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牌”月球车制造完毕可独立探测火星

图为我国独创的四轮三轴月球车 2013年,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将乘坐“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亲近”月球。目前,该月球车已制造完毕。 中国航天关键靠自力更生 日前,在重庆向各大高校学子作主题为《嫦娥一号与深空探测》的报告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最新透露,我国至少已研制出了十几架月球车。 叶培建称,月球车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移动,并完成探测、采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机器人。“要记住,这个月球车是‘中华牌’。”叶培建反复强调,该月球车是由中国自行研制的。 在该月球车研制过程中,中国教育部以湖南大学为核心,以多个高校为支撑而成立的“深空探测中心”为此工程提供了不少的技术支持。 按照时间表,2013年,“嫦娥三号”计划将“中华牌”月球车送上月球,使其完成月球软着陆过程,并实施无人登月探测,主要探测月球表面及内部情况。预计到2017年,......阅读全文

相约浩瀚太空,逐梦航天强国

  从航天任务连战连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进,从空间科学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0年来,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火箭腾飞,一项项令人惊叹的航天成就,勾勒出航天人接续奋斗的轨迹。10年太空之约,见证着中国载人航天的跨越之旅,也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由大向强的铿锵步履。  “每前进的一小步,都是梦想的

航天任务连战连捷:相约浩瀚太空,逐梦航天强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51.shtm 核心阅读 从航天任务连战连捷到重大航天工程深入推进,从空间科学探索到航天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0年来,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火箭腾飞,一项项令人惊叹的航天成就,勾勒出航天人接

首个私人登月计划即将登陆月球

  4月25日,一艘日本制造的宇宙飞船将搭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拉希德月球车,尝试登陆月球。  如果成功,这个名为HAKUTO-R M1的月球着陆器将成为第一个完成月球着陆的商业任务,也将是两国联合首次访问月球表面。目前为止,只有美国、苏联和中国主导的登月任务成功登陆月球。  M1着陆器由日本私营月球

我国月球车将探测百米深月壤

嫦娥三号探月车模型  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类为什么要登陆月球?在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即将发射之际,新华网邀请到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做客新华访谈,解答广大网友和青少年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   在谈到“嫦娥三号”月球

美国将在月球建4G网络,有何目的?

  美国航天局近日宣布,将与芬兰诺基亚公司在月球上合作开发第一个4G通信网络。依据合同,美航天局将为该项目拨款1410万美元,诺基亚提供相关设备,该4G网络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部署。  在月球上建立4G网络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弥斯”计划的一部分。“阿耳忒弥斯”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是美国制定

首个私人登月计划即将登陆月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49.shtm4月25日,一艘日本制造的宇宙飞船将搭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拉希德月球车,尝试登陆月球。   ?M1宇宙飞船。图片来源:iSpace如果成功,这个名为HAKUTO-R M1的月球

最新研究结果揭示月球微尺度热辐射特性

  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月20日21时10分和14时06分完成第26月昼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工作749个地球日,“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628.47米

揭示“玉兔二号”月背移动探测新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17日发布消息,由该校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学术期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题为“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

吉林大学获得东北地区首份月球科研样品

  近日,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仿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宝泉,地面力学及仿生行走课题组教授邹猛、张锐赴国家天文台,取回了此前申请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月球样品,并前往探月与工程中心领取了纸质协议原件和月球样品证书。这是吉林大学获取的第一份月球样品,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获取的第一份月球样品。  20

嫦娥四号结束休眠,迎来第24月昼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顺利工作677个地球日。图片来自 央视新闻  基于探测点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将在第

嫦娥四号背后的“嫦娥女神”

  月亮圆缺变化的28天恰巧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相似;世界各国的神话中,与月亮相关的神多为女神;众多文学艺术作品中,月亮是女性的化身;而在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中,有许多女科技工作者贡献着她们的智慧。  令嫦娥羡慕  传说中嫦娥因偷吃了丈夫的长生不死药,飞入月宫再难回到人间与丈夫团聚。嫦娥四号探测器研

