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8 10:55 原文链接: 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获得“改写生命剧本的神笔”

  遗传性疾病、癌症、艾滋病、地中海贫血,将来有没有可能得到根治?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教授团队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将让人类获得“改写生命剧本的神笔”,为战胜疾病提供全新的有效工具。

   2015年4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军就及其同事完成了全球首次对人类胚胎进行的遗传性致病基因的修复实验,引发全球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那是一把特异剪切基因的‘剪刀’。”松阳洲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山大学人类胚胎遗传性致病基因修复实验采取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是近年在锌指核酸酶(ZFN)技术、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之后出现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原理来自细菌的适应性免疫防御机制。相比传统的基因打靶技术和其他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更为精确、高效和经济。

   科学家发现,细菌在遭遇噬菌体等病毒侵染之后,可以获得其部分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并整合进基因组形成记忆,当再次遭到入侵时,转录出相应的RNA(核糖核酸),利用其中的“定位信息”引导Cas蛋白复合物定位和切割、彻底地摧毁入侵病毒的DNA。CRISPR/Cas9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用一种定制的RNA引导Cas,对预设DNA位点进行切割,造成DNA断裂,启动细胞内基因组修复机制,实现基因敲除、特异突变的修复或引入和定点转基因等。

   在中山大学人类胚胎遗传性致病基因修复实验中,黄军就及其同事成功修复了人类胚胎中导致β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黄军就说,人类的很多疾病与基因遗传突变有关,比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眼疾、癌症、老年痴呆症等。运用基因编辑技术,人类未来可以“修正”突变的基因,根治这些疾病。

   “目前人类对很多致命疾病的药物治疗都只是在抑制病变、延缓恶化。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将改变这一局面,为人类找到战胜疾病的全新路径。”松阳洲说。

   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文宾介绍,地球上的物种使用的是高度类似的基因程序系统,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人有近3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通过在模式动物中进行的逐个敲除实验,人类可以获得翔实的基因功能“图谱”。而通过对猪的“人源化”,即将猪的部分基因替换成为人类对应基因,人类将来有望获得可靠的人源化蛋白或移植器官来源。

   “什么样的基因突变导致什么病?什么样的基因可以对抗什么样的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获得‘改写生命剧本的神笔’,能够让人类更加了解自己,更精准地对DNA代码进行控制。”马文宾说。

   对于中山大学人类胚胎遗传性致病基因修复实验引发的伦理争议,黄军就表示,研究选用的是医院遗弃的不能正常发育的三原核受精胚胎,根据中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的要求经过相关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获得批准实施。

   “这些胚胎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已被广泛地在基础研究方面使用了数十年,没有伦理问题。”黄军就说。

   在2015年12月的国际人类基因编辑峰会中,全球科学家也达成了共识,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在体细胞、胚胎和生殖细胞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自然》杂志将黄军就博士评为2015年度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松阳洲认为,人类发现自身奥秘的征程漫长。这一进程必须被合理、严格地加以管理、控制,既要防止因噎废食导致科学停滞不前,又要防止经修改的基因成为人类基因库中的一员,打开人为改变人类进化进程的“潘多拉魔盒”。

相关文章

GenomeMed:103个引起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若发生突变或会增加机体患癌风险

来自首尔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引起遗传性疾病的103个基因若发生突变或会增加机体患癌的风险。大约有100种癌症易感基因(CPGs,cancerpredispositiongenes)......

Ionis罕见遗传性疾病新药III期研究成功,即将申报上市

Ionis宣布其在研新药Olezarsen用于治疗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FCS)的III期Balance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达到主要疗效终点,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同时也展现出良好的安全......

基因检测或许并不总是有效,有时候会产生危害

基因检测通常是在专门的诊所进行的,其常常用于对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家庭进行诊断,比如亨廷顿氏症、罕见癌症等疾病。如今,被称为“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riskscores)的新型基因检测技......

新培育:单碱基突变的遗传性疾病动物模型

近日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赖良学团队利用新型单碱基编辑系统成功对家兔实现单碱基精确突变,培育出具有白化病、早衰症等遗传性疾病模型兔,这代表人类距离基因治疗时代更近一步。团队成员、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博士......

与染色体微阵列相比,测序为儿童遗传疾病的一线工具

遗传疾病(单基因疾病、基因组结构缺陷和拷贝数变异)是导致10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一项新的分析显示,对于遗传疾病儿童的检测,全基因组测序(WGS)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比染色体微阵列(CMA)......

英国将首次给“三父母”定制婴儿大开绿灯

今年,来自纽约新希望生育中心(NewHopeFertilityCenter)的医生,在华裔生育学家张进(JohnZhang)的带领下,使用了一项有争议的遗传技术――纺锤体核移植(spindlenucl......

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获得“改写生命剧本的神笔”

遗传性疾病、癌症、艾滋病、地中海贫血,将来有没有可能得到根治?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教授团队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将让人类获得......

为提高临床测序的诊断率,研究人员各出奇招

许多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外显子组测序仅有25%的诊断率,这意味着四分之三的患者无法得到分子诊断。在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年会上,贝勒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报道了一些策略,通过再次......

60种遗传疾病影响着皮肤和神经系统

日前,Loyola医学中心及芝加哥Loyola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urrentNeurologyandNeuroscienceReports》杂志上表示,包括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在内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