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20 10:02 原文链接: 宁波材料所等在精准靶向型MRI造影剂研究中取得进展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各类重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MRI检测肿瘤的灵敏度有限,要实现对各类肿瘤的早期诊断,需要发展各类MRI造影剂。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MRI造影剂是Gd螯合物,如德国Schering AG公司开发的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和法国Guerbet SA公司开发的钆-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Gd-DOTA)等。虽然Gd螯合物对临床上疾病的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使用成本很高,无主动靶向肿瘤的功能,且钆离子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其毒副作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吴爱国团队发展了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生物相容性更好、且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MRI 造影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团队的Zubair博士通过热分解法合成出了单分散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并在其表面均匀包覆一层SiO2,从而制得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生物相容性更好的MRI造影剂。MTT细胞分析和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该SPION@SiO2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活体实验结果表明,该SPION@SiO2复合纳米材料能显著提高心、肝、肾及膀胱组织MRI成像的灵敏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5, 3, 5172-5181,并被选为杂志背封面。

  为提高SPION基MRI造影剂主动靶向肿瘤的性能,该团队的副研究员沈折玉指导高级研究助理马雪华通过脱溶剂法合成了内部包裹有MRI造影剂SPION的白蛋白纳米球(AN),并在该纳米球表面偶联上靶分子叶酸(FA)。研究表明该SPION-AN-FA复合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球形结构、粒径均一,并具有很好的水相分散性(多分散系数PDI<0.05)、无细胞毒性,具有主动靶向乳腺癌细胞(MCF-7)和肺癌细胞(SPC-A-1)的性能。由于其r2/r1比值(~40)远高于已上市同类产品Resovist®(~11),该SPION-AN-FA复合纳米粒子具有更强的MRI成像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5, 126, 44-49。

  前期通过靶分子FA的引入实现了SPION基MRI造影剂对肿瘤的主动靶向功能,但靶分子FA连接在纳米载体的表面,能被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受体识别,从而造成正常细胞对MRI造影材料的非特异性摄取。为降低正常细胞对MRI造影材料的非特异性摄取,实现MRI造影剂对肿瘤的精准靶向,沈折玉副研究员设计了一种“木马”靶向策略来根据需要隐藏或暴露纳米载体表面的靶分子,即制备出内部包裹有SPION(Fe3O4纳米晶体,FN)且表面偶联有靶分子FA的白蛋白纳米球(FA-AN-FN),再在FA-AN-FN纳米球表面接枝pH敏感型高分子(PP),使复合纳米粒子表面的靶分子FA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隐藏在高分子链之中,不能被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受体识别,而在肿瘤组织弱酸性环境下由于高分子收缩而暴露出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达到降低正常细胞对复合纳米粒子非特异性摄取的目的,实现对肿瘤的精准靶向。该精准靶向型MRI造影剂的设计及其木马靶向机理图1所示。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木马靶向策略能降低正常细胞对纳米材料的非特异性摄取,提高纳米材料对肿瘤的主动靶向效果。活体成像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该精准靶向型MRI造影剂PP-FA-AN-FN具有优异的MRI成像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Biomaterials。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项目的支持。主要完成单位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韩国仁荷大学及宁波市第二医院参与了相关研究。

  

图1:精准靶向型MRI造影剂的设计及其木马靶向机理示意图

  

图2:体内成像结果。(A)静脉注射FN、FA-AN-FN或PP-FA-AN-FN(20 mg/kg)后荷瘤鼠不同时间的MRI图像;(B)肿瘤部位T2信号强度。* P < 0.01

相关文章

机械纳米手术或改善脑癌治疗

科技日报北京4月13日电(记者张梦然)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机械纳米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即使是对侵袭性、化疗耐药癌症也有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

勀杰亮相Cials2023:为客户提供专业纳米影像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3月22日,2023成都国际分析测试与实验室技术设备博览会(Cials2023)隆重开幕。勊杰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林明茄经理做客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间,介绍了勀杰努力提供客户完美的解决方案并......

纳米结构扭曲程度首次实现控制

美国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显示,由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的微米大小的“蝴蝶结领结”,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扭曲形状,并能被精确控制。这一进展为轻松生产与扭曲光相互作用的材料开辟了道路,为机器视觉和药物生产......

中国专家研发仿生纳米递氧系统或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记者15日获悉,中国专家携手研制了一种仿生纳米递氧系统(MFP),可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有望延长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窗。复旦大学药学院沙先谊教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主任团队和复旦......

《自然·癌症》重磅综述:抗体靶向药物全攻略!

提问:对抗癌症的第一种精准靶向药物,属于哪一类药物呢?答案:1997年进入临床的利妥昔单抗。自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凭借高特异性、高亲和力、长半衰期和强力杀伤等众多优势,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药物一个接一......

我国学者在纳米孔道多肽测序及酶串扰效应上取得进展

图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酶串扰效应示意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7806、21834001)资助下,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团队基于精准设计的生物纳米孔道单分子界面、单分子......

五位一体推动政产学研用资19位院士齐聚2023纳博会

2023年3月1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指导,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主办,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

脂质纳米颗粒有望“大显身手

在应对新冠肺炎的鏖战中,脂质纳米颗粒(LNP)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引发极大关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月22日报道指出,除用于研制新冠疫苗,LNP还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不过科学家们仍面临着降低其毒性,......

挑战科学前沿的“时空极限”

不论是体育赛事还是科学探索,挑战极限一直是人们的梦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龚旗煌团队长期致力于挑战科学前沿的“时空极限”研究,助力人们不断拓宽认知的边界。“我们就是......

“纳米快递员”通过EMS实现远程精准递药

在好莱坞电影《奇妙旅程》中,为了救治病人,外科医生可以缩小为一百万分之一,进入人体内进行血管手术。如今,科幻照进现实,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能在微观尺度执行任务的微纳机器人因其在药物输送、微创手术、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