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04 16:59 原文链接: 张锋教授Nature子刊发文:编辑人类基因组需谨慎!

   过去的几天里,CRISPR领域又带来了一波吸引眼球的新闻。上周,MIT科技评论发布了一项重磅消息,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Shoukhrat Mitalipov使用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在美国进行胚胎基因编辑(附:原文链接)。而紧接着,CRISPR技术先驱张锋便在Nature Medicine上刊文,从人类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呼吁谨慎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人体。

  先简单介绍一下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这一技术需要两类关键成员,一类是能够剪切DNA的酶(如Cas9和Cpf1),另一类则是负责将这些酶带到特定区域的向导RNA(gRNA)。在这两类成员的作用下,CRISPR系统能有效地对研究人员选定的基因组位点进行高效、精准的剪切,使得基因组编辑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人们畅想,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我们或许很快就能修复患者的基因,使他们健康生活。

  但张锋教授发表的这篇文章则提醒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编辑不宜过于草率。他指出,人类的遗传信息具有多样性。这不但会影响到靶向特定序列的可靠性,还会影响到对酶的选择。此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信息有着明显差异,每个人也都面临着不同的“脱靶风险”(即在意料外的基因组区域进行编辑)。

  张锋教授发布在Nature Medicine上的分析指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患者进行预先筛选,而后通过实证研究整合信息,这样指导RNA的选择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出有效安全的CRISPR治疗技术。

  “与传统药物研发只需要开发出药物针对患者高度保守的靶点不同,基因水平的治疗需要面对个体间巨大的遗传差异。”张锋教授谈到。“遗传变异能混淆某些Cas内切核酸酶对靶点的识别,如果恰巧遗传变异的出现破坏了治疗靶点,那就会对CRISPR相关治疗的功效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遗传变异产生了靶标外的治疗位点,则会对CRISPR相关疗法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此,张锋教授及相关研究人员分析了近期发布的ExAC数据集中60706个个体以及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集中个体的遗传变异数据,用于确定遗传变异对基因编辑技术,如SpCas9、SpCas9变体VQR和VRER、SaCas9以及AsCpf1的可能影响。

  他们发现,遗传变异对每种酶的功效都可能产生影响,并造成患者特异性的脱靶。事实上,ExAC数据集中的变异涵盖了约93%~95%的基因编辑靶标,因此遗传变异很可能造成靶点剪切功效的降低,张锋教授补充道,“这支持了他们之前的观点:应增加治疗相关基因座可攻击的靶点数量,以此来增强具有明确靶DNA序列的编辑酶的安全性和功效。

  此外,他们注意到,群体中多种单体型的存在也增加了脱靶位点的数量,让情况变得复杂。因此,他们利用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数据集来鉴定人群中脱靶位点最少的靶点。“特异性增强的eSpCas9和Cas9-HF1酶的使用将进一步降低脱靶位点的切割,不过仍然需要避免重复区域或高频率单体型中的脱靶位点,”张锋写道。

  张锋教授还指出,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集中每个个体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性别和祖先)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已知个体遗传变异带来的脱靶风险。他们发现,“在治疗前应对每个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便选择一种与患者基因组完全匹配并且不涉及患者特异性脱靶位点的向导RNA酶组合进行治疗。”

  基于一些研究人员和公司已经开始设计CRISPR相关的临床试验,这种类型的分析将尤为重要。张锋教授认为,如果他们没有考虑到遗传变异,他们的试验将存在巨大的风险。

相关文章

Nature:基因编辑+CART强强联手癌细胞定向清除

CAR-T细胞疗法一直广为人知,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拥有诸多优势,它可以利用非限制性的形式特异识别和杀伤表达特定抗原的癌细胞,以单链抗体(singlechainantibodyfragme......

基因编辑T细胞治癌开始人体试验

非病毒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可用于个性化治疗癌症,英国《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这一改造细胞的重大进展及其人体临床试验。该方法使用CRISPR基因组编辑(一个源于细菌的系统),生成了患者特异......

“基因魔剪”编辑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10年前,我们看到了现代生物学的突破。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对Cas9蛋白的操纵产生了一种几乎可在科幻电影里展现的基因技术:CRISPR。把它想象成一把“分子剪刀”,它能够切割和编辑人类、动物、植物、细......

首例六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联合移植

异种移植技术要大规模进入临床应用,还需要更长时间、更谨慎的观察探索。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异种移植是人类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有效手段和模型,尤其如果能彻底地突破该技术,将打开人类免疫新纪元,从长远发展......

基于基因序列编辑器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成簇的、有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CRISPR)近年来被广泛关注。较之荧光检测方法,电化学生......

皮肤癌转移到大脑机制首次破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破译了一种使皮肤癌转移到大脑的机制,并利用现有的治疗方法成功地抑制了60%到80%的扩散。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JCI洞察》上。研究人员发现,在脑转移的黑色素瘤......

国际首次新一代CART技术治疗肿瘤中国免疫疗法荣登Nature

论文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研发副总裁张楫钦经基因编辑的T淋巴细胞,在临床上被证明可以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北京时间8月31日23时,国......

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重编程及血小板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基于干细胞技术、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取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竞争的前沿与热点领域之一。体外仅通过化学小分子介导的重编程技术制备人巨核细胞(血小板的前体细胞)及血小板的研究成果鲜有报道。血小板是由......

34岁北京小伙在Nature发文,致敬130年前巴甫洛夫方法

为什么有的人更积极,有的人更“丧”?经历相似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更倾向于保存美好的回忆,有的人更容易保留糟糕的感受?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发现,只要一种小分子,就可以给我们的记忆......

专家:基因编辑疗法并非绝对安全

以色列一项新研究发现,已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虽然非常有效,但并非绝对安全,该技术可能导致遗传物质损失,进而影响基因组稳定性,长远来看甚至可能致癌。研究人员建议在使用CRIS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