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核糖体—生命化学工厂中的工程师

09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解读:核糖体,生命化学工厂中的工程师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左)、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中)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共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3位科学家的照片。 生命体就像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这一切,就要归功于仿佛扮演着生命化学工厂中工程师角色的“核糖体”:它翻译出DNA所携带的密码,进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10月7日介绍说,三位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类,因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而得名。生物体......阅读全文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

50年义无反顾的105岁寿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语气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过了半个世纪。作为亲历者,我深知,是以50年义无反顾坚持学科交叉、坚持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办所方针,换来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发展。” “当年,对于生物物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化学选择了我

  她是历史上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也是1964年以来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你想了解她吗?本文集现场采访实录和背景阅读为一体,为你深度解读这位“当代居里夫人”:  阿达·约纳特印象    她留着一头“大波浪”,神采奕奕,思维清晰,谈吐敏捷,你怎么也无法将她和“七十古稀”的实际年龄联系起来。

重温下那些改变世界的诺奖女科学家

   或富裕,或贫寒,尽管出生的背景不同,但她们却同样摘得了科学领域的最高桂冠。  从1901年到2017年,女性共获得诺贝尔奖49次,获奖者48位。其中,有17人共18次获得诺贝尔奖科学领域的奖项——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12次、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两次、诺贝尔奖化学奖4次。  她们通过个人的贡献改变与影

秦燕:核糖体足迹的追寻者

   秦燕从一名关注试管中微观世界的分子学家变成了一个各方面都要关注的生理学家。除了科研以外,养老鼠、作解剖也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近日,记者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翻译工厂”——核糖体的储藏室。这间储藏室约六七平方米,别看它面积

冷冻电镜的发展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

陈洪渊: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法宝,是科教兴国的灵魂, 也是国家民族振兴的灵魂。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如何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的一点思考和浅见,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理念上更新促进原始性创新   毫无疑问,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将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变

Science:生命的力量

Jack Szostak正在调配地球早期起源生命的那一碗“原始肉汤”   Jack Szostak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科研目标前进,他要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人工合成出一个活细胞。   Jack Szostak知道他也许永远也实现不了他的终极科学梦想了。然而,用英国剑桥医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

展示创新力量 改变人类生活——2016年十大新兴技术

  芯片器官  微生物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区块链  二维材料  芯片器官带来生物学新视野  很多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和实用药物测试只能通过研究某个器官在工作时的“一举一动”才能进行,一项新技术能在微芯片上培育功能性的人类器官模块,这种“芯片器官”或许可满足这一需要,使科学家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研究生理

大道至简 平淡为归——记北大药学院王夔院士

在一切美好没有来临之前,心灵首先美好起来了;在一切平静没有来临之前,心灵首先平静下来了。经历了三次政治和社会的大震荡,三次改变研究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先生,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境遇始终淡然置之、不喜不悲,以哲人的睿智和科学家创新求变的精神探求世界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真理,走过了七十五年的生命历程。王先生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国际生物论坛举行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主办、战略合作伙伴安进(中国)协办的2016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国际生物论坛(2016 ShanghaiTech-SIAIS BioForum: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in Integrative Biology of Cellular Pr

2013 赛默飞Orbitrap用户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2013年12月9日-11日,2013年全国生物质谱应用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赛默飞世尔科技Orbitrap用户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主办、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旨在积极推动生物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质谱技术交流平台,加强同行之间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Thomas A. Steitz   Ada E. Yonath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

除了合成蛋白质,核糖体还有哪些重要功能?

  【1】elife:核糖体也能调控基因的表达?  doi:10.7554/eLife.45396  来自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人体细胞中核糖体的一种新功能,即存在破坏正常mRNA的功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核糖体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分子机器,”Stowers助理研究员

听诺奖得主讲述那些决定人类未来的生命科学前沿

进入11月,北京迎来一轮降温,然而国家会议中心却人气爆棚。为期3天的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此举行,10位生命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出席会议并作特邀发言。66个分论坛,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各领域——结构生物学、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感染与免疫、细胞

