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市山体滑坡致12人遇难36人失踪

1日22时22分许,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村民小组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造成该村民小组21户受灾。截至2日21时30分,灾害已造成12人死亡,36人失踪。 经过现场抢险救灾人员的努力,有23人获救,伤员都得到及时救治。 据现场救援指挥部介绍,在受灾的21户中,有18人经核实为外出务工和就学。造成这次特大地质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大石房村民小组所处地域地质条件脆弱、岩土体松软,近十天降水已超过120毫米,加之山高坡陡,平均坡度超过45度,土质饱水软化形成滑坡。 灾害发生后,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的高度重视,保山市和隆阳区立即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由保山军分区、消防、内卫、森警、公安、边防和市区相关部门组成的救援队伍连夜赶赴现场,与先期到达的附近群众、乡村干部一起实施救助。截至目前,市区乡村参加抢险救灾的人员超过1000人,其中,现场参加搜救的人员和群众达650多人。 目前,已有2名重伤员......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海底滑坡体的长期不稳定性及再活化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联合挪威科技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在海底滑坡体的长期不稳定性及再活化机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地质学会会刊》(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上。  

中科院发布汶川地震区域5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

  在四川汶川地震5周年之际,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1日发布了对汶川震区5年来城镇重建、滑坡泥石流灾害、堰塞湖、生态恢复等情况的遥感动态监测和评估结果。   对震区城镇重建的监测显示,5年来北川新城、汉旺、擂鼓和南坝等12个乡镇区域的重建取得了重大成就。震后临时安置房在2010

智能化监测系统助力地质灾害预警防治

“多亏这个设备,全村没有一个人受伤。”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佐龙镇杜坝村村民王贤伟指着一处地灾报警设备表示,在今年8月末杜坝村郭家滩滑坡隐患点发生滑坡之前,村民们接到了地灾监测设备警告,实现了及时避险。  今年入汛以来,陕西省多地发生区域性暴雨和局部大暴雨,中煤地质总局煤航集团(以下简称煤航集团)利用智

地灾隐患重大-航遥判读结果直送总理

5月15日清晨,一份14日灾区飞行获得的航片判读结果送抵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迅速主持召开会议,组织专家进一步解译四川省地震灾区航空遥感影像图。 经初步解译显示,北川、汶川两县县城及周边灾情严重,后期隐患重大。两县县城及周边倒塌房屋69片,每片面积500~1万平方米不等;10万立方米体量

太原国土局购入700余台地质灾害监测仪

  5月30日,记者从太原市国土局了解到,该局已购进三种700余台地质灾害预防方面的专业监测仪器,将全部分发给10县(市、区)分局,护卫省城的安全。   据介绍,太原市国土局此次共购进了10台地质灾害综合监测无线报警仪、20套地质灾害滑坡预警伸缩仪和700台地质灾害监测无线预警器。地质灾害综合监测

中科院开展九寨沟地震灾害遥感监测

  记者近日获悉,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当晚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开展了震前历史数据查询和灾后数据编程获取等一系列的灾害应急监测响应工作。  9日上午,遥感所完成了法国SPOT-6卫星、美国LANDSAT-8卫星四川九寨沟震区历史数据产品生产处理。中午12时

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工作者坚守一线、潜心科研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很多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度过。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任务大厅到地下700米的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从之江实验室的模拟火星试验场到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工作者坚守一线、潜心科研,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持续奋斗着。   航天

云南保山市山体滑坡致12人遇难36人失踪

  1日22时22分许,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村民小组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造成该村民小组21户受灾。截至2日21时30分,灾害已造成12人死亡,36人失踪。  经过现场抢险救灾人员的努力,有23人获救,伤员都得到及时救治。  据现场救援指挥部介绍,在受灾的2

西藏樟木滑坡勘查工作阶段性成果研讨会召开

  3月10日,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邀请曾对樟木滑坡开展勘查和治理工作的专家和从事滑坡研究与防治的资深老专家王恭先研究员、王兰生教授等,在成都召开针对樟木滑坡勘查工作阶段性成果的技术咨询和研讨会。   会议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韦方强研究员主持,陈宁生研究员

海底滑坡体的长期不稳定性及再活化机制获揭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792.shtm

成都山地所碎石土滑坡水文地质发育特征研究取得进展

  碎石土滑坡是地震灾区分布最为普遍的一种滑坡类型。目前此类滑坡的发育特征识别主要依靠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缺乏可靠的原位水文地质结构模型,而这对后续滑坡防治、形成机理及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

甲基绿灾害处理措施

灭火剂1、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2、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1、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2、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3、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

不能让地震引发环境灾害

环境问题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两者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常常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四川汶川地震就是原生环境问题,但若不高度重视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就可能造成比地震本身

