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9 09:41 原文链接: Nature撤稿,一作学生造假拖累导师受罚

从加入实验室的早期阶段开始,就开始了造假行为。在其后4年多时间里,伪造了极其庞大的数据。因为害怕被揭露,扔掉实验室笔记本以掩盖罪责……

日前,日本名古屋大学前研究生矢野裕太(Yuuta Yano)被校方调查认定存在上述严重学术造假行为。此前,矢野裕太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发表一篇被认为是“划时代研究”的论文,名噪一时。

4月1日,日本最大的官方科学资助机构JSPS(日本学术振兴会)作出惩罚决定: 矢野裕太被禁止获得资助7年;他的两位导师名古屋大学教授伊丹健一郎(Kenichiro Itami)及名古屋大学副教授伊藤英人(Hideto Ito)则被JSPS禁止资助3年。

JSPS官网

曾经顺风顺水的学术之路

出生于1992年的矢野裕太,求学路可谓是一帆风顺。

2011年,矢野裕太考入名古屋大学化学专业,在大三的时候加入在日本有机化学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教授——伊丹健一郎团队。

从本科到博士,矢野裕太在伊丹教授的指导下不断精进,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开发石墨烯纳米带和全新的纳米碳结构合成方法上。求学期间,他也曾获得包括JSPS青年科学家研究奖学金、名古屋大学杰出毕业生奖、第18届新型芳香化合物国际研讨会post奖等在内的多项荣誉。

在导师的认可和专业领域的肯定加持下,矢野裕太俨然成为学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019年6月26日,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Living annulative π-extension polymerization for graphene nanoribbon 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合成结构、宽度及长度均可控的石墨烯纳米带聚合方法,该法有望为研究石墨烯纳米带长度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奠定材料基础。作为通讯作者的伊丹健一郎也表示,“这项研究解决了一个多年以来的难题。为实现量产化(我们)已与企业展开合作,希望早日将该技术应用落地。”

日本媒体甚至报道称,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成果,将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然而,就是这篇论文,也彻底颠覆了矢野裕太的学术之路。

因无法重复,接连多篇撤稿

然而论文发表一年后,2020年11月25日,论文作者单位伊丹实验室主动将其撤稿,主要原因是结论无法重复,以及原始数据不能获得。随后,与Nature论文相关的2篇发表于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及JACS的文章也由于涉嫌伪造数据被撤回。

公开撤稿前,名古屋大学也已启动诚信调查。

2022年3月16日,名古屋大学公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矢野裕太自2015年加入伊丹团队之后,便开始了他的作弊行为。在超过4年的时间里,他伪造的数据量极其庞大,甚至刻意进行了隐瞒工作,行为极其恶劣。为了破坏证据,矢野裕太甚至扔掉了属于实验室的 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市场价值人民币1万元以上)。不仅不尊重学术的严肃性,也破坏了实验室的公共资产。

调查排除了通讯作者伊丹健一郎及伊藤英人的不当行为,但指责他们未能更早地发现矢野裕太学术造假:虽经查明两人均未参与造假活动,但他们有责任对前研究生的科研造假行为进行监督,却未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本案的间接原因。

伊丹健一郎和伊藤英人也发表了道歉声明:向所有受此事件影响的人深表歉意……我们将继续更加认真细致地开展科研伦理教育和科研数据存储、管理和验证工作。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个稳固的体系来恢复信任,并确保此类研究不端行为不再发生。

由矢野裕太参与的被撤回文章:

[1]Graphene Nanoribbon Dielectric Passivation Layers for Graphene Electronics,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2]Living annulative π-extension polymerization for graphene nanoribbon synthesis,Nature;

[3]Step-Growth Annulative pi-Extension Polymerization for Synthesis of Cove-Type Graphene Nanoribbons,JACS;

 

参考资料:

https://www.nagoya-u.ac.jp/info/20220316_jimu.html

http://synth.chem.nagoya-u.ac.jp/wordpress/?lang=en

https://www.jsps.go.jp/j-kousei/sochi2022-6.html

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2/04/10/misconduct-failure-to-supervise-earn-researchers-years-long-funding-bans/


相关文章

Nature:人造子宫试验快要开始,人造子宫要来了?

2023年9月21日,《Nature》报道:人造子宫的人体试验可能很快就会开始。美国监管机构将考虑对人造子宫的系统进行临床试验,这可以减少极早产婴儿的死亡和残疾。Nature621,458-460(2......

“双非”高校姜昱丞一作发首篇Nature!凝聚态物理新突破

前不久,37岁的姜昱丞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论文,这也是他所在的苏州科技大学首次在Nature亮相。这篇论文澄清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20余年来的误区,并构建了全新理论模型和判定标准。“其实......

跟踪Nature室温超导论文:8位作者指控导师要求编辑撤稿

  在多项重复性研究不支持其结论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迪亚斯团队3月的《Nature》论文再遇危机:该论文11位作者中的8位给《Nature》高级编辑托比亚斯·罗德尔写信称,迪亚斯歪......

事关二氧化碳排放量!清华大学最新Nature

2019年,高能耗的钢铁工业贡献了全球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约25%,其对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尽管在国家和全球两级讨论了脱碳潜力,但特定于工厂的缓解潜力和技术驱动的途径仍不清楚,这累积起来决定了全球钢......

头发变白的原因找到了!Nature挑战干细胞经典教条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头发会不可避免地变白,也有不少人因为压力或者遗传因素少年白头、早生华发。目前,科学家了解到与头发黑色素产生相关的黑素细胞干细胞(McSCs)比其他成体干细胞群更早失效,这会导致头......

最新!这篇Nature正刊文章被撤回

大约一半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留在大气中,一半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例如,如果由于海洋变暖或永久冻土融化,陆地和海洋吸收碳的效率降低,那么更大比例的人为排放将留在大气中,从而加速气候变化。碳汇效率的变化可以通......

颠覆认知!Nature子刊:中国科大团队对药物递送屏障的重大发现

从脉管系统到肿瘤的有效纳米治疗运输对于最小化副作用的癌症治疗至关重要。2023年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育才、江维及新加坡国立大学DavidTaiLeong共同通讯在NatureNanotech......

NatureMethods:北大汤富酬团队揭示单个细胞内高阶染色质结构

调控基因组元件的高阶三维(3D)组织为基因调控提供了拓扑基础,但尚不清楚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多个调控元件如何在单个细胞内相互作用。2023年8月28日,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在NatureMethods(I......

一度被拒稿的论文登上Nature,“光补实验就补了两年”

2015年,22岁的傅凌岚刚刚来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跟随李宏斌教授读博,此时高分子材料背景的她,对生物学的认识还停留在高中水平。而今天,她已经就职于一家国际著名抗癌药物研发公司,为人们的生命健......

颠覆传统!锂电池今日登上Nature封面!

电沉积锂(Li)金属,对高能电池至关重要。然而,同时形成的表面腐蚀膜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使沉积过程复杂化,这使得人们对锂金属电沉积的理解很差。在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Yu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