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 S)的表达水平对于COVID-19疫苗的研发至关重要。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受体结合结构域(RBD)和S2亚基,而氨基末端结构域(NTD)由于对其生物物理约束的理解有限而长期被忽视。2022 年11月23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Nicholas C.Wu团队欧阳文浩、Timothy J.C.Tan等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Probing the biophysical constraints of SARS-CoV-2 spike N-terminal domain using deep mutational scanning" 研究文章,通过深度突变扫描定量分析了数千个NTD单突变对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蛋白表达方面,NTD残基的突变耐受性与它们与RBD和S2的接近程度呈负相关。作者还发现结构域间界面的NTD突变增加了S蛋白的表达,但不改变其抗原性。这项研究不仅促进了对NTD生物物理限制的理解,而且为基于S蛋白的免疫原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1 介绍

SARS-CoV-2的刺突蛋白(spike, S)在病毒侵入细胞时发挥了关键作用。S蛋白由S1亚基和S2亚基组成,S2亚基位于S蛋白C端,介导病毒-宿主膜的融合,S1亚基包含N端结构域(NTD)和受体结合域(RBD),RBD是与宿主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的关键区域,公认具有免疫优势,有研究表明NTD也是中和抗体的靶点,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构研究表明,NTD上存在一个经常在SARS-CoV-2高关注变异株(VOCs)中发生突变的抗原超位点。在人类SARS-CoV-2进化过程中,氨基酸突变和插入缺失在NTD内迅速累积,至少部分原因是其免疫选择压力。另一方面,针对高关注变异株(VOCs)中保守的NTD表位的抗体也被发现。尽管NTD在对抗SARS-CoV-2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NTD的生物物理学约束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COVID-19疫苗(包括基于重组蛋白和基于mRNA的疫苗)已被证明对SARS-CoV-2感染具有高度保护作用。高蛋白表达水平也被认为是mRNA疫苗有效性的关键。因此,识别增加S蛋白表达的突变对于优化COVID-19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突变S2亚单位和RBD以增加S蛋白的表达,由于对NTD的生物物理特性缺乏了解,很少有研究花费在NTD上。

通过深度突变扫描(将饱和突变和二代测序相结合),可以大规模并行地测量许多突变的表型。之前的研究应用深度突变扫描来评估RBD突变对蛋白表达、ACE2结合亲和力和抗体逃逸的影响。虽然对RBD的深度突变扫描提供了关于免疫原设计和SARS-CoV-2进化的重要见解,但尚未开展关于S蛋白其他区域的类似研究。

在本研究中,作者使用深度突变扫描来量化数千个NTD单突变对S蛋白表达的影响。一个值得注意的观察是,与RBD残基不同,NTD残基显示出突变耐受性和相对溶剂可及性(RSA)之间的弱相关性。NTD残基的突变耐受性与它们与RBD和S2的距离强相关。残基S50和G232是两个例外,它们分别位于S2和RBD的近端,但具有较高的突变耐受性。并进一步对增加S蛋白表达的两个突变S50Q和G232E进行了功能特征分析。这些结果对理解NTD进化和基于S蛋白的免疫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结果

2.1 大多数NTD突变对S蛋白表达影响很小

为了研究NTD突变对SARS-CoV-2 S蛋白表达的影响,作者创建了一个突变体文库,其中包含了S蛋白第14 ~ 301位残基上所有可能的单氨基酸突变。在这288个氨基酸残基中,每一个残基都发生了突变,导致了一个包含5760个单氨基酸突变的突变文库。构建突变文库后,选取10个菌落进行Sanger测序作为质量控制。所有突变均为单一突变。

2.2 突变耐受性与溶剂可及性的相关性很小

首先,研究了突变耐受性与RSA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由于埋藏残基对蛋白质折叠稳定性通常很重要,因此RSA较低的残基通常具有较低的突变耐受性。相反,NTD残基的突变耐受性与RSA的相关性较弱。这些观察表明,NTD的折叠稳定性对其突变耐受性和S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强烈的影响。另一种可能是一些突变可以使NTD不稳定,但NTD不稳定并不影响S蛋白的表达水平。

2.3 突变耐受性与RBD/S2的距离相关

作者进一步计算了每个NTD残基到S蛋白RBD/S2的距离。突变耐受性与距离RBD/S2的距离呈正相关。NTD残基与RBD/S2的距离越远,突变耐受性越高。

2.4 自然循环的NTD插入缺失位点具有显著较高的突变耐受性

作者利用深度突变扫描数据分析了在17种SARS-CoV-2主要变异株中观察到的自然发生的NTD突变和插入缺失。

2.5 两个埋藏的NTD突变增加了S蛋白的表达

虽然毗邻RBD/S2的NTD残基通常具有较低的突变耐受性,但S50和G232是两个例外。例如,在作者的深度突变扫描结果中,突变S50G和G232E具有高表达评分。为了验证这一发现,使用相同的 landing pad 系统构建了稳定表达S50Q、G232E和S50Q/G232E双突变的HEK293T细胞株。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与野生型(WT)相比,S50Q和G232E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增加了1.7倍(P = 0.002)和1.5倍(P = 9 × 10−4),而S50Q/G232E增加了2.5倍(P = 2 × 10−6)。虽然MFI的倍数变化不太可能与蛋白质合成的倍数变化呈线性相关,但这种MFI的增加表明S50Q, G232E,以及S50Q/G232E双突变体相比WT的表面表达增加。

