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3 07:23 原文链接: 动物免疫实验

实验概要

将某种蛋白注射新西兰大耳兔产生免疫反应,通过ELISA检测免疫产生的抗体。

实验原理

将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加入抗血清,抗体和抗原在载体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抗体的抗体),二抗与抗体结合,洗去未结合二抗,加底物显色剂显色,在一定波长下测定  OD 值,根据 OD 值判断血清中抗体的产生情况。

主要试剂

PBS 缓冲液

弗氏完全佐剂

弗氏不完全佐剂

碳酸盐缓冲液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 IgG 二抗稀释液

TMB 底物溶液 A 液与 B 液

主要设备

研钵

注射器

兔固定架

锥形瓶

酶联板

洗板机

酶标仪

 

实验材料

新西兰大耳兔(公)

实验步骤

1. 抗原的乳化

    以无菌 PBS 缓冲液溶解抗原,使总蛋白的浓度为 2 mg/mL,将弗氏完全佐剂与抗原溶液以 1∶1 比例混合,在干净无菌的研钵内研磨,直至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乳剂(一小滴乳剂在水面上不扩散)。

2. 初次免疫

(1)    获得阴性血清

免疫前,耳缘静脉采血约 2 mL。置 37℃ 1 h,4℃静置过夜使血清析出,离心(2000 r/min,4℃,10 min),吸取上清,分装后 -80℃保存。

(2)    注射

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的抗原溶液,在兔背部、大腿处进行皮内、肌肉多点注射。皮内注射:每处约 0.1 mL,共注射 20-30处;肌肉注射:每点 1 mL,两点注射。注射完毕,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帮助吸收,注射位置出现白色小皮丘。

3. 加强免疫

一周后,用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的抗原进行加强免疫,过程同初次免疫。每隔一周,以 PBS溶解的抗原(总蛋白浓度为 2 mg/mL)加强免疫一次。

免疫 4 次后,间接 ELISA 法测定抗血清效价上升情况。

4. 抗血清的制备

(1)    血清中抗体的效价上升且达到稳定值后,加强免疫一次,一星期后可采血获得大量抗血清;

(2)    采血前保证饮水,但停食一天,以降低血脂;

(3)    将大耳兔用兔固定架固定;

(4)    心脏采血,采血后的注射器需静置,以免发生溶血现象;

(5)    将采得血液 37℃静置 1 h,4℃过夜,离心(3000 r/min,4℃,10 min),吸取上清,分装为不同体积,-80℃保存备用。

5. 间接 ELISA 测定

(1)    以包被液(碳酸盐缓冲液)包被抗原溶液,使对应抗原终浓度为 0.5 µg/mL;

(2)    在酶联板的每孔中加入 100 µL 抗原包被液,处理及对照包括:

抗原包被液+一抗+二抗

抗原包被液+二抗

轻轻振动平板使抗原分布均匀,将包被的微量滴定板用塑料保鲜膜封好,37℃潮湿孵育 60 min,再置 4℃过夜;加有抗原溶液的微量滴定板封好后于 4℃可保存数月。

(3)    次日,在洗板机上用 PBST 洗涤三次;

(4)    每孔加入 150 µL~200 µ L封闭液,37℃潮湿孵育 60 min;

(5)    倒掉封闭液,用 PBST 洗涤三次,最后每块滴定板用一大纸巾包裹,孔口朝下,在几张纸巾上轻轻拍打,弃去残余的液体;

(6)    用稀释液将抗血清做 1∶20、1∶40、1∶80、1∶160 稀释,取 100 µL 分别加入到对应包被孔中,微量滴定板用塑料保鲜膜封好,37℃潮湿孵育 60 min;

(7)    洗板机上用 PBST 洗涤三次,最后一次洗涤后,如步骤 5 所述弃去残余液体;

(8)    每孔中加入 100 µL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 IgG 二抗稀释液(1∶10000 稀释),37℃潮湿孵育 60 min,洗涤三次;

(9)    混合 TMB 底物溶液 A 液与 B 液,每孔加入 50 µL,37℃显色 15~30 min;

(10)  每孔中加入 50 µL 2 mol/L H2SO4 终止反应;

(11)  酶标仪上测定 OD450 值。


相关文章

NatCommun:科学家揭示机体特殊的免疫系统信号复合体

补体膜攻击复合体(MACs,membraneattackcomplexes)的内化在内皮细胞中能组装NLRP3炎性小体,并促进IL-β介导的机体组织炎症。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

由微生物群调节的免疫抑制性肠道T细胞进入肿瘤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LaurenceZitvogel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一种由微生物群调节的检查点引导免疫抑制性肠道T细胞进入肿瘤。2023年6月9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一成果。通过诱导回......

21号染色体内免疫相关基因或影响唐氏综合征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21号染色体上的干扰素受体(IFNR)基因簇的三个拷贝可能和唐氏综合征的一些性状有关。今后仍需开......

助力边远地区破解“生了肿瘤,栽在心脏”难题

5月25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肿瘤心脏病亚专科、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肿瘤心脏病学论坛”、上海《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社、上海健盟医学科技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复旦中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

瘤内基因编辑增效ACT疗法研究获进展

过继T细胞转移(adoptiveT-celltransfer,ACT)疗法是颇具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但对实体瘤效果欠佳,亟需通过学科交叉来发展针对实体瘤增效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

大脑免疫细胞的子集被确定与认知和记忆有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大脑的免疫细胞)的一个子集在早期大脑发育、认知和记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发现让我们对这些细胞的工作方式有了更好的了解,并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铺平道......

定制mRNA疫苗治疗“癌王”前景可期

据《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一种定制化的mRNA疫苗引起了可观的免疫响应,当与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时,有潜力延缓胰腺导管腺癌(PDAC,一种胰腺癌)患者的复发。PDAC是美国第三大癌症死因,生存率很......

在长达11年的研究中发现了罕见免疫疾病的新细节

在一项为期11年的研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描述了特发性CD4淋巴细胞减少症(ICL)的特征,这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使人们容易受到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影响。来自健......

增强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帮助清除衰老细胞

长期以来,衰老一直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抗衰老研究的进展,预防衰老的治疗越来越被认为是可行的。在抗衰老研究中,“衰老细胞”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衰老细胞会停止分裂,但它们并没有死亡,而是处于生长停滞......

破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密码

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认为是免疫系统认错人的结果。巡逻中的免疫细胞全副武装,准备保卫身体免受病原体的入侵,它们将正常人的细胞误认为是受感染的细胞,并将它们的武器对准自己的健康组织。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