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3 11:33 原文链接: 细胞杂交和选择培养

     融合:细胞杂交之前,要分别准备好脾脏的B细胞悬液和小鼠骨髓瘤细胞(如SP2/0—Agl4细胞株)。免疫后的小鼠脾脏在无菌条件下破碎,将B细胞悬浮在没有血清的培养液中(通常使用RPMIl640商品配制),并洗涤3次去掉小鼠的血清。SP2/0细胞是用加有10%胎牛或小牛血清培养的,每天更换新鲜培养液使成为对数分裂期生长旺盛的细胞。细胞用RPMIl640洗涤2—3次,把两种细胞合并在同—试管中,用50%的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500)作为融合剂,在37℃条件下融合l—2min。然后用1640培养液缓慢稀释,然后除去PEG,将细胞分散至HAT选择培养板中。电融合方法也可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虽融合率较高,但一次融合的细胞数少,且需专门设备,故限制了其广泛使用。融合时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比例在5:1—10:1均可获得满意结果,每次融合细胞数量在10—10较为合适。融合后的细胞在40或96孔板上的HAT培养液(RPMIl640含10%—20%胎牛或小牛血清和HAT)中37℃,5%CO2条件下培养。融合后的细胞悬液中只有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能在HAT培养基中生长,其他形式的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未融合的细胞也不能在HAT培养液中生存。
在融合后的细胞培养过程中,饲养细胞(feeder cell)有助于杂交瘤细胞的生长。饲养细胞可用同种动物的腹腔细胞或胸腹细胞。腹腔细胞中的吞噬细胞能清除死亡细胞碎片。使背景更为清洁“干净”。同时饲养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或活性物质有助于杂交瘤细胞的生长。现有商品“杂交瘤细胞生长因子”可用于替代饲养细胞。
    (2)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单克降化:杂交细胞经约10—14d培养后,形成可用的细胞集落(克隆)。经过几次更换培养液(HT培养液)后进行抗体活性检测。常用的筛选枪测方法是ELISA和凝集试验,前者常用于可溶性抗原,后者适用于细胞、细菌等表面抗原。此外,Dot-ELISA、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试验均可用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使许多细胞克隆混合生长的细胞分离为单个的细胞克隆的过程称克隆化(colonization)zui常用的单克隆化方法是有限稀释法(limited dilution),即将混合细胞经稀释后分装于培养板上,使培养板的大部分孔中只出现一个细胞。为了确保抗体分泌细胞来源于单个细胞,克隆化过程可重复进行,称为亚克隆化(subclonization)。除有限稀释法外,荧光激活细胞分拣法(FACS)也用于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过程。
 

相关文章

科学家揭示杂交物种形成新机制:相爱没有那么容易

“我是居中虎榛子,生长在四川和云南。16年前,我被一群科学家发现,他们给了我名字,承认我是个新物种。”“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我和我的父母。现在,他们说,我的存在充满了偶然,因为我父母那段跨越......

杂交小麦“一步到位”

杂交水稻的成功种植让国人摆脱饥饿困境,对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玉米的杂交育种技术研发也非常成功。但是同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受其六倍体复杂性所限,却在杂交育种上停滞不前。多年来,世......

报春花属植物自然杂交与新品种选育研究获进展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报春花资源,同时该地区也被认为是世界报春花属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尽管自然杂交一直被认为是该地区物种多样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在该属中,真正的自然杂交研究实例却报道很少。同时,......

杂交海带栽培获进展

我国海带栽培产业规模大、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历史悠久,主栽培区辽宁、山东两省的海带产量占我国海带年产量的50%以上,年产淡干海带逾74万吨。辽宁海带产区地处黄渤海交界处,水深流大,营养盐丰富,低温时......

“一种石斛兰试管内杂交育种方法”获美国发明专利

6月12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石斛兰试管内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US9,936,654B2)。该发明采用试管内杂交育种的方法能大大缩短果实的成......

黑龙江杂交民猪饲养管理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2019年5月10日,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及黑龙江省畜牧总站所主持的《基于民猪为母本的二元及三元杂交商品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进行了审定。该标准......

科学家揭示红桦白桦种间杂交与基因渐渗规律

自然杂交与基因渐渗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间。基因渐渗指两物种的杂交后代与亲本反复回交,把某一亲本的性状带至另一亲本,后泛指某一种群的基因被整合到另一种群中。此前研究表明,渐渗通常由丰富度相对较低的物种到丰富......

中国精准医疗无人区,有人护!

——访伯科创始人郭诚博士日前一则“打破国外垄断!伯科生物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液相芯片杂交捕获与探针原位合成技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细细阅读后,我好奇地开始探究“伯科”了。伯科创始人是谁?这一探针合......

我国克隆首个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基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化榜研究组与周奕华研究组及薛勇彪研究组合作,在玉米单向杂交不和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克隆了控制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ZmGa1P,并对其不亲......

云南个旧:超级杂交稻片测突破每公顷十七吨

2日,记者从在云南个旧召开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杂种优势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项目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千号”,在当地“超级杂交稻个旧示范基地”的百亩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