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7 16:11 原文链接: Nature:首次发现RNA剪接与衰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生物通报道:衰老是各种破坏性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生物学因素如何影响“细胞何时以及多快的衰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现在,由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将细胞机器——其在一个称为“RNA剪接”的过程中切割和重新连接RNA分子——的一个核心部件的功能,与线虫长寿联系在一起。这一发现揭示了剪接在生命周期中的生物学作用,并表明,操纵人类的特定剪接因子,可能有助于促进健康的老化。这项研究于2016年12月5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延伸阅读:PNAS:衰老过程的罪魁祸首——转座子;6种新分子是延缓衰老的关键;Nature发表重要衰老研究成果:胚胎基因再激活导致肌肉衰老。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遗传学和复杂疾病助理教授William Mair 指出:“是什么杀死了阿尔茨海默氏症中的神经元,肯定不同于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但这些疾病所共有的潜在危险因素,就是年龄本身。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是否在分子水平上有一种统一的机制,在不同器官系统内展开,并允许这些疾病的发生?”

  由于公共卫生的进展,在上个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寿命急剧上升。虽然人们通常都更加长寿,但他们不一定是过着更健康的生活,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目前,诸如癌症、心脏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健康负担——这个问题可能只会更加恶化。

  身体和细胞为了保持年轻,它们还必须保持适当的体内平衡。在细胞水平上,这意味着保持生物信息的流动,从基因到RNA到蛋白质,运行平稳,并具有正确的平衡性。

  虽然我们对于这一过程的两端——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障碍如何可以加速老化,已经了解很多,但是,中间部分——其中包括RNA剪接——是如何影响老化的,我们还知之甚少。剪接使一个基因产生多种蛋白质,它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运作,并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Mair说:“虽然我们知道,特定的剪接缺陷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我们很好奇的是,RNA剪接的功能障碍如何作为衰老过程本身的一个驱动因子,因为我们对此几乎一无所知。简单地说,一种生物通过剪接这种方式,从一个相对数量有限的基因产生了复杂性。”

  所以,Mair和他的同事们,在本文第一作者Caroline Heintz的带领下,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索剪接和衰老之间潜在的联系。Heintz解释说:“线虫是研究衰老的一个极好工具,因为线虫的寿命只有三周,但在这段时间它们可以呈现出衰老的明显迹象。例如,它们失去了肌肉质量并出现了生育能力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它们的皮肤,也出现了皱纹。”线虫也与人类携带相同的基因总数,并且与人类有许多共同的基因,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使得线虫成为研究衰老分子生物学的理想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线虫的细胞是透明的,所以Heintz和她的同事们利用荧光遗传学工具,实时可视化老化过程中单个基因的剪接。科学家不仅在群体水平上观察到了变异——在五天后,一些线虫表现出年轻的剪接模式,而另一些则表现出过早衰老的迹象,而且他们也使用剪接中的这些差异,在任何明显的衰老迹象之前,来预测线虫的寿命。Heintz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并表明,我们有朝一日可能使用剪接作为衰老的一种生物标志物或早期信号。”

  有趣的是,当研究小组观察被处理以增加寿命的线虫(通过一种被称为饮食限制的技术)时,他们发现,年轻的剪接模式被保持在线虫的整个生命中。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并不局限于仅仅一个基因,而且也影响着秀丽隐杆线虫基因组中的基因。这一发现表明,剪接可能在衰老过程中发挥广泛的作用,无论是在线虫还是在人类中。

  随着更深入挖掘剪接和衰老之间的分子联系,Heintz和她的同事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线虫剪接装置的一个特别部分,称为剪接因子1(SFA-1)——这个因子也存在于人类中。在一系列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因素在衰老相关的途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SFA-1以异常高的水平存在时,这本身就足以延长寿命。

  Mair说:“这是非常有趣的结果,表明RNA剪接的可变性可能是衰老过程的确凿证据。当然,我们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但这项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调查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才能活得更久,同时活得也更健康。”

相关文章

CancerCell:激活维A酸受体,可重编程衰老反应,增强NK细胞抗肿瘤活性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男性的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仅次于肺癌)。标准化疗只能略微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为对雄激素剥夺疗法无效的患者提供姑息性益处。之前的研究表明,促进衰老的治疗可以初步抑制......

PNAS|2024年张锋团队迎来首篇重要研究成果

博德研究所张锋团队在PNAS 在线发表题为“HumanparaneoplasticantigenMa2(PNMA2)formsicosahedralcapsidsthatcanbeengin......

新药获批上市,阿尔茨海默病离“治愈”还有多远?

今年1月9日,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正式批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仑卡奈单抗上市。这款药曾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如何攻克阿尔茨海默病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

多功能植物小RNA分析工具|一站式小RNA分析及可视化

日,《科学通报》在线发表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夏瑞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研究开发出一款多功能植物小RNA分析工具——sRNAminer,可便于研究人员进行一站式小RNA分析及可视化。据介绍,植物小......

中国科大:揭示跨膜蛋白SIDT1调控人类核酸摄取的分子机制

RNA干扰是指由双链RNA诱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在细胞发育和抗病毒免疫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被用作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治疗的遗传工具。RNA干扰现象可在秀丽隐杆线虫全身及其后代中传播,被称为系统性......

研究发现“无中生有”的新基因起源机制

生物体的复杂性是由它们的基因编码的,但这些基因从何而来?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围绕小分子RNA基因(microRNA)起源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并描述了一种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发现古菌C/DRNA识别底物新规则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课题组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ChinaLifeScie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plicatedtargetrecogn......

新发现!细菌RNA代谢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承才团队关于细菌中RNA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蓝藻中RNaseE受一个保守蛋白调控》(Aconservedproteininhibitorbri......

化学学院邹鹏课题组利用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揭示应激颗粒转录组动态变化

应激颗粒是在胁迫条件下形成的动态结构,通常认为其中包含翻译被抑制的RNA以及翻译元件,并可在刺激消失后解聚,是细胞内典型的无膜细胞器。在应激颗粒组装的不同阶段,大量RNA分子会被招募至应激颗粒中,对维......

第357期双清论坛“RNA与重大疾病诊疗”在杭州召开

2023年11月21日-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357期双清论坛“RNA与重大疾病诊疗”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计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