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5 14:09 原文链接: 如何正确地炸掉自己和实验室!

  实验室的作死方法不计其数,所以要炸毁实验室也并不是难事。应SnidgetChen的要求,我们就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正确地将实验室炸毁的方法。

  首先,实验室最简单粗暴的爆炸方法就是:灭菌锅爆炸法。

  这种方法随便找个普通人都能学会了,要掌握的要领就是,当灭完菌之后,温度还没下降到90℃以下,就开锅。当然这种方法的爆炸,主要靠的就是里面沸腾着的培养基,还有各种玻璃瓶瓶罐罐的东西,威力其实不算太大,小型灭菌锅的话,基本上也就把手贱心急,提前开锅的你炸烂。

  这种爆炸方法的缺陷就在于,爆完之后,你撸一撸已经熟了的脸上的玻璃碴,还得把地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一下,当然前提是你还能站得起来。同时也会受到老板和同学的指责,当然,前提是你耳朵还没被爆炸声震聋。

  我们来看一下烈士们的案例:

  案例一:1983年4月28日上午,淮阴市某轻工机械修理厂,一台灭菌锅在气压试验时发生爆炸,爆炸时压力为0.4兆帕,锅盖飞出、锅内压力气体冲出,气浪冲击锅体前方l00度的扇形区域,在场人员死亡5人,重伤2人。

  案例二:1992年10月15日,天津市氨基酸公司津北制药厂大输液车间灭菌工序三号灭菌锅,进行2号批肝安注射液灭菌时,一女工擅自串岗来灭菌工序,征得灭菌操作过同意后,在灭菌锅内蒸了俩红薯,为了及时从灭菌锅中取出红薯,她在灭菌结束后催促操作工快点开锅门。于是灭菌操作工照办了,在锅内压力下降至常压时,他让女工去那红薯。就在这个时候,锅里的751瓶250ml的肝安注射液就这么不经意地爆炸了!最后这女工反正红薯没吃上,吃了一脸玻璃渣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炸,吃红薯!”

  说完灭菌锅,我们要来说一说做免疫组化的爆炸可能性。

  次奥!免疫组化就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二甲苯嘛,就是味道不好闻罢了!年轻人你错了,看完了刚才“要想炸,吃红薯!”的案例,你还以为免疫组化是多么安全的一个实验项目么?!当大家觉得二甲苯在空气中多少浓度下,会造成爆炸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关键的问题,你看好了你的石蜡了么?当然烤石蜡是不会爆炸的,只会发生大火,好吧,这样确实没有爆炸来得气势磅礴。但也足以帮你的老板“烧”钱了……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你这么帮他“烧”钱,他以后也会烧钱给你……

  我们来看看悲壮的实例:

  案例三:2010年6月19日下午,宁波大学曹光彪大楼的一个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的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实验室发生大火,起火的原因是两个没心没肺的学生正在该实验室做实验: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当然是做石蜡切片的小童鞋啦,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

  选择在适当的时候离开,也是能炸的呢,这样被炸死烧焦的可能性却降低了……

  免疫组化都能爆炸,那离心机肯定表示不服啊!

  你会说次奥,离心机也能爆炸么?只听说过离心机的转子飞出来把人头削掉啊,还能爆炸么?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会啊!就像是只要采用正确的方式,从桌子上跳下来也能摔死一样。只要采用正确的方式,离心机也是会爆炸的。

  按传统理论,离心机故障是转子过量不平衡引起的,而样品的称量误差、离心过程中离心样品液的外溢和转子腐蚀等是造成转子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比如:离心管平衡时, 由于天平长期使用而又未能校对,对称放置的离心管不平衡超过了0.1~ 1g。或者:离心管在装样时, 因样品液束装满或离心管帽没有拧紧密封,在离心过程中离心腔内的高真空状态造成离心管抽扁、破裂和样品液外溢,造成转子不平衡而发生轴弯曲或断轴事故。当然,不盖盖子离心有时候也会让大家品尝一下离心机的滋味,那酸爽……简直……

  当你离心的是可燃物的时候,比如乙醇等物质,不注意,将可燃物泄漏进离心机后,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升温),并产生摩擦电火花后,就很容易引起大火及爆炸了!当你的离心机发出拖拉机一般的声音的时候,你就快练成了!