美国宇航局推出21世纪新型月球车

  毫无疑问这种月球车更先进,能力更强,而且更加耐用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新月球车看起来跟电视剧《嘻哈飙车族(Pimp My Ride)》里的车子一样。虽然1971年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时代的月球车看起来跟一辆摇摇晃晃的沙丘车类似,但是美国宇航局的21世纪月球车却设计得

美宇航局研制新型月球车搜寻极地水资源

月球极地可能蕴藏有水冰,美国宇航局计划派遣新型月球车前往实地展开考察。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网站(NBC)报道,美国宇航局正致力于研发一种新型月球车,用于在月球南极地区搜寻并分析这里的水冰物质,并展示如何在月球上就地生产液态水的方式。这一名为“风化层和环境科学以及氧气和月

欧洲航天局增设载人航天等新部门

  欧洲航天局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理事会日前召开会议,批准了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增设载人航天等几个新部门。   欧航局表示,这次机构调整旨在增强欧航局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为其成员国提供更多便利,新部门及其团队将于4月1日正式投入运转。新设的载人航天部将负责管理欧洲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事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国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为人类的空间探索开辟了新途径。2011年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20多年前,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研制国际空间

从航天可视化到可视化航天

  自9月28日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历时12天的紧张工作中,石家庄铁道大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正旭教授及刘展威、佟宽章、王威4人圆满地完成了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前期任务。向全球展现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实时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视化,现在是可视化航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今天上午在武汉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目前,我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

我们成功往返月球的秘密,都在这里了!

深空探测堪称人类航天技术的“皇冠”月球是中国走进深空探测的必经之地让我们通过一组数字去回望中国人飞天揽月的浪漫故事38万千米月球,别名太阴、玄兔、婵娟、玉盘,平均半径约1737.10千米,与地球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对于月球,人类既熟悉又陌生。它形成于何时?是怎么形成的?仍然有太多未知的谜团。13天

嫦娥四号完成第28月昼工作-揭示石块来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58.shtm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创新创业大赛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今天(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力无人机,同时它还拥有对地观测及通讯功能,可以与中低轨卫星进行功能互补,未来将成为新型中继通

国家航天局:多举措培养航天人才

今天(1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引入更多新生力量加盟,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一,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也包括大国工匠等。第二,强化人才交流机制,不断规范和引导人才交流。第三,

戚发轫专访:传承航天精神,续写航天新辉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2.shtm 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嫦娥五号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证据,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箭22星创造新纪录……乘着“航天强国”梦想的翅膀,中国航天六十余载负重前行、厚积薄发,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本报武汉7月12日电 (记者范昊天、刘诗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2日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开展科学探索。  当日在武汉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设计师张海联表示,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

特稿丨30年,只为太空那只“千里手”

“太棒了,终于稳稳地展开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展开柔性太阳电池翼的绝美瞬间,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宋爱国滑屏的手指微微颤抖。8月16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他感慨道:“我们做了多年的研究,终于不负所托!”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太空,到底需要用多大的力,才

坚持铸就航天名匠

低调沉稳,是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薛长斌给人的第一印象。 曾先后担任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和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的他,将自己的成就归结为“运气好”,“我觉得个人是一方面,幸运的还是赶上了整个时代发展的大潮。” 在这些光环背后,他既是众人眼中雷厉风行的总设计师,

如何在地球接收38万公里外的月球“悄悄话”?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593.shtm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新火箭、新飞船、新的载人月球车等一系列新装备。这些新装备各自承担什么任务、有哪些本领,未来载人登月的方案流程是怎样的

印度推迟二次探月,于2022年将人类送入太空

  印度今年再一次推迟了其第二架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月船二号”原定于在今年10月升空,而此前该国曾计划在今年4月将这架探测器发射升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Kailasavadivoo Sivan于日前在班加罗尔向新闻媒体表示,该机构计划于明年1月3日将这架探测器发射升空,尽管该任

专家解析后航天飞机时代俄美航天战略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飞天50周年——1961年的这一天,苏联“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该国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这艘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纪念人类首次太空飞行,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12日确定为国际

托举航天的青春力量!走进80、90后航天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45.shtm

托举航天的青春力量!走进80、90后航天人

  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航天成就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一号团队平均年龄35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面对面》专访航天五院副总设计师黄震、航天一院紧固件室副主任冯韶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鲍硕。  黄震,80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也是我国载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