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2 10:54 原文链接: 健康饮料健康吗?

  今年4月,美国波士顿大学Matthew Pase和他的研究小组在《中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的结论是“饮用人工的甜饮料会增加中风和老年痴呆风险”。

  文章一经发表,人工甜饮料是否健康这一争论已久的话题又掀起了新一轮争论。难道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健康的“无糖饮料”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吗?

  争论由来已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该研究探究的是人工甜味剂饮料,而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甜味剂饮料也属于“无糖饮料”中的一大类,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甜蜜素和三氯蔗糖等,它们除了提供甜味,基本上无任何营养可言。

  在该研究发表之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其实已引起诸多担忧,可以说Matthew Pase和他的研究小组只是进一步证明了饮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无糖饮料”的安全性,但是朱毅表示,也不能全盘否定所有的“无糖饮料”。

  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前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教授宁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人工甜饮料是否健康这个争论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流行病大数据,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尚未达到现在的水平,因此很难进行进一步研究。而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饮用人工的甜饮料和某些疾病增加有联系”,这些结果进一步引起了我们对人工甜饮料,或者说没有能量的甜饮料是否健康的关注。

  该研究结论采用的是流行病学的方法,探究证明过量饮用人工甜味剂饮料可以增加中风和痴呆的风险。朱毅告诉记者,其科学依据在于,2014年,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引起小鼠葡萄糖耐受不良,损坏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胰腺中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糖尿病的发展。

  朱毅向记者进一步解释,前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循证医学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饮料和含糖饮料一样,均可增加患高血压和突发性糖尿病的风险,而糖尿病是痴呆的风险因素,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所以可以预测人工甜味剂饮料与中风以及痴呆存在着联系”。

  人工甜饮料因何进入市场

  长久以来,确凿的证据是,含糖的甜饮料,即一般的糖饮料可以引起诸多疾病或不健康的症状,包括体重增加、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甚至引起高血脂以及炎性病变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工甜饮料就进入了市场。

  然而,很多学术组织或机构,包括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都对人工的甜饮料是否应该用来控制肥胖、控制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目前来说,人工甜饮料对健康的利弊尚存疑问。不过,宁毅对朱毅的观点也表示认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人工甜饮料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以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有一定的联系,这项新的研究又将人工甜饮料和中风、心梗以及心血管等疾病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关注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甜饮料对健康的影响。

  但是宁毅强调,我们应该看到,这些研究结果虽然呈现了人工甜饮料和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尚不能证明确凿的因果关系。

  举例来说,很多人选择饮用人工甜饮料是因为本身有某些疾病,如肥胖或者有潜在肥胖的可能,继而转向了饮用不带能量的人工甜饮料,其实这些人本身就有很高的患各种疾病的风险,研究上很难排除这种混杂因素的影响。这也提示我们,未来在大数据和流行病的方法学上应该进一步加强,确认人工甜饮料和疾病之间的联系,或者证实是否有因果关系。

  警觉人工甜饮料的危害

  目前,一些基础医学研究也有证据支持人工甜饮料可能带来一些危害:第一,喝人工甜饮料会改变饮用者一些口味,增加对含糖食品、含高能量食品的渴望,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对这种食品的摄入;第二,人工甜饮料以及糖饮料可能会促进炎性或者引起胰岛素的依赖;第三,人工甜饮料会改变人体激素的分泌和正常作用。另外,也有一些证据显示,人工甜饮料改变了肠道的正常菌群。

  朱毅表示,该研究的确给人以提醒,要少吃糖,适当采用益生菌的粮食,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这些益生元,少许适量替代糖的用途。

  总之,人工甜饮料可能会和某些疾病存在联系,研究上也进一步明确了人工甜饮料对健康的影响。最后宁毅强调,个人应该从控制糖饮料的饮用,警觉人工甜饮料可能的危害开始,如果可能回到自然的状态——选择水或者茶还是比较健康的。

  《中国科学报》 (2017-05-12 第8版 生活)

相关文章

多领域综合干预提升高风险人群的认知功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痴呆的问题越来越困扰着老年人群体。目前尚缺乏治疗老年痴呆的特效药物,且针对认知障碍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单一。因此,如何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从而延缓......

治疗糖尿病,医学界又贡献了新招术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2021年,我国20—7......

用现成方法降血压可预防痴呆症

一项针对2.8万多人的全球研究提供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表明在晚年降低血压可以减少患痴呆症的风险。相关论文10月25日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乔治研究所全球大脑健康倡议痴呆......

《柳叶刀》子刊:新模型可提前十年预测痴呆发病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郁金泰团队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冯建峰、研究员程炜团队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利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出全新的痴呆风险预测模型(UKB-DR......

研究表明抑郁症增加51%老年痴呆风险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郁金泰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程炜团队,在一项纳入30余万人群队列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症可增加51%的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风险,而其中......

苏国辉:中医药在防治血管性老年痴呆症有优势

2022年全国第七届防治老年痴呆症高峰论坛21日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在论坛上发表《中药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研究》,他表示,中医药在防治中老年人血管性老......

胰岛素递送系统为Ⅰ型糖尿病青少年带来希望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概念验证前导研究,报告了一个混合闭环胰岛素递送系统可减少高血糖和葡萄糖变异的发生,或可改善患有Ⅰ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脑发育和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管理患有Ⅰ型糖尿病......

最新研究:胰岛素递送系统给1型糖尿病青少年带来希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医学研究论文,研究人员通过一项概念验证前导研究报告称,一个混合闭环胰岛素递送系统可减少高血糖和葡萄糖变异的发生,或可改善患有1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脑发育......

狗会患老年痴呆?研究称风险随狗龄增长逐年增加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兽医学研究论文认为,对于10岁以上的狗来说,它们患上俗称狗痴呆的犬类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CanineCog......

“你们是在杀人!”学术造假误导阿尔兹海默症研究16年!

“你们这是在杀人!”“整整16年,你们误导了全人类对阿尔兹海默整的研究”“如果不是你们造假,也许我的老母亲还有救!”“你们耽误了成千上万病人!”以上是一场超级学术造假事件被揭露后愤怒的病人家属的声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