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8 14:32 原文链接: 当现代技术遇上古老DNA

  猛犸象虽然很萌萌哒,但只能在电影《冰河世纪》中看到。不过,借助最新的技术,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古代生物的秘密。在这一期的《BioTechniques》中,Nathan Blow回顾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再见了,猛犸象

  2015年春天,Eleftheiria Palkopoulou和Love Dalen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发表了两头长毛猛犸象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尽管猛犸象DNA已在7年前测序过,但Palkopoulou和Dalen实现了更进一步的遗传分析。通过解码这两个完整但不同的猛犸象基因组,科学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灭绝动物的生活。

  像侦探一样,研究团队的成员利用从样本中收集到的遗传数据,来了解长毛猛犸象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数据表明,最后一群幸存的猛犸象实际上经历了严重的种群瓶颈,这大大减少了动物的遗传多样性,致使它们最终灭绝。

  最新的遗传学技术的出现,才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短短几年内获得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进展。高通量的新一代测序(NGS)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破译数十亿个DNA碱基。同时,古老DNA的样本制备和分析工具也在迅速发展。

  绕过化石采样

  对于古老DNA的研究而言,骨骼残骸通常是最好的起始材料。然而,它们也是珍贵的文物,需要精心保存。在分析古老DNA时,研究人员需要破坏一些稀有样本,以提取其中的DNA。因此,样本保存和样本分析的人员一直在争抢这些宝贵资源。

  如今,世界各地的洞穴都发现了古代的人类遗骸。不过,许多洞穴中往往只有原始的工具,而没有人类遗骸。其实,这也没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日提供了让人惊讶的证据,表明即使洞穴中的骨骼残骸已丢失,那些曾经使用过洞穴的人的DNA仍然可以回收。

  Matthias Meyer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之一。他一直想知道,是否可以不使用骨骼残骸而获得古老的人类DNA。于是,他决定去研究一下那些“空”洞穴中的土壤沉积物。“我以为我们会找到动物DNA。至于人类DNA,我不是很有信心,”Meyer回忆道。

  研究人员从7个不同地点收集了85个洞穴沉积物样本。他们从样本中提取出DNA,并生成单链DNA文库进行测序。初步的分析显示,大多数的测序读取无法确定。不过有一个亮点,大约0.05%-10%的读取可归到哺乳动物。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特异性地获得人类DNA序列?Meyer尝试了一些新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靶向捕获的方法来选择和富集人类线粒体DNA。初步分析显示,他们的方法可行。于是,他们从洞穴沉积物中提取更多的DNA,创建更多的测序文库,以便获得更大量的序列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Meyer的团队已经能够确定洞穴中回收的DNA是否来源于尼安德特人。这些信息为早期人类的分布提供了新的见解。

  作者认为,从技术的角度来看,Meyer的洞穴沉积物研究十分重要,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他们为分离古代DNA提供了独特的新来源。其次,从土壤中获得古代DNA,这意味着过去用于分析的化石不会被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发出这些工具,在更精细的层面上拷问古代DNA,人们才能深入地了解人类和动物的进化,才能透彻地理解人类历史。

相关文章

模拟深空条件下首次合成DNA关键组分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实验室模拟的深空环境——太空冷分子云内冰冻的星际纳米颗粒内合成出了DNA和RNA的关键组成部分二胺基甲烷,有望为生命起源提供重要见解......

模拟深空条件下首次合成DNA关键组分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刘霞)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实验室模拟的深空环境——太空冷分子云内冰冻的星际纳米颗粒内合成出了DNA和RNA的关键组成部分......

古DNA揭示德系犹太人起源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从人类遗骸牙齿中提取了古代DNA,研究了德国埃尔福特一个曾经繁荣的中世纪德系犹太人社区的生活。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细胞》,证明埃尔福特犹太社区的基因多样性比现代德系犹太人要多。“今天......

科学家给蚊子喂食DNA,原因竟是......

为了更好地了解蚊子是如何传播诸如疟疾等疾病的,重要的是要知道它们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范围活动。一项新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做到这一点,它涉及到给昆虫喂食DNA。难道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看到被捕获的蚊子最初来......

DNA“纳米转运蛋白”或能高效治癌

据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新研究,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并验证了一种由DNA制成的新型药物转运蛋白,这种分子转运蛋白大小仅为人头发宽度的两万分之一,可通过化学编程更有效地输送最佳浓度的......

DNA移动与其损伤反应和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从而导致遗传特征改变。这种现象会在人体内自然发生,但大部分损伤可由细胞自身修复,一旦修复失败,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甚至癌症。近日,发表在《PNAS......

付巧妹:热爱让我停不下来

付巧妹(中)和学生在研讨。受访者供图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开始安排全天的工作,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会议室,且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就是这样......

南极发现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南极大陆北部斯科舍海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了最古老的海洋DNA。这些有机物质碎片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

基因科学揭秘海南黎族1万年前“古老DNA”

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我国少数民族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因其悠久独特的民俗文化备受国内外人类学研究学者关注,然而关于黎族的遗传起源一直是个未解之谜。10月9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命......

3D地图揭示了人类视网膜细胞内的DNA组织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学家绘制了人类视网膜细胞染色质的组织。这些纤维将30亿个长如核苷酸的DNA分子打包成紧密的结构,并与每个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相匹配。由此产生的全面的基因调控网络为基因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