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本太阳帆动力飞船推迟至5月21日驶往金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5月18日早晨宣布,原计划于18日上午6时44分(北京时间5时44分)搭乘火箭升空的深空太阳帆动力飞船“伊卡洛斯”号(Ikaros),因天气条件不佳而推迟发射,下次发射最早定于本月21日。如一切顺利,这架以金星为目的地的飞行器,将成为第一艘使用太阳帆技术的深空探测飞船。相关报道见于英国《新科学家》在线版。 此次发射行动因“伊卡洛斯”号的特殊动力而备受关注:其并非传统意义上使用燃料助推的太空飞行器,而是一艘使用太阳帆反弹太阳光子的压力作为航行动力的“太空帆船”。 据研究团队介绍,基于薄膜太阳能技术制造的20米帆板是“伊卡洛斯”号最关键的技术组成部分。该帆板柔软而富有弹性,厚度还不及一根头发。发射进入太空后,“伊卡洛斯”号将展开边长14米的太阳帆,整个飞船呈短圆柱形。光电转化加上反弹太阳光子的压力所提供的双重动力,让“伊卡洛斯”号只需沐浴阳光便可获得无尽的前进动力。 ......阅读全文

日本太阳帆动力飞船推迟至5月21日驶往金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5月18日早晨宣布,原计划于18日上午6时44分(北京时间5时44分)搭乘火箭升空的深空太阳帆动力飞船“伊卡洛斯”号(Ikaros),因天气条件不佳而推迟发射,下次发射最早定于本月21日。如一切顺利,这架以金星为目的地的飞行器,将成为第一艘

世界首艘太阳能太空帆船圆满完成实验任务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宣布,世界上第一艘依靠太阳能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完成全部实验项目,包括利用阳光实现加速和改变轨道等。  “伊卡洛斯”号是去年5月随金星探测器“晓”号一起发射升空的。迄今,它已飞行了约5亿公里,并将继续飞行至2012年3月。“伊卡洛斯”号主要用于

首幅太阳帆飞船图像公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6日公布了“伊卡洛斯”号太空帆船的全景图像。图像显示,14米见方的薄膜已经像帆那样展开,太空帆船正在太空中顺利航行。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图像是15日在离地球约1000万公里的太空利用从机体分离的照相机拍摄的。照相机呈圆筒形,直径和高都约为6厘米

“伊卡洛斯”号成功利用太阳光粒子改变姿势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7月23日宣布,世界上第一艘依靠太阳能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利用太阳光粒子改变姿势。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本月13日开始进行调整姿势的实验。此前,“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利用太阳光粒子实现减速。

世界首艘“太阳帆船”成功实现机体变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9日宣布,世界第一艘单纯依靠太阳光驱动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号已成功利用太阳光压力,实现了机体变速。  目前,“伊卡洛斯”正在离地球约1900万公里的太空,以每秒26公里的速度向金星飞行。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今后其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一周太空图片精选 太阳爆发壮观景象

  北京时间6月24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及其他国家航天机构最新捕捉到的太阳剧烈爆发、太阳帆在太空完全展开等壮观景象。1.太阳爆发壮观场景 太阳爆发壮观场景  在这张由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5月份

动力推进设备助小飞船挣脱地球怀抱

  在过去10年里,廉价的小型卫星相继进入地球轨道,降低了从太空研究地球的成本。现在,这些宇宙飞船已经有足够能力进入深空,或者至少是漫游太阳系。科学家也在为借助小卫星进行廉价、高风险的星际科学研究大胆献策。   “行星学界肯定会‘兴奋起来’。”美国宇航局(NASA)行星科学部负责人Lori Gl

俄为核动力飞船反应堆组装出“热源”

  为了更远、更快地飞向太空,研发人员一直对核动力飞船倾注心血。近日,该领域的研发取得一项实质性进展:俄科研人员组装出了为未来核动力飞船反应堆服务的“热源”——核燃料释热元件,随后的一系列测试将于今年展开。  该元件的领衔设计单位——俄能源技术科研和设计研究所的首席设计师切列普宁日前对媒体说,未来的

关于伊布利特的药代动力学介绍

  静脉注射后,伊布利特血浆浓度呈多指数式快速增加。  伊布利特血流动力学在受试者呈高度的变异性。  在健康的志愿人群中,伊布利特具有较高的全身血浆清除率(约29 毫升/分钟/公斤),分布容量较大(约 11 升/公斤体重),蛋白结合率约40%。  在接受房颤、房扑治疗的病人中, 伊布利特也能被快速的

听航天人讲述太空“牵手”背后的硬核故事

央视网消息: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可以是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当中最大质量的两个航天器的太空“握手”,控制难度明显增大。为此,科研人员也想出了不少办法,让他们能够在太空里稳稳“握手”。此次梦天实验舱要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强有力”的一次太空“握手”。梦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