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8 16:28 原文链接: 肿瘤治疗:一名科学家的人文医学使命

  除了医疗技术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如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等。而且,心理学干预和社会医学干预所发挥的力量,有时候甚至比医学技术干预还要大,而这恰恰是中国医疗行业或者医疗体系里严重缺失的。

  2016年,某主流媒体介绍了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的NKT免疫细胞对于肿瘤的突破性治疗技术,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迄今为止,已有近百位肝癌、肺癌、胃癌、前纵隔肉瘤等患者接受这一治疗技术,多位患者生存期超过四年。自此,这位低调的科学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突破肿瘤治疗,发现NKT技术

  张明徽本科为医疗专业,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和免疫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生物医学研究普遍薄弱,免疫学领域也缺乏开创性研究。秉持着“科学家的使命就是开拓创新”这一信条,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张明徽开始了免疫学基础研究,并选定“免疫微环境及免疫细胞的可塑性”这一全新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经过十年攻关,2004年,他的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免疫学权威杂志《自然—免疫学》上,开创了国内免疫学的新纪元,对国内的免疫学研究者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2004年,张明徽受邀加入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医学院。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他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自己的实验。他认为,肿瘤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而肿瘤的传统治疗方式如手术、放化疗等,仅仅是试图把肿瘤切除或杀死,并没有真正从免疫学基础上找到疾病原由,治标不治本。他坚信,只有用免疫学的方法进行干预才可能治根。

  在长期研究中,张明徽团队终于发现了免疫系统中抗肿瘤的“特种兵”——CD8NKT细胞亚群。这种细胞在人体中非常稀有,但经过特有的扩增和激活手段,便可以在体外形成上千倍的扩增,并用来给患者回输对抗肿瘤。这种细胞对肿瘤显示出强大的杀伤活性和广谱性,效率是其它免疫细胞的数十倍。

  “十年磨一剑”,从2004年到2014年,张明徽又将NKT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了临床试验,并展现出了这一医疗技术的强大生命力。“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受益大众,这是一名科学家的人文使命。未来十年,我想让这项技术惠及大众,让更多人受益。”他说。

  传播医学知识,化解医患纠纷

  在中国现实的医疗环境下,对于如何让更多人了解新的医疗技术、化解医患矛盾等问题,张明徽有过积极的思考,也付诸了实践。

  2015年,张明徽开通了“清华细胞治疗”微信公众号,用通俗的语言将平日与患者交流的深奥医学知识写成科普文章,发布在公众号上,以解决患者对医疗新技术知之甚少的问题。

  以前,患者进行医疗咨询时,张明徽一般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将肿瘤学、免疫学、肿瘤综合治疗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讲清楚,但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方式,患者预先阅读科普文章后,张明徽只需花上五到十分钟,就可以结合病例讲解,患者也能很快明白,积极配合治疗。在这种情形下,既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此外,张明徽认为,医学传播首先是传播知识信息。如果患者得了重病,在他们没有基本医学知识的前提下,再加上大部分医生也不具备把复杂的疾病讲清楚的能力和条件,就造成了医患矛盾重重的现状。所以,医学传播要让有需求的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和病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但传播不限于此,另外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医学理念的传播。如果患者对医学的理念不理解,自然会把医疗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买卖。所以,在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现代医学理念的传播是极其重要的。

  探索社会医学,创新医疗模式

  张明徽在研究中发现,除了医疗技术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如社会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等。而且,心理学干预和社会医学干预所发挥的力量,有时候甚至比医学技术干预还要大,而这恰恰是中国医疗行业或者医疗体系里严重缺失的。

  所以在张明徽看来,未来NKT技术要推广,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医疗系统现状。他甚至提出了未来新医学要从生物医学往社会医学转变的观点。

  对于“社会医学”,张明徽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医学不仅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更是一门集科学、心理、人文、哲学、逻辑学、医术甚至宗教修行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但是在面对肿瘤综合治疗时,张明徽又遇到了新的困难,那就是我国治疗技术并不落后,但国内供需矛盾复杂,特别是在一些大医院,癌症治疗很难形成多学科综合诊治,更不用说社会医学因素的干预了。

  “我们正在努力尝试创立一个大型肿瘤中心,实现癌症的综合治疗。”对于上述问题,张明徽努力摸索着解决办法。

  张明徽说,大型肿瘤中心包括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形成综合团队,未来的医生类别将以病种来划分。肿瘤学的全科医生既要懂手术也要懂放化疗等,从技术层面解决多学科会诊难题。

  “同时,我们将免疫治疗融入传统治疗,就是在传统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中,把免疫治疗的干预融进去,让免疫治疗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张明徽说,免疫治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未来还会产生免疫治疗专科医生,这一概念目前在国内外尚属开创性。

  此外,癌症综合治疗还包括社会医学的干预,并将培养专门的医疗志工进行人文关照。

  “在传统的医疗行业,医生与护士只是从技术层面与病人交流,谈不上人文关照。如果没有体验过同样的噩梦,没有感同身受,就无法保持一颗同理心,肯定是很难沟通的。”张明徽说。

  这条“让科学惠及大众,创新现有医疗模式”的道路注定困难重重,但张明徽却对此充满了信心:“我从不认为世间有什么难事,遇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如此而已。”

相关文章

肿瘤治疗新突破,复旦团队发现全新免疫检查点

4月1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许杰课题组发现CD3的首个配体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与睾丸免疫豁免中的关键作用,表明CD3L1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全新靶点,有......

声致压电材料及超声压电动力学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直接作用于介质或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实现超声触发的新型肿瘤治疗。声动力学治疗(SDT)是利用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化剂产生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时空可控性和......

声致压电材料及超声压电动力学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直接作用于介质或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实现超声触发的新型肿瘤治疗。声动力学治疗(SDT)是利用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化剂产生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时空可控性和......

全球首创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37.shtm......

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3月17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许琛琦研究组和李伯良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增强CD8+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他们发现“代谢检查点”可以调控T......

首例“核导弹”精准打击肿瘤细胞试验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25.shtm5月11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上海首例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临床试验......

科学家用近红外光编程细菌治疗肿瘤

    肿瘤细菌疗法是一种以细菌为主体的肿瘤疗法。但天然菌株的毒性较强、疗效不稳定,限制了肿瘤细菌疗法的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疗法提供了新的契机。......

湖南基本形成省市县肿瘤防治体系

4月15日,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现场宣传活动在长沙市雨花区举行。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陶学永在现场表示,目前湖南省14个市州及部分县区完成了癌症防治中心......

王亮:细胞免疫治疗还须尽善尽美

“过去,手术、化疗和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三大武器,但近几年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显现出巨大潜力,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力量。”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主任王亮当选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以下......

肿瘤治疗新技术:不可逆电穿孔技术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Irreversibleelectroporation,IRE)是一种电能产生的生物效应。当细胞暴露于短脉冲的高压电场时,细胞膜对于离子和大分子的通透性增加,形成纳米级孔隙,使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