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0 16:27 原文链接: 生物技术作物在未来必不可少

   “目前在发达国家,主要转基因作物的采用率已经接近饱和,比如澳大利亚的棉花已经100%是转基因,所以没有再往上走的可能,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多发展的空间。”

  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在农业部就农业转基因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必须在转基因技术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时间,农业转基因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4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主席Paul Teng表示,仅靠改良传统作物,到2050年,是不可能达到满足全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的目标的,“转基因(生物技术)作物并不是‘万能药’,但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世界人口仍在不断地增长,预计到2050年将会达到97亿。“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数字,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在2050年之前依靠更少的资源,比如水、氮气等,并实现作物产量翻番。”Teng说。

  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使我们确保在2050年能够满足全球人口的粮食需求,因此成功的战略(商业)必须具有多重攻势,包括人口的稳定性、改进粮食分配制度、减少粮食浪费。

  同时,还需要必要的技术组成,把传统的最佳作物技术和最佳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作物改进战略,从而优化生产率,为粮食、饲料安全等作出贡献。

  而新育种技术(NBT)如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越来越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工具。

  据统计,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比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了100倍,达到2015年的1.797亿公顷。这使生物技术成为近20年应用最快的作物技术。

  2015年是生物技术作物(又称遗传改良作物或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0周年。从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期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0亿公顷,相当于中国大陆总面积(9.56亿公顷)或美国总面积(9.37亿公顷)的2倍。其中包括10亿公顷转基因大豆、6亿公顷转基因玉米、3亿公顷转基因棉花和1亿公顷转基因油菜,这四种作物占整个种植面积的99%。20年间,农民获益超过1500亿美元。

  根据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图可以看出,“目前在发达国家,主要转基因作物的采用率已经接近饱和,比如澳大利亚的棉花已经100%是转基因,所以没有再往上走的可能,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多发展的空间。”Teng表示。

  据了解,每年有多达30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全世界有19个国家是生物技术大国,87%的生物技术种植都在美洲,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等,11%在亚洲,非洲占2%,欧洲的比例虽然更小,但是仍然有5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并且欧洲每年都会进口非常多的转基因作物。

  2014年,欧洲团队对147个数据组的严格荟萃分析显示:全球农作物产量增长了22%,农药使用降低了37%,农民净利润增长了68%,抗虫(IR)作物比抗除草剂(HT)作物产量增加和农药使用减少的幅度大,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产量和利润增长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占54%)连续第四年超过发达国家(占46%),研究组预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Teng认为,转基因作物对全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主要领域:提高产量和收入,使农民受益;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人道主义效应。

  “从农民的受益及产量收入的提高这方面来说,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过去20年中,因为转基因作物农场收益增加1500亿美元,其中35%得益于成本降低,65%得益于5.15亿吨的额外产量。”Teng说。

  Teng同时指出,如果是利用传统技术要想获得5.15亿吨的产量,则需要投入额外的1.52亿公顷耕地,生物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则节省了耕地。“耕地的面积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把更多的土地用于作物生产,也会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而通过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我们可以用同样多的土地获得更高的产量,这对森林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专家表示,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已有超过1650万资源贫乏的小农户减轻贫困以及改善生活,而全球尚有6500万这样的人口。

  Teng介绍说,转基因作物能减少对外部投入(农资)的需求,尤其是杀虫剂和除草剂。“通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发现在20年间节省了约5.84亿千克(8.2%)的农药,这对环境来说是个好消息。”

  此外,如何用生物技术确保开发更多品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重大。“据我们的数据统计,仅2014年就减少了270亿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通过生物技术+免耕/少耕农业还可以加强水土保持。”Teng说。

相关文章

定制”更紧凑的葫芦科作物

变异缺乏、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是目前农作物改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近日,针对葫芦科瓜类作物遗传基础狭窄、难以获得紧凑株型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蔬菜所)、深圳农业基因组所......

食品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青年科学家沙龙在穗举行

9月22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食品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青年科学家沙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医院等近30名食品营养健康领域青年科学家齐聚羊城,就“食品精准营养与......

马铃薯单倍体诱导系创制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团队在《生物技术通报(英文)》(aBIOTECH)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报道了利用双单倍体技术构建高纯度二倍体马铃薯自交系的方法体系,为二倍体马铃薯......

作物产量下降影响气候缓解技术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青年研究员王戎和合作者在一项新研究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阻碍人们利用作物捕获和封存碳并以此作为限制全球变暖的一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巴黎协定》2℃的升......

生物技术突破有望推动新一轮“绿色革命”

【科技创新世界潮】近年来,一系列农作物生物技术取得突破,这些技术有望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好的营养,预示着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到来。高......

我国科学家找到首个潜在作物高温感受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高温胁迫成为制约世界粮食生产安全的最为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据报道,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3%-8%左右的减产。因此......

多种生物技术联手给濒危动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找“替身”

酶工程技术、生物转化技术、优化复配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以及结构生物学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使用,有望增加濒危药材代用品研究的成功率,研发出与天然濒危药材有效成分种类、组分、含量一致,疗效等同的人工代用品。◎......

推动标准体系发展,助力高技术创新。

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主要内容如下。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

BTE第6届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

2021年9月12日,由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广东省生物产业协会、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和振威国际会展集团主办第6届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BTE2021)圆满......

【在线研讨会】创新生物技术在公共健康保障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给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极大负担,更直接影响了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国新冠疫情取得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