推动数字共建助力灾害救治

2021年,河南省遭遇罕见特大暴雨时,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腾讯共享文档曾被广泛转发。小小的一份文档,解决了诸多信息不对称,在抗洪救灾的黄金救援时间,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我们的应急救援是否可以做得更加温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1月14日,在腾讯研究院科技向善创新周的“社会应急专

海洋灾害高发-何时精准预知

  6月3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温比亚”7月1日前后在广东台山到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而就在上周,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波及我国广东、广西沿海及海南南部,对当地旅游、渔业等造成较大影响。每年夏季,我国都深受台风之害,而相对于天气预报,我国海洋预报在精确度、时效性

9月应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台风灾害

   中国气象局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提出,9月应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台风灾害。  会上,肖潺介绍9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9月,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华东大部、华中等地偏少。其中,陕西西南部部分地区、甘肃东部、

多源传感器网络立体观测研究等六个研究突破并进展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立项的2个项目、2013年立项的184个项目的结题验收结果。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承担的973项目“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致灾因子识别、前兆信息获取与预警方法

气象灾害让你意识到农业气象检测仪原理这么重要

农业气象灾害有很多,冷、霜、旱、洪、热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都会给农作物带来破坏,农民在面对这些气象灾害时,往往无能为力,没有有有效的方法来预测农业气象灾害,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些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领域不断加强对农业环境的监测,农业气象灾害使你意识到农业气象检测仪原来

3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华南西南等存在风雹灾害风险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林草局、能源局等部门对3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3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江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西南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南北多地森林火险形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灾害链聚研究链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的川藏交通廊道,横跨14条大江大河,穿越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因而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被誉为“最难”铁路线。然而,这条“难于上青天”的交通干线所处的川藏交通廊道,一直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主战场之一。  在2017走进中科院“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记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以科学为尺丈量川藏交通廊道

  6月22日起,2017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活动一行,自四川成都开拔,沿国道318一路驱车前往林芝,考察川藏交通廊道。  一路上,一侧是汹涌的江河作陪,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峭壁为伴。在险峻的风光中,偶尔横亘在路中央的巨大石块和车队行进中遭遇的崩塌,不时提醒过往车辆这里

为预见次生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8月8日晚,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重大泥石流减灾团队的相关专家先后奔赴灾区,深入进行次生山地灾害调查与评估,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让人们免遭次生灾害威胁  “灾害发生后,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都山地所相关人员介绍。《中国科学报

收到气象灾害预警怎么办?

根据气象灾害严重程度,从低到高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平时,我们也应该留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掌握一些气象和气象灾害防御的小知识夏季是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通过准确、及时的预警,帮助公众更好防范灾害性天气,在夏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优化调整工作,各级气象部

PLoS推出新期刊《PLoS趋势—灾害》

  3月27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在官方博客发布公告,宣布推出了一份新的学术类开放获取期刊——《PLoS趋势—灾害》(PLoS Currents: Disasters)。   PLoS在公告中表示,及时、方便地获取最新研究信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灾害研究领域;因为这些信息传播的速度事

如何撬开震后灾害的“盲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42.shtm 中新网成都1月17日电 (记者 贺劭清)滑坡预警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十余年间,中国地质科研工作者如何从无到有,建立地震诱发滑坡预测模型?如何撬开震

收到气象灾害预警怎么办?

  根据气象灾害严重程度,从低到高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平时,我们也应该留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掌握一些气象和气象灾害防御的小知识   夏季是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通过准确、及时的预警,帮助公众更好防范灾害性天气,在夏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号优化

行车防灾监控及灾害等级表

防灾安全监控总体构成由自然灾害(风、雨洪水、地震)、轨温及火灾、突发事故异物侵限防护系统组成。再通过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之后,了解上面的因素在进行调控,提供经处理后的灾害预警信息、限速信息、停运信息等,为调度中心运行计划调整、下达行车管制、抢险救援、维修作依据,保证客运专线列车安全正点、高效舒适。①大

邓起东院士:要从灾害链角度看待地震

  “作为现代构造活动产物的地震,未来几年在全球范围内仍将处于频发状态。而对于群灾之首的地震,我们要有新的认识,即要从灾害链的角度去看待。”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地震可形成灾害链   说地震是群灾之首,邓起东表示,这是因为除了地震本身具有很大破坏性外,还可能引

济南部门联动共享灾害信息

  7月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平均降雨量为309毫米,创历史同期降雨量最高值。为预防并妥善处置汛期突发环境事件,确保汛期环境安全,济南市环保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   济南市决定对重点河流、重要湖库、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等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逐一进行排查,全面掌握汛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近期,我国南方五省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给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受灾地区逐渐进入高温季节,各种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因此,提高饮水、食品、环境卫生条件,控制媒介生物,消除传染病发生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