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心理所发现神经软体征作为精神分裂症内表型的进一步证据

神经软体征在神经精神病理学上与精神分裂症有很大的关系,是一种精神分裂症潜在的内表型。但是,在精神病患者未患精神疾病的一级家属中,神经软体征的特征还不是很清楚。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陈楚侨研究员及心理研究所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系统地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定量地确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精神疾病的一级家属与健康对照组在神经软体征上的差异。此外,作者还计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未患精神疾病的一级家属之间的神经软体征差异大小。 结果发现,虽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家属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相比,神经软体征显著地要低于病人(效应值Cohen’s d为0.81),但是一级家属的神经软体征却显著地比健康对照组要高(效应值Cohen’s d为0.97)。这些结果表明,神经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病人,未患精神疾病的一级家属,以及健康对照组上有很大的组间差异。这个结果与神经软体征是内表型的假设相符,即满足了内表......阅读全文

心理所揭示神经软体征以及显著阴性症状

  神经软体征是精神分裂症的标志性特征,也是精神分裂症可能的一个内表型。研究神经软体征为探索疾病的发病原因提供了重要信息。尽管过去几十年有大量关于神经软体征的研究,然而依然有一些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内表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稳定存在。但前人的研究主要都是横向研究,无法探索不同病程发展阶

宋红军《Cell》文章:disc1基因的正常功能

虽然研究人员已经确定出了一个基因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情绪障碍的一个重要风险因子,但是有关这个基因如何促进这些疾病的发生还不清楚。现在,美国霍普金斯的一项新研究结果通过确定这种基因在正常成熟大脑中的作用,从而提供了重大线索。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本期的《Cell》杂志上。 研究的这种基因叫做disc1

心理所发现神经软体征具有稳健的遗传度与家族度

  神经软体征一直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可靠的精神分裂症内表型(介于表现与基因型之间的一种生物标记)。确定某一指标为疾病内表型的前提条件是该指标具有疾病相关、可遗传、状态稳定、可共分离、在一级家族中有类似表现以及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尽管大量证据表明神经软体征满足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的条件,但仍有一

心理所发现神经软体征在衡量认知功能上与传统测试相近

  神经软体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目标特质”或内表型。大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各阶段的运动协调、感觉整合、复杂运动序列及抑制失调等神经软体征的发生率均较健康被试更高。此外,新近的脑功能研究也表明神经软体征与特异于精神分裂症的大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有关。 

心理所等神经软体征研究获进展

  神经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等多个精神疾病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因为它在精神分裂症以及相关的疾病中均有比较严重的缺损表现,所以经常被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特征表征,或被称为“内表型”。所谓的内表型是连接基因型和临床外表型的一种特征表现。   按照神经软体征的经典定义,神经软体征只是微小的行为损伤。但研究者

特殊脑电波可以擦除记忆缓存,帮助新记忆产生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为墨涅莫辛涅(Mnemosyune)的女神,是十二泰坦神之一,掌管记忆。这位女神有九个美丽的女儿,专司文艺与科学,也是就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缪斯女神。古希腊人是把记忆当作文艺与科学之母来看的,没有记忆,就没有文艺和科学。同时,古希腊人也对“能记住事情”感到疑惑。记忆是怎样产生的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15个机构科学家成功绘制迄今最全面的人脑基因组图谱!

  近日,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类大脑基因组分析工作宣告完成,来自15个机构的多学科研究人员对大脑的发育分子机制以及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与基因的关联进行了深入分析,成功绘制了人脑基因组图谱。12月13日~14日,10篇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 Science、Science Tr

心理所等发现运动协调与感觉整合背后的脑激活可遗传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神经软体征(NSS)是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可靠的内表型之一。已有神经影像学研究从不同程度揭示了神经软体征中“运动协调”与“去抑制”的大脑网络,但“感觉整合”的神经机制尚不明晰。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NACN)实验室的研究员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中国科技青年入选英雄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成长、四届榜单,我们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最新前沿8篇: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在关键时间窗口内靶向激活PV神经元有望治疗精神分裂症  DOI: 10.1016/j.cell.2019.07.023.  尽管诱发过程发生得更早,但精神分裂症在成年早期出现,这表明它可能涉及易感个体大脑

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Cell:在关键时间窗口内靶向激活PV神经元有望治疗精神分裂症DOI: 10.1016/j.cell.2019.07.023.  尽管诱发过程发生得更早,但精神分裂症在成年早期出现,这表明它可能涉及易感个体大脑发育

《环球科学》:精神分裂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流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声称,高达20%的精神分裂症都是由母亲产前感染所致。 如果母体的免疫反应会干扰未来婴儿的大脑神经生长,那么对孕妇进行疫苗接种便是危险的。 受到刚地弓形虫感染的老鼠,将丧失怕猫的天性。而猫科动物体内正是刚地弓形虫的理想滋生地。人体一旦感染了刚地弓形虫,那么就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P50抑制缺陷可能与其临床症状和认知障碍无关

  精神分裂症通常与认知障碍共同出现,包括一般智力、注意力、工作记忆、语言流利度、语言学习和记忆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神经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感官门控可以抑制无关的刺激,在信息到达大脑高阶区域进行更精细的处理之前确保其认知的完整性。由感觉缺陷引

