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流程工业多尺度模拟放大技术及”通过中期检查评估

5月13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流程工业多尺度模拟放大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的应用”中期检查评估会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召开。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出席了会议,高技术局副局长刘桂菊主持会议,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科技部条财司经费预算处处长解鑫、中科院计划局副局长潘峰、过程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锁江、副所长江明等。 项目评估专家组由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流程工业多尺度模拟放大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的应用”负责人葛蔚研究员和5个课题负责人分别就项目的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会议期间,专家及参会人员参观了过程工程所超算中心。 与会专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质询并与课题组进行了讨论。专家们认为,各课题完成了......阅读全文

通过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课题组供图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健团队与天津大学教授梁骥团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孙成华团队合作,通过亚纳米空间限域技术,开发了铁—铜(Fe-Cu)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用于电催化氮气(N2)还原反应,实现了氨(NH3)高效率合成

研究通过纳米反应器缺陷工程策略实现低电位电化学固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研究组研究员刘健团队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超导和电子材料研究所梁骥团队合作,通过缺陷工程铁掺杂的策略,开发了铁掺杂W18O49纳米反应器,在低电位下同时实现了较高的NH3产率和较高的法拉第效率,为电催化高效固氮提供了新思路。  与传统的哈伯

过程工程所获国际发明专利

过程工程所“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扰流型复合构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气体净化课题组发明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扰流型复合构件”专利,于近日获得美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权。   循环流化床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环保

“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协调会召开

  7月6日,中国石化与中科院“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协调会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召开。闵恩泽院士、过程所所长张锁江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

专访中科院惠利健 人源性人工肝入选年度十大医学进展

  当婴儿呱呱坠地、胚胎干细胞分化为成体细胞的那一刻,多数细胞的功能和命运似乎被定格,并开启了不可逆的时钟发条。然而肿瘤组织中层出不穷的基因突变和永生化癌细胞,却以最惨烈的方式昭示着细胞命运的其他可能。随着克隆技术和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出现,改写细胞命运的传奇更走入了再生医学和肿瘤研究的聚光灯下。 

多名院士专家“细说”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公众关注。中国科协近日举办的第29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大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卓勤四位专

纳米反应器实现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绿色化学过程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院士和杨启华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反应器中的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在纳米反应器中实现了高效、绿色、节能的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过程。相关结果以研究通讯的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em. Int. Ed.

2013“能源草高效制备生物天然气研究”交流会在海口召开

  3月15日至16日,国家863计划“能源草高效制备生物天然气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13年度工作交流会在海口市召开。该课题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孔晓英研究员负责,首都师范大学杨秀山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刘晓风研究员、广州能源所生物质生化转化团队负责人袁振宏研究员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自行设计研制 科学出奇制胜

自行设计研制 科学出奇制胜——中科院科学仪器研制悄然潜行 中国仪器仪表问题系列报道(之七) 重大突破来自技术的创新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或为专业核心刊物撰写综述文章。这样的“殊遇”与“殊荣”虽然离诺贝尔奖还有某种程度的距离,但对于科学家而言,无疑已得

过程所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支持

  近日,过程工程所许光文研究员主持的“微型流化床等温微分流(气)固相反应分析仪研发与应用示范”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资助。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光文研究员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是在2006年度中国科学院仪器装备专项及过程工程研究所仪器研制项目支持下,中

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落户常州 主推干细胞再生医学平台

  5月18日,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项目在常州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奠基,该项目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常州市政府及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共建。  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基地和再生医学基地两大基地和神农装置平台、临床级干细胞库平台高等模式动物平台、种子

中国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气一步制高碳醇万吨级工业试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2004年原创发现的一种全新催化剂——Co-Co2C(钴-碳化钴)基催化剂,历时15年持续研发试验,近期已完成世界首例合成气一步制高碳醇万吨级工业试验,并于26日傍晚在北京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这一重要催化剂研发已列入中科院“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

我国首创万吨级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

  4月23日,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CSI—万吨级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针对国内外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研发及工程化过程中,煤焦油收率低、煤焦油与粉尘分离难、半焦转化利用难、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核心问题,由延长