随后,作者研究了S50Q和G232E突变的自然发生情况。S50Q和S232E在流行的SARS-CoV-2中很少出现。在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GISAID)的1000多万条NTD序列中,分别只有22条和3条序列包含S50Q和G232E。为了探究S50Q和G232E的结构影响,分析了它们的局部环境对S蛋白结构的影响,并使用Rosetta进行了结构建模。作者进一步重组表达了这些突变体,并使用热位移分析测试了它们的热稳定性。所有重组表达的S蛋白均含有S2亚单位的K986P/V987P突变,已知这些突变可稳定融合前构象并增加表达。WT和NTD突变体的变性温度几乎相同,Tm为46℃到46.5℃。这些观察表明,尽管S50Q和G232E都改善了NTD和S蛋白其余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它们对S蛋白的整体折叠稳定性影响很小。与野生型相比,所有突变体均提高了可溶性重组表达的S蛋白的产量。

2.6 S50Q和G232E对融合活性和抗原性影响较小

为了了解S50Q和G232E的功能结果,进一步测试与WT的比较,S50Q、G232E和S50Q/G232E是否表现出融合活性的变化。作者将表达人ACE2 (hACE2)和mNG21-10的HEK293T landing pad 细胞与表达S蛋白和mNG211的HEK293T landing pad 细胞混合。研究结果表明,S50Q和G232E均未影响S蛋白的融合能力。

然后,作者进一步研究S50Q、G232E和S50Q/G232E是否会改变S蛋白的抗原性。检测针对S蛋白不同结构域的3种抗体CC12.3(抗RBD)、S2M28(抗NTD)和COVA1-07(抗S2)的结合情况。其中,S2M28是一种NTD超位点靶向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所有三种抗体均以与WT相似的水平与检测的突变体相结合,这表明S50Q、G232E和S50Q/G232E未改变S蛋白的结构构象和抗原性。

3 讨论

S蛋白是SARS-CoV-2进化和COVID-19疫苗研究的核心。虽然S蛋白上的RBD和NTD都是中和抗体的靶点,并且参与了SARS-CoV-2的抗原漂移,但NTD通常不像RBD那样受到关注。利用深度突变扫描,本研究表明许多NTD埋藏残基的突变并不影响S蛋白的表达。同时,NTD突变与RBD/S2越接近,越有可能损害S蛋白的表达。这些观察结果表明,对于最佳的S蛋白表达,NTD- RBD和NTD-S2界面的结构稳定性比NTD的折叠稳定性更关键。总之,这项研究为NTD的演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物物理学见解。

NTD突变S50Q和G232E位于结构域间界面,增加了S蛋白的表达,这是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改造高表达的S蛋白可以降低重组COVID-19疫苗的生产成本,并可能提高mRNA疫苗的有效性。与S2的某些先前特征突变相似,NTD中的S50Q和G232E在不改变Tm的情况下增加了S蛋白的表达量。同样,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BA.1的NTD突变改善了S蛋白的表达,却不增加其热稳定性。此外,S50Q和G232E没有暴露在S蛋白表面,似乎没有改变S蛋白的抗原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作者的深度突变扫描数据,S50Q和G232E只是增强S蛋白表达的众多突变中的两个。因此,尽管大多数基于S蛋白免疫原设计的研究关注于RBD和S2的突变,但此研究的结果表明,NTD的突变可以提供一种互补的策略。

参考资料:

1. Ouyang WO*, Tan TJC*, Lei R, Song G, Kieffer C, Andrabi R, Matreyek KA, Wu NC. Probing the biophysical constraints of SARS-CoV-2 spike N-terminal domain using deep mutational scanning. Science Advances 8:eadd7221 (2022)

相关文章

美国政府6亿美元重启新冠检测两A股公司中标1.72亿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日称,从25日起,美国家庭能够再次通过政府网站申请免费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并表示这些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目前流行的新冠变种,将一直使用到2023年底。报道称,美国卫生......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Hosttraitsshape......

MyoD家族抑制蛋白作为PIEZO1/2离子通道的辅助亚基起作用

PIEZO离子通道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细胞信号的传感器。尽管它们体积庞大、广泛表达,而且在越来越多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们的结合蛋白却鲜有出现。它们的调控机制细节仍有待全面阐明。在一项新......

病毒ADP核糖转移酶将RNA与宿主蛋白偶联在一起

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RNA和蛋白只是在细胞过程中发生短暂的相互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细菌病毒---也称为噬菌体---在发育周期中......

“二阳”“阳康”后,就高枕无忧?关于新冠,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随着近期“二阳”“三阳”和新冠变异毒株“EG.5”的消息甚嚣尘上,大家对于新冠的关注又明显多了起来。今年春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COVID-19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然而,新冠带给整个世界的影......

用蓝血做药物测试的时代即将结束吗?

据《科学》报道,一个美国制药组织发布了一项提案,可能有助于结束数十年来美国东海岸的捕鲎放血行为,这种行为旨在获取一种用于药物安全性测试的蛋白。日前,一个帮助制定行业检测标准的非政府组织——美国药典(U......

NatureCommunications:解析猴痘病毒免疫逃逸蛋白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团队与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赵海艳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and......

“阳过”后免疫力低?Cell:新冠导致先天免疫系统长期改变

免疫系统宛如人体的壁垒,阻挡着所有病毒侵袭和健康威胁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免疫功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疫情反复,许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复的“阳性”“康复”“再阳性”循环中,在与病毒的持续......

武汉病毒所:邓增钦团队非洲猪瘟病毒药物靶点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structuresofAfricanswinefever......

单次注射基因疗法能清除艾滋病病毒

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科学家17日报告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去除。这项临床前研究是推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