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Cell重大突破:科学家全面解析人类基因组3D折叠图谱

同样的纸能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起重机、昆虫等等。人类机体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每个细胞的基因组都是一样的,但细胞需要执行不同的功能,比如免疫细胞负责抵御感染、视锥细胞感知光线、心肌细胞得不停的搏动。 Baylor医学院、Rice大学、Broad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本周Cell杂志上发表了自己五年来获得的成果,用空前详细的图谱展示了2米长的人类基因组在细胞核内的全部折叠方式。研究显示,细胞可以将基因组折叠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进而调节自己的功能。 这项研究的主要成果是首次列出了整个人类基因组上形成的环(loop)。为了理解基因调控,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基因附近的区域。然而,基因组折叠之后离基因很远的序列也能与之发生接触。 基因组成环曾一度是现代生物学的一大盲点。“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知道DNA在细胞中形成环,也知道成环的位置非常重要,”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Suhas Rao说。“但列出所有这些成环位置,一直被认为是......阅读全文

PCR技术(十二):PCR-SSCP的发展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检测基因结构和突变的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PCR技术问 世以后,各种与PCR相结合的基因检测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基因研究的发展.如不对称 PCR产物的直接测序、核糖核酸酶酶切法(Ribonuclease cleavage,RNAase)、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

如何阅读基因载体图谱?(三)

三、改造载体 1、改造启动子:一般在过表达载体中CMV属于广谱型的强启动子,具体可根据实验需求,选用不同启动子,尤其是对于AAV载体构建时选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启动子名称启动子大小组织特异性ALB2.4kb肝脏特异性CAG944bp广泛表达的强启动子CamKIIa1.2kb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特异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任兵教授Cell子刊解读染色质结构域

  高等生物的细胞核负责储存基因组DNA,这些DNA环绕着由四种组蛋白组成的八聚体,形成碟状的核小体结构。基因组DNA以这样的形式包装成为染色质,使DNA受到良好的保护。 所有控制基因转录的调控蛋白,都要结合在DNA上起作用。而染色质的3D结构会随着细胞生活周期而变化,调节调控因子所能接触到的基因。

BioTechniques:生命科学2015十大最新引人的成果

  2015年,我们研究细胞功能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惊人的变化,从蛋白质翻译起始的新模型和“RNA如何存在于细胞中”的再定义,到赋予旧测序仪器新的生命力,以及一个令人惊讶的衰老驱动机制。随着夏天的到来,BioTechniques为我们展示了今年到目前为止最流行的十大深度专题文章。  1. 父

梳理近期那些改写教科书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也不断发现目前生物医学教科书中记载的很多理论知识需要改写。为此,小编针对近期发生的教科书改写研究进行一番梳理,以飨读者。  1.Science:改写教科书!在禁食期间,脂肪细胞接管尿苷产  在哺乳动物进食、睡觉和禁食期间,它们如何维持两种生物学上至关重要的代谢物平衡?

SSCP原理

SSCP原理及特点 日本Orita等研究发现,单链DNA片段呈复杂的空间折叠构象,这种立体结构主要是由其内部碱基配对等分子内相互作用力来维持的,当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时,会或多或 少地影响其空间构象,使构象发生改变,空间构象有差异的单链DNA分子在聚丙烯酰 胺凝胶中受排阻大小不同.因此,通过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盘点:分子诊断常用技术50年的沿革与进步

  一、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诊断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杂交技术发展最为迅猛的20年,由于当时尚无法对样本中靶基因进行人为扩增,人们只能通过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针对靶序列进行捕获检测。其中液相和固相杂交基础理论、探针固定包被技术与cDNA探针人工合成的出现,为基于分子杂交的体外诊断方法进行了

《Nature》11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2年10

中国学者发表6篇Nature,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iNature  2019年9月4日,中国学者在Nature连续发表了6项成果,涉及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不同的领域,iNature系统介绍这些成果:  【1】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家族的甲基转移酶  -包括MLL1,MLL2,MLL3,MLL4,SET1A和SET1B-在赖氨

类病毒

一、类病毒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美国学者 Diener 及其同事在研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病原时,观察到病原无病毒颗粒和抗原性、对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耐热 (70 ℃ ~75 ℃ ) 、对高速离心稳定 ( 说明其低分子量 ) 、对 RNA 酶敏感等特点。所有这些特点表明病原并不是病毒

类病毒

一、类病毒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美国学者 Diener 及其同事在研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病原时,观察到病原无病毒颗粒和抗原性、对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耐热 (70 ℃ ~75 ℃ ) 、对高速离心稳定 ( 说明其低分子量 ) 、对 RNA 酶敏感等特点。所有这些特点表明病原并不是病毒

知识分享:AAV在肺部的应用

腺相关病毒(AAV)属于依赖病毒属,细小病毒亚科,是一类自然缺陷的单链DNA病毒。野生型AAV基因组约4.7kb,含有rep和cap基因以及两端的ITR序列。尽管人类对AAV易感,但临床还并未发现与AAV相关的疾病。根据AAV衣壳蛋白基因的变异,可将AAV分为不同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AAV具有不同

AAV在肺部的应用

腺相关病毒(AAV)属于依赖病毒属,细小病毒亚科,是一类自然缺陷的单链DNA病毒。野生型AAV基因组约4.7kb,含有rep和cap基因以及两端的ITR序列。尽管人类对AAV易感,但临床还并未发现与AAV相关的疾病。根据AAV衣壳蛋白基因的变异,可将AAV分为不同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AAV具有不同

曾经被全球唾弃的韩春雨,默默地发明了RNA成像系统

  近日,韩春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的新论文:Background free tracking of single RNA in living cells using catalytically inactive CasE.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活细胞RNA追踪成像工具—

蛋白质组学常用数据库一览

  一蛋白质数据库  1.UniProt (The Universal Protein Resource)  网址:http://www.uniprot.org/  http://www.ebi.ac.uk/uniprot/  简介:由EBI(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PIR(蛋白信息资源)和SIB(瑞

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

1 分离方法   采取何种分离纯化方法要由所提取的组织材料、所要提取物质的性质决定。对蛋白质、多肽提取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盐析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吸附层析、逆流分溶、酶解法等。这些方法常常组合到一起对特定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同时上述这些方法也是蛋白

多肽物质分离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 要 综述了近几年来多肽类物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法、电泳、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在肽类物质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多肽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对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多肽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开发的一个主要方向。生物体内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从内分泌腺组织器官、分泌细胞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