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4 14:31 原文链接: 基因组测序发现古人类“混血”证据

  据英国《自然》杂志8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古基因组报告,德国研究人员对俄罗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一块古人类骨块进行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该骨块是来自一名尼安德特人女性和一名丹尼索瓦人男性的“混血”后代。

  著名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2010年,科学家公布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草图。而丹尼索瓦人属于一个全新的人类种群,是通过对古代遗留的牙齿和指骨化石提取的DNA进行分析,才证明了这一种群的存在,该研究也成为《科学》杂志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科学家现在已知尼安德特人在东迁的过程中,与丹尼索瓦人共同生活在欧亚大陆,而且之前已发现过“混血儿”样本,但是“混血”程度一直不甚明确。

  名为“丹尼索瓦人11号”的骨块来自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科学家薇薇安·斯隆、思万特·帕博及同事,对骨块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加以分析后发现,其属于一名至少13岁的年轻女性,她死于5万多年前的欧亚大陆东部。

  研究团队还发现,她的母亲是尼安德特人,父亲是丹尼索瓦人,后者同时也带有部分尼安德特人血统。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丹尼索瓦人11号”的母亲在血源上更接近于生活在西欧的尼安德特人,他们比生活在丹尼索瓦洞穴的本地尼安德特族群晚2万年左右。

  “丹尼索瓦人11号”及其父亲带来了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混血”交配的直接证据。不过研究团队也表示,这两个种群依然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交流有限造成的。

相关文章

多养分添加下基因组大小调控草地群落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韩兴国团队与合作者揭示了多养分添加下基因组大小调控草地群落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植物学家》。资源与植物生产力、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资源......

基因组稳定性驱动的低氧适应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博团队等在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RETSATassociateswithDD......

我国牵头完成高质量豌豆参考基因组和泛基因组解析

9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合作单位,成功绘制了中国豌豆基因组高质量精细物理图谱,构建了栽培和野生豌豆泛基因组,解析了豌豆基因组进......

刘少军教授团队揭示了人工异源四倍体鱼基因组

9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教授团队在《BMC生物学》(BMCBiology)上在线发表论文,揭示了人工异源四倍体鱼的基因组。刘少军为通讯......

研究破译粉菠萝基因组,发现植物开花新机制

 粉菠萝    品资所供图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团队破译了粉菠萝基因组并发现植物开花新机制。......

基因组学研究重建苔类植物演化历程获突破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研究团队与合作者使用转录组数据,首次对苔类目级系统框架进行了重建,得到了高支持的系统发育树。相关研究9月8日在线发表于AnnalsofBotany。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董珊......

二月兰基因组为十字花科野生资源利用提供新思路

二月兰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供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完成了二月兰基因组的解析。通过基因组比较分析,在十字花科古多倍化演化和高产优质油脂性......

科学家发现玉米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具有固氮能力

与人类微生物组类似,植物微生物组被称为植物的第二个基因组,对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虫害抵御等至关重要。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定殖于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它们为玉......

科研人员在兰科植物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15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分别研究了极小种群之一的巴郎山杓兰和对叶杓兰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重建了兰科植物......

Nature公布新兴测序技术绘制的人类组织RNA多样性

由纽约基因组中心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对人类组织中RNA多样性的研究,最近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当遗传密码转录成RNA时,一个基因通常会产生几种不同形式的RNA分子,或具有不同功能的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