城环所在抗污染膜材料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膜材料与技术研究组近期在抗生物污染膜材料制备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水环境领域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 上。  膜分离技术应用广泛,然而由于膜污染引起的膜通量和分离性能的下降是膜技术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通常,膜污染可分为有机污染、无机污染

化学所在生物分子马达组装体性能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以活性生物大分子为构筑基元,利用分子组装策略设计与构建仿生体系,模拟或调控生命体基本单元的结构和功能,已成为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前沿和热点。生命体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一般情况下由旋转生物分子马达蛋白ATP合酶在跨膜质子梯度势的推动下合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

52个涉化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批科技工作者进入我国科技创新“群英榜”。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出279个获奖项目,其中通用类项目共有221项。在通用类项目中,化学化工类项目52项,约占1/4,化工界展现出雄厚的创新实力。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

电工所承担研制的国内最大太阳炉在宁夏竣工

太阳炉制氢系统全景  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室承担研制的国家973项目和863太阳能制氢课题子课题“太阳能聚集供热方法的研究及成套设备的开发”经过近三年的研制,日前在宁夏自治区惠安堡镇竣工。各项技术参数经过精心调试,已达到合同要求,并在太阳能制氢试验试运行中产出氢气。  

北大特聘教授发表中国第一篇《自然-纳米技术》文章

来自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Center for Theoretical Biology)和物理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

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第二轮通知

  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10月23-25日(10月23日报到)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大同大学(台北)、台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中国颗粒学会生物颗粒专业委员会、集美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中国计

成都生物所发明利用生物质发酵

  -光合藕联产氢的方法        3月5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发明出一种生物质发酵-光合藕联产氢方法,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该方法具体为:在同一反应器中,利用红薯、

通过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研究组研究员刘健团队,与天津大学教授梁骥团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孙成华团队合作,通过亚纳米空间限域策略,开发Fe-Cu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用于电催化N2还原反应,实现NH3高效率合成,为电催化固氮提供新思路。  单原子催化剂能最

过程工程所制备重油裂解-气化耦合工艺双功能催化剂

  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减少以及原油的重质化与劣质化,重质原油、稠油、超稠油与油砂沥青等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利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原油相比,重质原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炼厂残渣油,如常压渣油、减压渣油与油浆等。当前传统的脱碳或加氢工艺路线由于催化剂快速失活或者转化液收较低,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述

高分子薄膜相分离、去润湿及二者耦合动力学研究获新成果

  高分子薄膜材料在防护涂层、平板印刷、选择性渗透膜、光电器件、数据储存、微反应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材料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聚集态结构。传统离位研究方法难以描述薄膜所处复杂环境对表界面结构演化的影响,因此开展薄膜受限条件下结构形成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

姜伟小组聚合物囊泡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伟课题组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揭示了聚合物囊泡的形成机理与体系的热力学过程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  聚合物囊泡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环境响应性在药物封装、缓释及微反应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受到了极

长春应化所聚合物囊泡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聚合物囊泡形成过程示意图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伟课题组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揭示了聚合物囊泡的形成机理与体系的热力学过程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0, 1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Zhihong Nie博士访问理化所

  10月13日,应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Dr. Zhihong Nie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Lessons from Polymers: Controlled Self-assembly of Inorganic

铜基催化剂在万吨氯乙烯工业性装置中应用项目通过鉴定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金属高效利用与替代的纳米催化材料”、中国科学院“精细化工绿色化的若干变革技术与产业示范——有毒催化剂的替代技术及产业化”和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产业基金重点部署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铜基催化剂在万吨氯乙烯工业性试验装置中应用项目”在山东德州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

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轮通知

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2010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第二轮会议通知)  为了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国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成果,探讨本领域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向,“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2010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15-18日(8

广州能源所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并建成示范工程

  生物柴油示范工程  10月13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年产1万吨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及示范”通过了验收暨成果鉴定。  广州能源所针对国内生物柴油主体产业化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开发了生物柴油用固体催化剂制备技术以及生物柴油规模化技术。研制了两类具有自

长春应化所“一步法聚乳酸纺丝工艺与技术”通过验收

一步法生产的聚乳酸纤维样品  7月20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一步法聚乳酸纺丝工艺与技术”通过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工艺技术转移到江苏省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已完成500吨/年聚乳酸长丝生产线的设计、制造与试生产,目前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