研究发现P50抑制缺陷可能与其临床症状和认知障碍无关

  精神分裂症通常与认知障碍共同出现,包括一般智力、注意力、工作记忆、语言流利度、语言学习和记忆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神经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感官门控可以抑制无关的刺激,在信息到达大脑高阶区域进行更精细的处理之前确保其认知的完整性。由感觉缺陷引

中国大陆神经精神障碍内表型研究数据库获得国际学者关注

  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能够全面了解各种神经精神障碍的病因,因为这类疾病的研究通常受到疾病的多样性、环境因素(包括基因环境间的交互)以及发展阶段和表观遗传有关的不同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即使进行了基因组的测查,我们仍不能精确地说明个体的基因表型(基因型的外在表现,例

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统合功能受损与其小脑激活减弱相关

  神经软体症是指在运动协调、感觉统合以及抑制功能上的一系列轻微损伤,广泛见于分裂型特质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家属等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软体症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相关,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脑结构研究证据表明,神经软体症尤其是运动协调异常可能与皮层-丘脑-小脑

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精神分裂症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遗传变异引发的大脑结构变化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DOI: 10.1523/JNEUROSCI.3759-16.2017  最近来自UCLA的研究者们第一次发现患精神分裂症以及自闭症的患者的大脑结构的差异。这一

一免疫蛋白可调控大脑神经元连接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7日报道,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免疫系统蛋白分子能调控大脑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数量。这也显示出,在人们的免疫能力、感染疾病和精神状态,如精神分裂、孤独症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相关研究发表在2月27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上。

张锋:如何在34岁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

  豉汁蒸凤爪端上桌后,一个小女孩顽皮地用筷子哒哒地敲打着餐桌。一位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儿、妻子和母亲享用着广式点心。在波士顿唐人街这个喧闹的餐厅,没人会多瞄一眼这位男青年。  没人能猜到,34岁的张锋会是这一代人中公认的最具转化能力的生物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两个领域

关注头顶大事!头发中可以检测出精神分裂的生物标志物

  近日,日本RIKEN脑科学中心传来好消息!研究人员在人的头发中检测到精神分裂的生物标志物。( 精分的小编头皮一紧 真的是太兴奋了)这意味着在未来可以通过对头发样本进行简单的分析来确定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  头发中隐藏的秘密  人类的毛发中隐藏了许多的秘密,像是结核病、肠胃病、贫血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抗炎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免疫细胞异常活跃

  全球共有1%的人患精神分裂症,而且对于直系亲属中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患精神疾病的人群而言,10%会得精神分裂症。目前对其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谷氨酸,调节大脑神经的紊乱失衡从而治疗精神分裂。但是,这些药物通常存在一定副作用,且患者停止服用后会有复发的可能。  英国医学研究理

《Nature》给老鼠做了记忆手术以后……

  大脑内某个被经常忽视的卵形结构,曾经一直被认为只是思维传导的“继电器”,5月3日,Nature和其子刊Nature Neuroscience同期报道了3篇有关丘脑(thalamus)的文章,颠覆了人们对高等动物丘脑的认识。  这三篇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共同资助的报道表明,丘脑掌管着分辨

世界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研发成功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触觉,可以感知温度、压力,甚至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新技能。日前,世界上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的问世,让这一设想距离现实更近了一步。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鲍哲楠、韩国首尔大学李泰宇、南开大学徐文涛团队联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高灵敏

世界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诞生

  记者6月7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让更智能的人造皮肤离现实又近了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国际刊物《科学》上全文发表。  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有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这些

十个大脑研究成就 带您走进神经科学

华盛顿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人类基因组女性模特  来自不同大脑皮层区域的皮层连接物3D效果图  在老鼠大脑中植入纤维和光敏分子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染色细胞在视网膜定位的电极阵列   科学家、作家里奥·沃特森说过:“如果大脑像我们理解的那么简单,人类会不可思议的简单,但这是不

Science推翻旧论:免疫细胞“蚕食”神经?

  阿尔兹海默症(AD)作为一种神经性衰退疾病,威胁着超4,400万例患者的生命。对AD的研究认为,其主要病理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成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元缠结。目前,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发主要集中于三个靶点:1)抗氧化;2)Aβ蛋白清除和抑制聚集;3)调控Tau蛋白磷酸化,减少

血管对人体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人体堪称十分之复杂。成千上万的组分在人体之中的交互作用,才得以确保人体的每个组织结构都能够运转正常,并且和其他组织结构高度和谐协同工作。那么理所当然,大脑也不例外。而事实上,大脑是上述这些交互作用研究的理想素材。我们对生长发育乃至成年时期大脑的功能性在分子层面的研究和理解是不够完善的。因此,正如我们

抗抑郁实验相关-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

抗抑郁实验相关-老药新用: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摘要] 氯胺酮是一种非选 择 性 N-甲 基-D-天 门 冬 氨 酸( NMDA) 受体拮抗剂,常作为全身麻醉药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发现,氯胺酮具有快速、有效、持久的抗抑郁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神经递激质、A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