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09 18:41 原文链接: 谢晓亮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德拜奖

   来自美国化学会的最新消息,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谢晓亮教授日前获得该学会德拜奖(Peter Debye Award)。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专业的最高奖项,用以纪念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化学家德拜。

  美国化学会在其发布的新闻中指出,谢晓亮教授是国际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发展和应用了大量单分子分析技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谢晓亮教授的研究组首次证明,可以在室温下通过荧光检测的方法进行单个分子的动力学研究。有了该项技术,他的研究团队对单个酶分子介导的催化反应进行了实时观测。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阐明了单个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存在涨落的,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科学家对于生物动态过程的认识。后来人们在其他很多系统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21世纪初,谢晓亮研究组发明了一种方法,通过电子转移可以直接探测单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动力学,以揭示单分子酶学的机制。最近几年,他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组因在活细胞内实时观测蛋白分子的生成而获得广泛关注。该工作为生命关键过程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根本的方法。

  谢晓亮的团队还将单分子技术应用于活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DNA-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已经证明单个分子可以改变细胞的表型,从而证明单分子测量的重要性。

  2012年,谢晓亮及其合作者发明了一项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单个细胞的完整基因组进行几乎完全的测序并发现单个点突变。通过将这种方法与成熟的试管婴儿技术和产前诊断相结合,两位拥有严重单基因遗传疾病的病人分别顺利地获得了两位健康的婴儿。

  谢晓亮教授及其合作者也被认为是在拉曼散射光谱学基础上发展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重要团队之一。这些技术描绘了细胞中的无标记的化学分布,为细胞化学及医疗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

  3月底,在美国化学会的物理化学分部大会上,谢晓亮教授接受了德拜奖并发表了获奖致辞。

相关文章

资源“高配”和拔尖人才将如何“化学反应”

聆听院士和知名教授讲座报告,参观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机构,进入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生物采油实验室科研轮转,负责“航天育种菌种及代谢产物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生态中心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海林团队在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lankingstrandseparationactivityofRecAnucleoprotein......

我国学者在活体化学发光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Schaap'sdioxetane的长波长化学发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及用于活体分子的高分辨化学发光成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4024、U21A20377)资助下......

科学家提出构建聚电解质组装体新策略

将光热治疗(PTT)与磁共振成像(MRI)集成在纳米诊疗体系中,对实现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现有纳米体系的限域环境严重抑制了具有光热性能染料的激发态分子内运动,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光热性能。......

双剑合璧!科学家“掌舵”分子论证基础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无处不在,如何精确调控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工程师们常常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化学过程的温度、压力等宏观参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化学反应,得到了所需的化学反应产物......

实现量子点—分子杂化体系的近红外热延迟发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与副研究员杜骏团队在量子点—有机分子能量传递机制与应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点结合并四苯分子,实现了该类杂化体系在近红外波......

全球变暖“圣诞”滑雪有点难

滑雪场的人工造雪。图片来源:ValentinLuthiger滑雪是最受欢迎的冬季运动之一,然而,在全球变暖的现实下,大多数滑雪场需要依靠人工造雪弥补天然雪的不足。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计算了人工造雪的......

多原子分子反应过渡态光谱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副研究员宋宏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DanielM.Neumark团队、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郭华合作,结合慢光电子速度成像光......

多原子分子反应过渡态光谱研究取得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97.shtm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副研究员宋宏伟与美......

“细胞胶水”有助再生组织愈合伤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42.shtm科技日报北京12月12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根据1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