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盘点各方立场

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12月8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对本次大会各方的立场进行了盘点,并批评了部分西方媒体曲解《京都议定书 》(简称议定书)的行为。 苏伟表示,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对此欧盟并不否认,而个别发达国家的态度出现倒退,它们希望改写议定书内容或重新开始减排问题的谈判。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议定书较好地反映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为两百多年来的历史排放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苏伟对一些西方国家媒体曲解议定书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他说,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称,议定书已经过时,需要新的协议取代它,这是曲解。2012年到期的只是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而并非议定书本身,议定书作为一种模式将长期存在,长期有效。他认为,西方某些媒体的报道别有用心,是对现有机制不满的表现,其意图是抛开议定书,另起炉灶,让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强制减排......阅读全文

专访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新华网曼谷9月28日电(记者朱丽)专访:“把良好政治意愿变为具体案文是本次气候谈判的主要课题”——访中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中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出席联合国2009年第四次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28日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本次谈判非常重

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低碳经济仍处试点阶段

  近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发改委牵头、环保部等部委协助制定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据了解,该《意见》涉及了低碳经济概念界定、中国低碳经济如何发展、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等多方面内容。早在2009年年底,就有舆

苏伟:日核事件不影响我国十二五核电发展

  今日,由《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等主办的“2010中国低碳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0》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会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就低碳发展作了主题讲话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苏伟称,“十一五”期间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为我国

苏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合理排放空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但由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中国需要更多合理的排放空间。    苏伟在日前召开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国际会议上表示,对于中国,发展仍然是当前的第一要务,13亿人需要有尊严地生活,要履行2020年前

苏伟4小时4度"发声"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多哈谈判

  多哈会议第三天,中国继续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谈判。28日下午,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先后四度“发声”,向各方阐明中国立场。   当地时间下午一点,苏伟与乐施会、第三世界网络、绿色和平等多家中外NGO代表展开对话,介绍了中国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资金、德班平台等热点

苏伟4小时4度“发声”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多哈谈判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28日参加“中国在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适应政策和应对措施”边会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28日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   多哈会议第三天,中国继续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谈判。28日下午,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先后四度“发声”,向各方

中方代表:不能笼统说中国就是最大排放国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  今日中国杂志社 李五洲 发自南非德班  中国网南非德班11月28日讯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当天下午在德班气候变化会议现场接受今日中国杂志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不能笼统地说中国就是最大的排放国。  尽管目前中国的年排放量超

苏伟: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让路

  多哈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25日表示,发达国家应承担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切实履行义务,率先实现大幅量化减排,为发展中国家腾挪出必要的发展空间。   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造成气候变化的责任来说,当前大气中的温室气

通过《议定书》修正案是关键

  新华社多哈电在26日于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发言说,通过《京都议定书》修正案以使其第二承诺期在明年初得以实施,是本次会议的优先事项和亟需达成的目标。   苏伟在代表“基础四国”(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阐

中国代表详解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应对气变重在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约150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会。本届大会预计迎接宾客近4万人。其中包括来自《公约》195个缔约国和欧盟代表团的1万名成员,全球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的1.4万名代表和注册记者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