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9 10:02 原文链接: 评论:科学家当“网红”并非坏事

   最近,国内某自媒体推出了“科学家直播”的“新玩法”,让一些科学家过了一把“网红”瘾,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家该不该当“网红”的讨论。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随着新型传播手段的增多,科学家“网红”日渐涌现。今年4月,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微博。结果不到两小时,粉丝破35万,让这位科学家在中国网友中又“火”了一把。5月,蛰伏10年后一鸣惊人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同样被不少媒体评为“网红科学家”。

  对于他们的表现,不少人为之叫好,但也有人批评其“哗众取宠”。反对者大多认为,科学注重严谨性、严肃性,而“网红”更注重娱乐性、趣味性,二者格格不入。

  不过,在笔者看来,将这两种看似格格不入的身份加以融合,让科学家具有“网红”精神,恰恰是当下科学普及中所缺失的。这种做法值得鼓励。

  首先,“网红”精神为科学家做科普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科研工作来说,“严谨”无疑至关重要。然而,遗憾的是,不少科学家由于长期置身科研领域,做科普时难以放下身段、转变思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致使科普效果不尽如人意。

  “网红”精神,其实是一种服务精神和娱乐精神。为了走红,“网红”们不惜放下身段,甚至扮丑卖乖,以满足网民的娱乐、刺激等心理,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

  对于那些已走红的“网红科学家”,其实他们并未扮丑卖乖,而是汲取了“网红”的这种服务与娱乐精神。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他们勇于展现个人风格,让科学知识搭乘娱乐的顺风车,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科学知识带出象牙塔。

  其次,科学家进军“网红”圈,为科普提供了新渠道。去年,一项调查发现,在中国,65.24%的受访科学家不信任媒体,认为媒体会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其报道甚至可能对研究形成阻碍;还有很多受访者认为,科研圈缺少把科学传递到公众的渠道。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科学家有了更多直接与公众接触的机会,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播出去,避免二次解读中出现误解和歧义。

  如今,国家一再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已经不再只是媒体等科普工作者的职责,而是全体科学家应当承担的义务。科学家应当多与媒体和公众接触,将实验室里封存的成果传播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要做的就是少一些公式术语,多贴近大众生活。故此,多一点“网红”精神并不是坏事。

相关文章

浙江将组织千名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组织1000名科学家(含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增强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马斯克惹恼了科学家?Twitter危机引发社交媒体大迁徙,科学家们去往何处?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Twitter总部的一部分被拆除的标志,远处有一只鸟在天空中飞翔。《自然》杂志一项调查的数百名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以前称为Twitter的平台。米里亚姆·维达尔·瓦莱罗(M......

黑龙江建成95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

近日,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王选生物菌肥开发工作室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揭牌。据黑龙江省科技厅最新统计,截至11月20日,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已发展到95家,为推动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

46位拿到“新基石”连续5年2500万不看项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发布,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上榜,成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员”。2023年第......

辽宁省认定首批20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科学家世界

不久前,辽宁省认定了首批20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自获得认定以来,不少教育基地相继开展了公开课、主题展览等特色活动,积极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现实中,一些教育基地的开放受到各种条件限制,难以......

英国重返“地平线欧洲”项目

近日举行的一场深夜谈判中,英国终于和欧盟达成协议,重新加入“身价”950亿欧元的欧盟旗舰科学项目——“地平线欧洲”。这意味着英国科研人员可以申请“地平线欧洲”的项目资金并申请参与相关研究。据《自然》报......

BCEIA2023第四届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推动分析化学前沿领域的新发展

 2023年9月6日-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同期会议——青年分析科学家论坛是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

科学家利用神经网络设计全新蛋白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应用物理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将注意力神经网络与图神经网络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蛋白质。该方法将几何深度学习与语言模型的两种优势结合起来,不仅可预测现有蛋白质特性......

“大湾区科学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桥梁

“大湾区科学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桥梁广东加快推动粤港澳协同创新,苏国辉院士率先在内地建立联合实验室“今天有没有运动啊?”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与人聊天时,最常用......

我国科学家创造城际量子密钥率新纪录

央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与南京大学尹华磊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打破安全码率-距离界限的异步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也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成功实现508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