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内瓦气候对话着重为气候变化融资

9月1日,瑞士气候变化谈判首席代表弗兰兹・佩雷斯(Franz Perrez)在一次气候融资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想在抗击全球变暖的战役中取得胜利,建立一个全球性基金来帮助较贫穷的国家获得绿色产业技术至关重要。 据路透社报道,为期两天的“气候融资对话会议”9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45个国家的环境官员和专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需资金展开了讨论。 去年底召开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哥本哈根会议在严重分歧中结束。作为今年会议的东道主,墨西哥将在今年12月份举行正式会谈。此次瑞士协助墨西哥组织了对话会议,力图为正式会谈扫除障碍。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开始采取行动减缓化石燃料所导致的全球变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干旱、洪水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挑战,成百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不可或缺。大型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和巴西认为,他们不应该被新的环境规则所束缚,除非对全球变暖负有主要责任的西方国家给予资......阅读全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巴黎气候大会将召开 盘点历届大会中那些突破性成果

  11月23日,在法国巴黎,一个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悬挂在埃菲尔铁塔上。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前,美国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创作了一个名为“地球危机”的大圆球作品,经巴黎市政府和埃菲尔铁塔开发委员会许可将其悬挂在离地面60米高的铁塔二层之上。该作品旨在唤醒世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常纪文:2010年气候谈判难有新突破

  5月2日~4日,气候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这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后,第一次非正式部长级高级会议。会议由欧盟国家德国与墨西哥共同举办。有分析认为,欧盟冀望重拾气候变化谈判“领导权”。4月9日,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轮谈判在波恩启动。联合国今年还将组织两次谈判:一次将于5月3

联合国气候谈判政治版图

  欧盟   减排目标:   至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如果其他发达国家有类似减排承诺,可以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30%。   谈判立场:   完全支持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承担主要责任,支持巴厘协议中提到的工业国到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较1990年低25%至40%

符淙斌院士:坐看风云际会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候学家符淙斌   南京大学东南楼,70岁的符淙斌院士的新办公室简约而素净。这幢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筑学大师杨廷宝先生的杰作。窗外,金陵苑满眼的花树在冬日的阳光下,透着江南特有的气息,冬青、雪松的深绿伴着银杏树的深黄,杂着腊梅花初吐的暗香,还有不远处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先

联合国新气候报告发布在即 经济危机削弱大众关注

   图片说明:2013年1月12号,雾霾笼罩下的北京。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将于9月26日在斯德哥尔摩发布研究报告,强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类活动。不过,此次报告的影响力预期不会很大,因为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相比较“修复”地球,各国政府可能

专家:仅看碳排放总量就指责中国不公平

  北京时间12月3日凌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自然・气候变化》专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了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科研报告《维持全球升温低于2℃的挑战》。该报告公布了丁铎尔中心“全球碳计划”年度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数据,全部的数据也在《地球系

《自然》发表报告称中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北京时间12月3日凌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自然·气候变化》专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了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科研报告《维持全球升温低于2℃的挑战》。该报告公布了丁铎尔中心“全球碳计划”年度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数据,全部的数据也在《地球系

坎昆陷入迷局:出现各国都不高兴的妥协

  哥本哈根的惨痛经历挫伤了领导人们的信心,这也意味着坎昆会议不会吸引更多国家高级别领导人的关注。然而,聚集在坎昆的人们仍在努力,为了一个令“每个国家都感到不高兴的妥协结果”  当地时间12月4日晚8点至10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墨西哥坎昆会场,两场内容

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贵州黔西南山区的布依族山民在赶墟喊山:顺山横山仰山山都应该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留给全人类的时间不多了!扭转气候危机刻不容缓

  《自然》与全球250多家新闻媒体共同响应“即刻报道气候变化”倡议,聚焦立即采取行动的迫切性。  没有什么比最后期限更让人神经紧绷了。这一点,随便问一名记者或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就知道了。在某种程度上,政客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故事就是一则决策者迟迟不愿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但是,这种拖延应该到此为止了。

低碳经济:地球系统观的实践

  ——访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齐晔   “近20年,我一直在环境气候科学这个领域工作,与其中的许多科学家都有接触。对气候变暖,上世纪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学家一直有质疑;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正常现象——允许不同的声音,要求大同存小异,要看共识。”   虽然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早已

盘点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即将结束,面对人类的未来,各国都竭尽努力,17日,美国也终于抛出资金支持承诺,人类的未来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道路是波折的,前途充满光明。   背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大连化物所举办“气候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会

  为热烈庆祝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文化讲坛成功举办50期,结合当前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国内形势,7月14日上午,该所特别邀请了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来所做“气候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党委书记包翠艳出席了报告会,会议由所长助理、人事处处长毛志远主持

庆承瑞:全球变暖与反变暖之争和病态科学

  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无可置疑的权威结论,还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为什么这一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科学问题,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  近年来有关温室气体,特别是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理论,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郑国光撰文谈全球气候变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彻底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困惑。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欧美“气候疲劳征” 或是理性的回归

  舆论质疑增多  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暖怀疑派观点篇幅明显增加,权威刊物开始注意选登反主流派观点的评论文章,网民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质疑也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欧美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声显著

总结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洪水、干旱、高温、台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形成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据估计,1991-2000年的十年里,全球每年收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

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

坎昆气候大会多数国家元首缺席 僵局依旧难妥协

11月29日,与会代表参加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式。11月29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式后接受媒体采访。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执行秘书长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在开幕式上讲话。慈善组织在坎昆海滩

坎昆之后,中国如何加速低碳转型

  “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再到德班,毫无疑问,应对气候变化已排在全球事务议程中最靠前的位置,这是大势所趋。哥本哈根会议没有带来飞跃,坎昆会议取得一定成效,在我个人看来,没有退步就是进步,因为坎昆决议确认了双轨制的谈判进程。”今天,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社科院城市发展与

全球十六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质疑全球变暖说

  16位科学家共同发表文章对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一说提出质疑。   以下这篇文章由文末所列的16位科学家共同署名:   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或许是当代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的政治候选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有这样一种被人反复提及的说法: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阻止全球变暖。但政治候选人

国际能源专家:全球节能减排可挖掘潜力十分巨大

  虽然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没有到来,科学家们对地球寿命的关注却从未降低。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著作《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就连一向以关心国际金融形

郑国光:中国已站在气候问题的风口浪尖

  从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到哥本哈根的无果而终不欢而散,再到日本在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上上演的闹剧……气候变化这个词,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演变为环境、科技、经济、政治和外交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综合性重大战略问题。   在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中间,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

未来20年重大关键工程技术前瞻

编者按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设立联合基金开展的重大咨询项目,其宗旨是着眼于满足2030年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竞争力、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6月8日,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气候与环境

11月27日上午,正在访华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实录: 尊敬的部长先生,尊敬的校长先生,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对象征中国未来的各位发表讲话。你们能够求学于清华大学这所培育了许多伟大科学家和知名学者的高等学府,这真是莫大的幸运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