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3 09:56 原文链接: 《科技日报》总编辑:科技媒体应具备灵魂与担当

   1986年1月1日创刊的《科技日报》,不仅是一份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份真正以科技为主题的日报。

  2016年1月1日,《科技日报》将迎来30岁生日。中国古语有云:“三十而立”。 近日,我们有幸与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听他谈谈已到“而立之年”的《科技日报》,如何在科技类媒体遭遇寒冬的整体状况下突出重围,如何在传统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科学新闻》: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科技报仍旧是国家不可或缺的科普力量。在举国提升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趋势下,您认为科技类报纸应当有怎样的担当?

  刘亚东:我认为,科技类报纸需要有自己的灵魂,需要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并以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技类报纸始终应当牢牢把握的问题。科学精神绝不仅仅是科学家的必需品,任何一个先进、文明的社会,其公众意识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滋养。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很多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科学精神的缺失造成的。

  从“五四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到现在已经近100年了。如今,科学的问题与百年之前相比到底有多大的进步,很值得人们深思与探讨。因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并不是伴生的,这二者有联系,但绝不是一一对应的。

  我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依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科技类报纸如果能够把握好定位,以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科技报的价值,才能受民众欢迎,也最终才能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与肯定。

  《科学新闻》:相较于其他媒体,科技类报纸在发行和传播效力上存在一定劣势。作为中国独有的科技报,您如何看待它的定位?

  刘亚东:科技类报纸并不是要与其他媒体拼点击量、争夺受众。科技类报纸的受众是非常明确的,是一小部分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读者,比方说科研人员、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因此,科技类报纸的特点决定了它没有这么大的发行量和点击率。

  但并不是说科技报的受众群小就制约了其发展。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5%的人去影响剩下95%的人。而科技类报纸就是针对这5%的精英群体。因此,我想科技报的影响力和穿透力不是以受众的绝对数字去衡量的。

  这也就牵扯到科技报的定位问题。在报纸的选题方面不能过于“专”,也不能过于“泛”。一方面,要强调进一步完善科技报道的通俗性;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为了报道的通俗性而失去对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关注。这两个方面要拿捏得当。而且,不同科技报纸的定位和读者群也有所不同,要准确把握科技类报纸的定位问题。

  《科学新闻》:虽然科技报定位精准、功能明确,然而,仍难以挽回如今的萎靡之势。科技类报纸从最繁荣之时的160多家报纸,萎缩至现在40家左右,在您看来,这是否有一定的必然性?

  刘亚东:总的来讲,科技类报纸的大幅减少存在很多必然性。

  首先,我国的科技类报纸始终没有解决核心的“人才”问题,缺少一支既懂科技、又懂新闻的专业的科技新闻采编队伍。这是我国科技新闻行业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制约科技类媒体发展的一大瓶颈。

  事实上,要想做好科技新闻传播,记者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和新闻专业知识背景,二者缺一不可。首先,若是让不具备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记者报道科技新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身都无法理解科学领域一些最简单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如何能够让受众读懂。其次,具有自然科学知识的人若想做新闻传播工作,如果没有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就很难提高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然而,在短期内,我们仍然找不到能够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也尚未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

  其实,多年来大家一直都在提“专家型记者”,但是科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要远远难于时政、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型记者。真正的科技类专家记者最好是要经过正规的自然科学领域的高等教育,才能够具备与科学家对话的自然科学知识背景与能力,才能领悟科学共同体中不约而同的规则、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

  同时,记者也应接受新闻方面的培训。我强调的顺序是,记者一定要先接受自然科学方面的正规高等教育,因为自然科学的知识背景很难通过自学来掌握,而新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后天培养。

  除此之外,科技记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因此,要想做一名真正的、称职的科技记者,写出优秀的科技报道,这非常难。

  《科学新闻》:除了人才问题,科技类报纸还存在其它哪些问题?

