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学国际合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Gavin Young博士共同主持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中古生代脊椎动物生物地理学,古地理学及气候学”(IGCP491项目,2003-2007),依据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化石燃料学以及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学等原理,对全球中古生代早期脊椎动物进行古生物地理学、古大气组成、古气候变迁和古生物绝灭事件之间相互作用开展了深入研究,近期取得了重大成果, Palaeoworld杂志2010年1-2期以专刊的形式发表了该研究项目的一系列成果。 这次集结成册的论文共15篇,涵盖了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地理学及古气候学领域,包括亚洲和东冈瓦纳地区早期脊椎动物及相关的地层学、古动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波罗的海地区泥盆纪脊椎动物群落及古动物地理学的研究,志留纪大气氧含量变化与有颌类早期辐射关系的探讨,中-晚古生代澳大利亚的极移曲线与......阅读全文

我国研究人员发现六亿年前的胚胎发育机制

  动物(特指后生动物,即包括最简单的海绵动物到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无疑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动物究竟是何时并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难题。  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

我国学者最新发现“笼脊球”化石 动物如何起源或有答案?

  动物(特指后生动物,即包括最简单的海绵动物到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无疑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动物究竟是何时并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难题。  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真的吗?专家的争议与共识

  人类或已开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作出上述结论。  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这一说法到现在,这个事关人类终极命运的问题一直是科学界颇具争议的话题。因此,不难理解这项研究一经刊出便成了热点,而且再次“勾”出了人们关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一串串疑团。  依旧是场争论

严谨!中国建国以来,国内学者首次从Nature撤回封面文章

  来自缅甸北部约9千9百万年历史的琥珀中的骨骼内含物提供了对微小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结构的空前洞察力,而这些动物通常不会在其他沉积环境中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中,先前已经描述了七个保存良好的骨骼遗骸的标本,所有这些标本(包括至少一个看似成熟的标本)都比从石器中回收的标本要小。202

张弥曼: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傻瓜”

   ▲张弥曼(右一)在向学生介绍研究内容。(2018年摄)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事情都是可以牺牲的。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作都抱着一颗‘公心’。”在张弥曼看来,古生物 学的“公心”就是“不到死也要抱着化石不撒手”  3月22日,自嘲为“傻瓜”的张弥曼在巴黎

古脊椎所主持的高精度CT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4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及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院大型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25kV-3D-微分辨ICT、450kV-通用型ICT”验收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院计划财务局科技条件处田东生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磁化率在古生界沉积岩石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召开

  11月28日至12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2010年度国际地学研究计划项目(IGCP-580项目)“磁化率在古生界沉积岩石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2010 IGCP-580 Meeting: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susc

周忠和:守住科研“桃花源”

  当前科研的“桃花源”同时面临来自社会与科学界内部的许多冲击。少一点功利主义的思想,坚守对科学最初的憧憬与好奇心才是根本。  对周忠和来说,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潜心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心无旁骛地做好科学与科普工作,这就是科研的“桃花源”。  周忠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海口虫:揭开脊椎动物远祖的面纱

   陈均远等人对海口虫的研究成果表明,脊椎动物的演化在5.2亿年前就已拉开序幕。这些保存惊人完好的化石,展现了一幅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远祖的生动“肖像”。这一发现被一些国外科学家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的一项惊人成就”。  云南昆明滇池之畔,海口镇耳材村村后,有一个长2000米、宽1000米的斜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3月2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选。  当天,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部主任宋军、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从化石窥见青藏高原生长的秘密

西藏始攀鲈化石伦坡拉盆地种类丰富的化石植物类群,包括棕榈、栾树、椿榆等  “多跑路,多挖土,得幸福……”10月4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飞翔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苏涛分别结束了他们在青藏高原的第13次和第14次古生物考察。这两位年轻的“80后”,是青藏高原不折不扣的“

华大基因参与发起生命科学史上最大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领域又将迎来一件大事——比人类基因组计划更宏大的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arth BioGenome Project, EBP)即将启动,目标是破译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因组。这

2011中俄NSFC-FRBR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合作项目集中征集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145项。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受理以下140项申请:序号科学部受理号申请人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合作者合作者单位111110099张焕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Si+208Pb极深垒下熔合反应研究Ale

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史上最大计划即将启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日消息,“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生命科学领域又将迎来一件大事——比人类基因组计划更宏大的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Earth BioGenome Project, EBP)即将启动,目