  我们来看看实例:

  案例四:2008年11月7日零时30分左右,浙江新华制药厂正在进行甲苯淋洗的离心机突然发生爆炸起火,将整个车间大部分设备、管线烧毁,造成操作工田某当场死亡。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离心机操作工田某安全意识不强,在未按操作规程的要求对离心机进行充氮保护的情况下,打开下料阀门开启离心机,此时由于含哌嗪的甲苯溶液进入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产生静电火花引爆了甲苯混合气体,致使离心机发生爆炸。

  案例五:1995年3月4日下午2:20分,南京某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分厂磺酸车间发生1号离心机在运行过程中解体,事故造成3人死亡。

  还有懵懵懂懂的师弟师妹会说,我们不做这些实验,我们就做做细胞培养啥的,这总不会再爆炸了吧?!

  其实一般的二氧化碳培养箱,都是非防爆的培养箱, 在混入了挥发性物品之后,以及一些可燃性物质,都有可能造成爆炸。所以一般的培养箱注意事项中都会有下面这条:“本系列培养箱为非防爆产品,凡有易挥发物品切勿放入箱内,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所以……我们继续看看实例:

  案例六:2009年10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层实验室发生爆炸,5人受伤。爆炸的厌氧培养箱为新购进的设备,调试中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事故。

  细胞房里更危险的其实是液氮罐,你以为液氮罐不会爆炸的么?

  你错了,当液氮罐筒体的液氮泄露到了夹层后,液氮会在短时间迅速气化,是的夹层空间压力升高,当液氮罐夹层压力升高到材料强度极限时,筒体就会发生爆炸了。当然,正常情况下,在液氮罐口如果不保留一定的缝隙,液氮气化后无法及时排出,就极易发生爆炸了。液氮罐爆炸非同小可,炸得满嘴冻存管的你,根本连话都说不清,别说跟老板解释了。

  好了,我们还是看看实例:

  案例七:2008年5月17日早7点45左右,某市照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的2名当班工人像往常一样进进摩托灯具车间做生产前的预备工作,忽然车间内一台YDZ-100型液氮容器罐在静态下爆炸,2名工人被炸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该省特种设备检查院及相关专家对爆炸容器残骸进行现场检验时发现,内筒体表面纵向焊缝上存在一条长15mm穿透性缺陷,增压管底部脱落口处有约5mm未焊透。

  总结下来就是,你想爆,很简单,只要每次做实验的时候粗心一点,大意一点,实验室的仪器,总有一个能带你爆炸带你飞的……

相关文章

甘肃青稞功能成分研究与创新利用实验室揭牌成立

4月29日,甘肃青稞功能成分研究与创新利用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这是由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与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院企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双方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充......

制药合规指南——如何实现并确保制药合规

如何实现并确保制药合规新版制药合规指南讨论了帮助制药实验室实现合规的策略和解决方案。对于法规和生命周期管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方法对制药厂商必不可少。我们的“无缝实验室合规”指南展示了制药实验室如何能从我......

安捷伦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共创新篇: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4月10日,安捷伦科技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同举办“国酒风味研究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孙宝国教授,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等双方领导嘉宾齐聚一......

创新如潮:Analytica2024展示尖端实验室技术

关注未来实验室的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德国化学家协会(GDCH)德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协会(GBM)德国医用化学协会(DGKCH)主办的analytica2024在4月9日至12日于慕尼黑举办,全球各个......

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的第一轮通知

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的通知(第一轮)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国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提升实验室综合水平,促进国内外行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世信国际会展集团研究决定于2024年......

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启用

4月8日,由淡水河谷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建的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正式启用。该实验室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5月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五、六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

最高50万,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为促进我国内燃机与动力系统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2024年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相关课题研究,申请者须根据实验室拟资助的领域和方向进行申......

373万这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8项实验室科研仪器中标公布

一、项目编号:11000024210200075394-XM001二、项目名称:友谊医院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三、中标(成交)信息总中标成交金额:373.472万元(人......

生态环境部:23年以来建成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中心3个,科学观测研究站7个

3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王志斌: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很高兴能在这样阳光明媚春花烂漫的时节,有......

汇像科技:乘AI上青云激活智慧实验室自动化新蓝图

——访汇像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刘家朋博士AI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当仁不让地成为今年两会热词。物有必至,事有固然,AI+的未来发展中,同实验室场景的结合是必然的。因为实验室是产生巨量数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