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8 16:19 原文链接: 《Cell》:PD1靶点的境外战场肿瘤外泌体与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一种革命性癌症免疫治疗方法,然而该疗法只对10-30%患者有效果。为了探索背后的机理,来自旧金山加州大学Robert Blelloch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颠覆当前癌症免疫治疗理论的答案,并发表在2019年4月4日Cell上。

  Robert Blelloch认为免疫细胞在淋巴系统已经受到来自肿瘤细胞外泌体的免疫抑制。淋巴系统是免疫细胞激活的场所,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进入淋巴系统或从血液循环进入淋巴结。如果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带有免疫抑制蛋白PD-L1,就可以使免疫细胞失活,并进一步阻止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关于该远端失活机理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4日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uppression of Exosomal PD-L1 Induces Systemic Anti-tumor Immunity and Memory。”该文章详述了外泌体PD-L1如何系统性的抑制抗肿瘤效果,也证明基因阻断远端失活机理可提高引流淋巴结中T细胞活性,并引起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和记忆。

  对于该研究,作者提出了4个观点:

   阻断肿瘤细胞分泌带有PD-L1的外泌体能通过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延长生存期;

   外泌体PD-L1能够抑制引流淋巴结中T细胞的活性;

   外泌体缺陷肿瘤细胞能够引起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和记忆;

   外泌体的PD-L1对PD-L1抑制剂具有抵抗作用。

  Robert Blelloch团队首先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该现象表明PD-L1呈递的标准模型可能是有瑕疵的。与其他研究人员的结果一致,他们也发现了抵抗性肿瘤细胞表达低水平的PD-L1蛋白。但是当他们研究PD-L1 mRNA时,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肿瘤细胞中PD-L1 mRNA的含量远大于检测到的PD-L1蛋白的含量。

  为了弄明白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的原因,Blelloch通过实验证明了PD-L1蛋白被翻译而且没有被降解,而这些多余的PD-L1蛋白存在于外泌体中。

  在恶性组织中,PD-L1蛋白通过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而不被免疫细胞攻击,从而发挥“隐身衣”的功能。一些成功的免疫疗法通过封闭PD-L1或免疫细胞上的PD-1发挥作用。当PD-L1和PD-1之间的相互作用被阻断,肿瘤细胞面对抗肿瘤免疫反应时就失去了隐身能力。

  一些肿瘤细胞不表达PD-L1,导致对这些疗法不敏感。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患者肿瘤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PD-L1,从而解释了这些患者对这些疗法的不敏感。

  为了证明外泌体PD-L1导致免疫逃逸,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抵抗的鼠胰腺癌模型。他们分别将抵抗性肿瘤细胞和CRISPR基因编辑(敲除两个外泌体相关基因)的肿瘤细胞注射小鼠体内,发现尽管基因编辑和未编辑的肿瘤细胞均表达PD-L1,但阻断PD-L1后只有不能分泌外泌体的肿瘤细胞可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

  在一个补充实验中,将上述CRISPR编辑的肿瘤细胞接种健康小鼠后,立刻注入带有PD-L1的外泌体。尽管CRISPR编辑的肿瘤细胞不能分泌外泌体,注入的外泌体能够中和免疫反应,导致外泌体缺陷的肿瘤细胞能够形成肿瘤。

  为了弄明白外泌体PD-L1如何干扰免疫系统,研究员检查了接种CRISPR编辑和未编辑肿瘤细胞小鼠的淋巴结,接种经过编辑的肿瘤细胞的小鼠淋巴结中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均更高。

  在另一个单独的结肠癌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鉴定出两种不同的PD-L1:一种在肿瘤细胞表面且对PD-L1抑制剂敏感,另一种存在外泌体中且对PD-L1抵抗。当采用能够阻断外泌体形成和PD-L1抑制剂的联合疗法时,小鼠的生存期相对单独的疗法更长。

  来自两个不同的肿瘤模型的结果表明,抑制PD-L1外泌体的释放可克服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敏感。由于目前没有药物能够作用于外泌体PD-L1,因此理解外泌体PD-L1的生物学机理,是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的第一步。

  这些结果表明即使暂时性的抑制外泌体PD-L1的释放,也能导致长期的、全身的肿瘤生长抑制。这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即通过对患者肿瘤细胞的编辑和回输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而消灭免疫抵抗的癌细胞。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抑制外泌体PD-L1的释放或接种由Blelloch团队设计的“肿瘤细胞疫苗”,将为一些现有治疗手段无效的患者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Suppression of Exosomal PD-L1 Induces Systemic Anti-tumor Immunity and Memory,Cell(2019).

  DOI: 10.1016/j.cell.2019.02.016


相关文章

仿生纳米粒子,特异性干扰肿瘤代谢

营养贪婪是肿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然而,营养剥夺产生的临床益处有限。戈谢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细胞产生胆固醇-葡萄糖苷,胆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体中积累,导致细胞损伤。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学胡一......

《细胞》:新研究揭示不对称性是如何造就生命的

受精卵在最初阶段所分裂出的两个细胞对发育的作用并不相同,它们分别形成了胎儿以及为胎儿提供营养的组织。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IVF)的成功率。生命是不对称的。虽然人类的五官和四肢看起来大致对称......

近90%患者肿瘤缩小!创新细胞疗法2/3期试验即将启动

今日,Immatics公司在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上公布其在研T细胞受体T细胞(TCR-T)疗法IMA203用以治疗经治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87%的患者实现肿瘤缩小,患者的......

早筛新技术,可“透视”人体内早期肿瘤细胞

上海交通大学合肥肿瘤早筛创新技术研究院(肿瘤早筛技术迎来新突破。今年4月,该院研究团队关于“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定量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上发布,将应用于肿瘤早筛,有望在合肥率......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X染色体基因重新激活有关

一项针对小鼠的研究表明,雌性哺乳动物患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更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X染色体失活的基因又会被重新激活。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在雌性哺乳动物中,X染色体的其中一个副本上的......

研究发现CARM高效再生技术可用于肿瘤治疗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程涛、沈俊、王建祥团队及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昕团队合作围绕“效率”和“药效”,开发了人多能干细胞(hPSC)定向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

Nature丨团队合作解析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细胞基础

哺乳动物复杂性状的性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与雄激素密切相关。然而,性别差异的分子和细胞特征及其雄激素的调节仍然缺乏。 202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分子细胞卓越......

Nature丨团队合作解析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细胞基础

哺乳动物复杂性状的性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与雄激素密切相关。然而,性别差异的分子和细胞特征及其雄激素的调节仍然缺乏。 2024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分子细胞卓越......

研究多年,只为“挖一口深井”

“赶巧了,实际上这两项工作我们‘磨’了很多年了。”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提及一个月内在《细胞》和《自然》连发论文,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余一语道出科研背后的艰辛。过去十几年......

他们在“无人问津”的小岛培育出举世瞩目的克隆猴

中国最有名的猴子,除了孙悟空外,大概就是“中中”“华华”了。2018年初,这两只小猴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登上国际期刊《细胞》封面,成了举世瞩目的大明星。作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它们的诞生开启了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