张弥曼院士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新近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弥曼院士系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系统动物学家。她于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并先后于1965年至1966年及1980年至1982年在瑞典国家自然历

我国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高精度CT通过验收

  记者6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225kV-3D-微分辨率ICT、450kV-通用型ICT”日前通过验收专家组评审,中科院古脊椎所高精度CT实验室正式建成。该高精度CT设备可实现对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样本的高精度扫描、图像重建和处理,填补了国内

我国学者发现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古生物地理演化规律

  生物大灭绝事件不仅使生态系统和生态结构遭受重创,也会对全球古生物地理格局产生影响,相关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关于灭绝事件对其后古生物地理的长期影响却罕有探讨。有国外学者对二叠纪末大灭绝后陆生脊椎动物的最新研究发现,存在广布分子在复苏期显著增加,而复苏期之后又减少的有趣现象。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人的相貌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相貌源自父母,而女儿的相貌更像父亲,儿子的相貌更像母亲。但是,这也不能深入解释,一个人的相貌是如何形成的。  基因决定相貌相貌,最直接的来源是父母的遗传  相貌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或脸部形态。既然相貌是父母给的,那就一定与遗传有关,因此可以说基因决定相貌,确切地说,是父母的基因决定一个

内蒙古临河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单指恐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古生物科考小组在内蒙古临河地区临近中蒙边境的早白垩世时期沉积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单指临河爪龙的小型恐龙代表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只发育一个手指的恐龙,有关成果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

中国学者解密风帆翼龙飞行奥秘 利用冠当帆

带帆的KJ复原图 KJ1化石,可看到完整的大型脊冠 带帆的KJ复原图 没有帆的KJ复原图 北京时间12月15日消息,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航空专家日前披露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翼龙飞行方式。这种名为夜翼龙(Nyctosaurus)利用高耸于头上的脊冠,充当帆的功用,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

“物不稀仍贵”的腕足动物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对于化石标本来说,常常也是如此。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人类化石,因其寥寥无几、难以寻觅,所以也异常珍贵、备受瞩目。而腕足动物化石则是数量较多有时甚至是极多的一类。在遥远的古生代,腕足动物曾经历过非常繁盛的时期,使得我们今天在古生代地层中能够见到它的化石数量蔚为可观。用中科院

南京古生物所赴欧洲参加中德合作项目双边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为中方负责人的中德合作项目(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2010年度双边学术研讨会暨暑期古生物学联合野外培训班于6月9日至22日在德国和捷克境内举行,该所朱茂炎等七位科学家及研究生赴欧洲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双边学术研讨会及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裴文中:龙骨山上望“旧时”

   人物简介  裴文中(1904—1982),河北丰南人,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地层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29年起,主持周口

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激素SN在神经血管发育中的新功能

  神经内分泌因子Secretoneurin(SN)是由分泌粒蛋白II(Secretogranin II,Sg II)经过激素原转化酶的蛋白水解作用形成,在鱼和哺乳类(包括人)等脊椎动物中非常保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N具有内分泌、神经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活性,尤其是具有显着刺激脊椎动物生殖轴的重

2010年度中俄合作项目和双边研讨会项目批准名单公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月16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度中俄(NSFC-RFBR)合作项目批准名单(共50项)和2010年度中俄(NSFC-RFBR)双边研讨会项目批准名单(共4项),具体如下: 2010年度中俄(NSFC-RFBR)合作项目批准名单序号科学部受理号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俄

张弥曼:在古生物学领域求索60余载

   “我的古脊椎动物研究生涯始于大概60年前”。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张弥曼22日晚在巴黎参加颁奖典礼时风趣地说,自己最初选择专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做起研究后“发现非常有意思”,如同“先结婚后恋爱”。  张弥曼和另外4名女科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获颁今年的“世界

新研究发现早期鱼类生活在近岸浅水中

  美英两国研究人员发现,4亿多年前的古生代,鱼类的祖先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浅水中,经过漫长进化后才向深海和淡水中扩散。  作为地球上第一种脊椎动物,鱼类已知最早出现在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但鱼类化石直到4.2亿年前才大量出现,这之间的空白期鱼类在何处此前尚不清楚。刊登于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这项

GnRH3在早期PGCs的增殖和性别分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是脊椎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HPG)轴”上的一个关键因子,在脊椎动物性腺发育成熟及繁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斑马鱼模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

南京古生物所荣获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月26日,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召开,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等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中生代中晚期道虎沟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荣获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始于本世纪初,至2012年底共完成SCI论文60余篇(获奖人为第一作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