  刘亚东:科技类报纸始终没有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科技新闻的通俗化,这也是科技报道中一个独特的要求,是由科技报的特性决定的。科学和技术本身是远离普通公众的,因此在做科技报道时,应当用新闻的语言、用百姓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叙述科技故事。

  科技报道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倾向,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报道,而是科技工作、科技会议类报道。此类报道虽然重要,但报道的是科技政策、科技会议等方面的内容,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动态和发展。我认为,真正的科技类报纸一定得有相当的篇幅和版面来反映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动态发展和成果。但是真正的科技报道做起来很难,因此很多科技报回避不做,以至于被人批评“科技报没科技”。

  但科技报道也很容易出现另一种倾向——晦涩难懂、令人味如嚼蜡,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报道。要解决像“天书”一样的科技报道,首先要解决术语问题,不能直接堆砌术语,需要对其进行解释和翻译。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很多晦涩难懂的报道,不是因为记者想炫耀自己的学识,而是对于这些术语无能为力,自己不懂就只能采取偷懒的办法,直接堆砌到报道里。结果不仅得罪了广大读者,专家也不领情。这成为科技报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正确处理科技术语是科技记者的基本功,这是科技新闻报道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使用术语要遵循有利于新闻价值实现的原则:凡是报道中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术语,如果必须要用,就要尽量浅显的表达,同时做必要的解释;凡是与报道主题相去甚远的不必要术语必须省略。只有有所取舍,才能真正做好科技报道。

  《科学新闻》: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科技报该如何在这一转折点谋求生存?《科技日报》做出了哪些方面的尝试?

  刘亚东:数字化时代,我们看到了很多不错的科技新闻领域的新媒体代表。举例来讲,果壳网就有两方面值得肯定。第一,它的内容做得很好,报道角度、科普内容本身就非常吸引人;第二,它是以互联网的语言和习惯来传播的,传播方式适应当前网民的需求,值得传统媒体学习。

  传统媒体不应总端着主流媒体的架子,应当以开放的胸怀向新媒体学习,适应互联网思维和网民习惯,在互联网时代探索科技新闻传播的最新手段与规律。这是传统媒体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日报》为了适应网民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开始对报道采取字数的限制等措施,让我们的科技报道更加言简意赅、生动易懂。传统媒体惯性很大,因此这些举措的阻力也很大,但必须要执行下去,要以写短文章为荣。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也是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之举。

相关文章

科技日报强调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科技日报强调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人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终于......

新发现或令T细胞成“赛博坦战士”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战士”,负责杀伤肿瘤细胞,但它也会累。T细胞耗竭会使其丧失能力。有没有可能让T细胞成为不知疲倦的“赛博坦战士”?1月11日,《自然·免疫》杂志刊发中国医学科......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影响喜马拉雅地区树木生长速率

喜马拉雅地区独特的环境,为研究气候变化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高海拔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场地。最近,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国外团队合作,从喜马拉雅冷杉对环境变化的长期生理和生长响应入手,......

科技日报社与中国外文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日,科技日报社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以下简称中国外文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机构就“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和平台,对外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达成共识,并建立务实高......

报社社长李平: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加速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加速创新驱动发展——在2018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致辞9月10日电,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主......

贵州省科技厅与科技日报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9日,科技日报社全国地方记者会在贵阳召开。会上,贵州省科技厅与科技日报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科技宣传方面的合作,强化贵州省科技宣传的力度。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贵州省......

击穿银河系的超音速“子弹”现身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位于银河系圆盘部位、距太阳约1万光年的超新星残骸W44进行了观测,发现其分子云中有一团与超新星残骸的膨胀运动大为不同的小型超高速气体成分,直径约2亿光年,速度约每秒12......

《科技日报》总编辑:科技媒体应具备灵魂与担当

1986年1月1日创刊的《科技日报》,不仅是一份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份真正以科技为主题的日报。2016年1月1日,《科技日报》将迎来30岁生日。中国古语有云:......

《科技日报》总编辑:科技媒体应具备灵魂与担当

1986年1月1日创刊的《科技日报》,不仅是一份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份真正以科技为主题的日报。2016年1月1日,《科技日报》将迎来30岁生日。中国古语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