介绍,这次成功发射的技术验证卫星是虹云工程首发星,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图表:“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将于明年发射。资料图:“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体(应该仅是试验舱部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0月27日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

空间中心通过子午工程单位验收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通过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项目建设工程经理部组织的单位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基本建设局、办公厅,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地质地球所,中国科大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组长由子午工程副总工程

干货!VHP空间灭菌的工程实施技术详解

在对生物医药洁净室及其他洁净行业的洁净空间进行灭菌,传统的方式存在时间长、可验证性差,且具有破坏性等缺点。通过VHP空间灭菌技术和空调系统结合应用在生物制药洁净室,并通过典型的工程实例分析,对系统除湿、材料选择、空调系统配合、围护结构以及安全等方面阐述了VHP如何借助空调系统进行空间灭菌的应用。该种

中国空间站工程启动-6年内发射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7日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实施,2016年前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6年前,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发射成功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该卫星项目被纳入中科院空间先导专项计划,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分别负责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及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分发和科学应用。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9月27日,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该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建设,是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实施国家重大卫星应用工程为导向,组织产学研用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9月27日,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该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建设,是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实施国家重大卫星应用工程为导向,组织产学研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1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的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验收会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来自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总参、北京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及中科院的多位专家组成验收组,徐冠华院士任验收组组长。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主持验收会。   遥感卫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空间科学项目征集宣讲会举行

      7月1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办的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征集首场宣讲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邓一兵等出席并致辞。宣讲会由空间应用系统副总指挥、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王强主持。来自北京、广州、杭

俄称日本卫星碎片可能接近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莫斯科飞行任务控制中心10月3日称,一块来自日本卫星的碎片可能在莫斯科时间10月4日中午12:31接近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为此可能采取避让措施。  俄新社援引该中心代表的话说,这块卫星残骸的大小尚未确知,但目前获得的资料表明,这片残骸来自日本卫星。依据轨道计算,避让措施可能在未来30小时

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卫星“进程过半”

  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2015年12月成功发射,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于4月6日成功发射。至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研究的4颗科学卫星“进程过半”。  据统计,国际共有500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中国只占100项左右,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依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六号”03组空间环境探测卫星

10月25日9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3组2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飞行约11分钟后,“实践六号”03组A星与火箭分离;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实践六号”03组B星与火箭分离。2颗卫星均成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纪实

天宫,亦名紫薇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九重天之上,仙岛林立、气象万千。 如今,神话成为现实:在浩瀚星空与蓝色地球之间,“天宫”缓缓飞行,中华儿女漫步太空,自信的身影映照着人类科技的光辉。 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托举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升空。很快,梦天实验舱

北斗系统应用新空间-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研究取得进展

  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技术,是利用接收机同时获取导航卫星定位信号与地球表面反射后的定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海洋浪高、土壤湿度等信息。该技术是导航卫星位置服务之外的创新应用方向,也是当前国际导航卫星科学应用的热点之一。   科技部与欧空局共同组织成立的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联合研究工作组(GNS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