第四届质谱论坛 MS助力生命与健康研究应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10月22日,第四届质谱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讲堂成功举办,由北京师范大学质谱中心与中国质谱学会主办,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特百科(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协办,本届论坛是庆祝中国质谱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系列学术交

饶毅: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

下村修 做出应获诺贝尔奖工作的科学家,几十年默默无闻;  被广泛应用的分子,很少人知其发现者; 原始论文鲜为人知,后继论文倒很热门;  曾失明的人,发现了美丽的发光蛋白; 低调的父亲,出了高调的儿子。  这里简介一项生物化学研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低温冷冻电镜的近热看创新

  外行看热闹  前两年听说低温冷冻电镜在测量蛋白质结构方面有大的突破,分辨率已经可以和最好的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不相上下,而且不用再辛辛苦苦培养蛋白晶体,很可能近期会有人得诺贝尔奖之类。  维基百科上关于Cryo-EM的介绍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Cryo-e

重大专项“模块化固体样品全智能前处理仪器的开发”启动

  【导语】2013年9月,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模块化固体样品全智能前处理仪器的开发”项目获得科技部2013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该项目凭借博纳艾杰尔及1

不计辛勤一砚寒—记中国仪器仪表工程教育开拓者王守融

  不计辛勤一砚寒 幽谷飞香不一般  ——记中国仪器仪表工程教育和计量测试技术的开拓者 王守融  他出生于苏州名门望族,自幼才华出众,学冠诸生;  他16岁考入清华大学,抗日战争期间随校南迁,从未放弃科学研究工作;  他曾任加拿大帝国机器厂机械设计工程师,怀着赤子之心回国出任上海机器厂厂长兼总工程师

百人悼念朱良漪逝世十周年暨中仪学分析仪器北方理事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1月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的朱良漪逝世十周年仪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中仪学分析仪器分会北方区理事会议在北京万商花园酒店召开。近100位专家、学者、仪器企业负责人代表等在朱老辞世后的今天共话分析仪器十年来砥砺前行中的业绩与经验分享,同时参与中仪学分析仪器分会

2013北京色谱年会大会报告(二)

  2013年12月12日,由北京色谱学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以“色谱在环境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主题的2013年北京色谱年会在京东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周边地区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0余人参加了本届色谱年会。大会当日下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

柴之芳院士:化学家应当向物理学家学习什么?

  我是1964 年从复旦大学放射化学专业毕业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作为一个化学人员近五十年来一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接触到所内外无数物理学家,从物理学家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将平时感受到的物理学家的特点和长处写成一篇短文,与读者分享。  物理学家勇于探索  总体讲,物理学家思考的科学问题重大且深远

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抓好的六件大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编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学习大讲堂在北京举行。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会上作了题为《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未来一年行业

安捷伦推动原子光谱革命:使用空气进行元素分析

分析实例:4100 MP-AES具有稳定的高性能    李博士列举了几个典型实例,比如:MPAES完全满足新版中国生活饮用水法规(GB5749-2006)检测要求,检测下限相近于(很多元素甚至优于)传

他不经意拯救了100%全人类,但99.99%的人不知道他是谁

  有人在不经意间或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世界吗?  有。而今天,就是要给你说这样一个人的故事。  他花了一生的时间在做一件看似毫无意义的研究,却在不经意间拯救了我们无数人的生命,如果没有他,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在这里玩微信了。  故事的主人

生物谷7月份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艳丽/章新政课题组从结构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机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被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在CR

日本科技为何强大?史上最全的日本材料产学研大解析!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也是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 。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的产业,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争夺高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种类中,均把新材料产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日本是新

张兴钤的生命钤记:逾古稀仍不辍

  张兴钤,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武邑,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先后获美国凯斯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博士学位。在美期间,他系统地研究了蠕变过程中多晶纯铝及合金的形变、断裂机制,先后发表八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引用,成为金属蠕变结构研究的奠基性工作之一。回国后,在北京钢铁工

盘点:2009这一年!

  会议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为期两周。13天的谈判进程相当复杂,进展非常艰难。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2月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

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获奖名单揭晓

  6月10日,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此次,共评选出在2010年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年度人物,其中包括刘光鼎、朱清时等知名院士,并颁发四项特别奖。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光鼎获“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辉阳生命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