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0 16:41 原文链接: 哈佛大学新研究揭示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生物谷BIOON/ --人类基因组中大约75%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但是,基因组的这些非编码区域并不是简单的“垃圾”序列。近日,由哈佛大学心血管医学系Mark Feinberg教授等人揭示了非编码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因血管变硬变窄,阻碍血液流动并导致心脏病发生的疾病类型。在该研究中,Feinberg及其同事使用一种临床前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发现了一个长的非编码RNA(lncRNA)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这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疗法指明了方向。结果发表在《Scien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Feinberg说:“我们找到了控制血管壁衰老的新因子,它并非传统的基因或蛋白质,而是非编码序列的一部分。我们对胆固醇和炎症在心脏病发生中的重要性有很多的发现,这一新发现使得我们需要仔细考虑非编码基因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能否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Feinberg及其同事使用了一种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其中小鼠在12周时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研究人员从血管壁最内层分离出RNA,并查看了整个基因组的表达情况,以寻找在疾病进展或消退过程中哪些基因的活性发生变化。最终,作者找到了其中最有活力的,叫做SNHG12的基因,它编码产生长链RNA分子,但并不编码蛋白质。该RNA分子在包括人类,猪和小鼠在内的多种物种中发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SNHG12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实验,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该RNA分子的活性。他们发现, SNHG12活性下降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加,但更多的SNHG12会大大降低疾病的进程。为了了解SNHG12的作用机理,作者试图寻找其下游的互作分子。结果表明,SNHG12能够与一种参与DNA损伤修复和衰老进程的分子相互作用。如果这一互作被破坏,血管壁就会渗漏并导致坏胆固醇的积累。最后,作者通过添加促进DNA损伤修复的小分子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表明了潜在的治疗途径。

相关文章

CancerCell:激活维A酸受体,可重编程衰老反应,增强NK细胞抗肿瘤活性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男性的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仅次于肺癌)。标准化疗只能略微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为对雄激素剥夺疗法无效的患者提供姑息性益处。之前的研究表明,促进衰老的治疗可以初步抑制......

血检可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法国科学家对循环于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群体—......

血检可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法国科研团队在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开展联合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标记物,可有效预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循环研究》杂志上。法国科学家对循环于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群体—......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科研人员揭示CD147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和边惠洁教授团队阐述了CD147在斑块动态进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并证实抗人CD147抗体可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CirculationR......

院士团队新突破!揭示心肌梗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近日,一项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GBD)专题报告指出,缺血性心脏病仍然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还在上升,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泛......

冠状动脉钙化机制揭示: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新的遗传因素

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等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已经找到了导致冠状动脉钙化(CAC)的新的和已知的遗传因素,这是一种由动脉粥样斑块标志的病症,可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心脏病学家,M......

微自噬机制对预防衰老至关重要

据最新发表在《EMBO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和奈良县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受损的溶酶体可通过微自噬机制修复,并确定了这一过程的两个关键调控因素,这对于预防衰老至关重要。为确定新的......

研究揭示逆转心脏衰老的关键蛋白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联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在《自然-衰老》(NatureAging)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IRT2counteractsprimatecardi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