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02 11:31 原文链接: 生物航煤,应用之路有多远?

  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实现了人们的飞翔梦想,却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利用棕榈油、动植物油脂、地沟油等原料制造生物航煤,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将缓解航空燃料供求紧张的情况。有业内专家认为,生物航煤在技术安全上可以达到传统航油的标准,但其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达到量产并实现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物航煤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哪些阻碍?如何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市场有多大?

  “航油的消费量逐步增加,而供应却有些捉襟见肘。”这是各大石油公司及航空企业正担心的问题之一。我国目前已成为年消费量近2000万吨的航空燃料消费大国。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未来全球航油需求年增长速度不到5%,而中国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为应对巨大的需求压力,航空煤油行业将眼光投向了生物燃料。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至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丰富的生物质能为航空燃料的来源提供了新选择。

  据国际民航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民航飞机加油量将达到4000万吨,其中,生物航煤将占到全国航油总量的30%,即1200万吨。根据可预见的价格上涨,按每吨1万元的价格计算,彼时我国的生物航煤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除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生物航煤的生态价值也不容小觑。生物航煤由再生物质加工生产而成,所用生物燃料以棕榈油、麻风子油、海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可再生资源为主,可以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当前的航空燃料主要以矿物油为原料,缺乏可持续性。

  中石化石科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张哲民介绍说,生物航煤以植物或餐饮废弃油为主要原料,将其制成成品油为飞机提供燃料,飞行时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可在原料种植阶段被吸收,形成一个闭合循环的过程,有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统计显示,使用生物航煤将减少55%~9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发展生物航煤既低碳环保,还可解餐饮废油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顾之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商业化有多难?

  尽管其商业前景广阔,环保价值凸显,但仍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生物航煤的商业化之路将艰辛且长远。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家陶志平分析称,受制于生产技术、原料成本等因素,目前生物航煤的价格大约是普通航油的2~3倍,突破成本过高的瓶颈是生物航煤必须跨过的首要关口。

  生物航煤的研发在全球尚属刚刚起步阶段,植物油黏度大、沸点高、杂质含量高、含氧高,在加氢精制过程中强放热、易结胶,加工难度大,需要依靠全新的转化技术,处理成本较高。

  高企的原料成本是生物航煤商业化应用的另一大阻碍。与传统石化产品的价值链构成相似,生物航煤的原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5%,其他炼制过程只消耗15%的成本。原料来源不丰富,抬高了成本。比如,中石化研制的生物航煤中,小桐子精炼出的植物油是重要原料之一,其每吨采购价最少为8500元,高于当前市场上的航油价格。而正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微藻生物燃料技术,转化为生物航煤的成本则为石油价格的十几倍。

  此外,利用地沟油做原料也非易事。地沟油分布过于分散,收购渠道不畅,其集中收集难度很大。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指出,发展生物柴油,原料成本的控制是关键。但高于传统燃油两三倍的原料成本,使生物航煤的价格远高于传统航煤,这无疑削弱了生物航煤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保证原料持续供应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年1月,较早开设生物航煤商业航班的德国汉莎航空发布声明称,决定终止其使用生物燃料的定期商业航班,原因是库存的生物燃料即将耗尽,却无法获得新的可靠燃料来源。这距离其2011年7月开始的生物燃料定期航班飞行不过半年时间。

  商业化如何走?

  针对生物航煤的商业化应用存在的价格过高等问题,研究人士分析,这其实是正常的。由于生产技术不成熟,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开发应用初期都面临高成本的问题,而生物航煤的原料价格又持续高位运行,两个因素叠加,价格短期内难以下降。

  高成本并未影响生物航煤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增长了近3倍。为了应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保证能源安全,不少国家通过提供补贴、减免税赋、给予研发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生物航煤的研发和产业化。例如,美国通过税收减免条款、制定乙醇消耗量的方式支持生物燃料的发展。据悉,目前已有31个国家确定了生物燃料调合标准,至少有19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燃料免税和生产补贴政策。

  但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生物航煤产业的发展规划,专门的质量和审定标准体系也未制定。业内专家呼吁,生物航煤是未来航空燃料的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应针对我国国情,出台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并给予税收补贴等政策,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生物航煤的发展。

  为了解决原料持续供应不足问题,采用新的原料生产生物航煤的技术也在开发中,如中石化正研发微藻养殖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并优化餐饮废油加工生产航空煤油技术,以拓展原料来源。

  研究人士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生物航煤的价格将不断下降。国家实施出台支持政策,石油企业积极研制新技术降低成本并扩展原料种类,建立起透明畅通的餐饮废弃油收集处理和流通体系,多方共同发力,生物航煤的商业化应用道路将越走越宽。

  ■相关链接

  生物航煤是当今全球航空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航煤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具有很好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同时,与石油喷气燃料调合性好,杂质含量低。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为此,中国民航局提出,到202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比2005年下降22%的目标。

  中国石化下属镇海炼化杭州石化生产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业装置及调和设施,是亚洲第一套生物航煤工业化生产装置,该装置以棕榈油为原料首次生产生物航煤产品,去年开始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产品。

相关文章

低浓度二氧化碳快速集获器面世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了一款新的碳捕集系统,其能以前所未有的性能直接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效率高达99%,且捕集二氧化碳的速度至少是现有系统的两倍,成为迄今处理空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最快的捕集系统,有望开启直......

突破燃料密度极限核聚变基本定律修订

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的一条基本定律。新定律指出,科学家们实际上可以在核聚变反应堆中安全地添加更多氢燃料,从而获得比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量。相关研究发表于最......

氧化铝负载的铁基化合物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

将二氧化碳(CO2)还原为甲酸(HCOOH)等可运输燃料是解决能源和碳资源短缺以及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为此,科学家们开发了由光吸收基质(即光敏剂)和催化剂组成的光催化系......

3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与现代大体相当

5月15日,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获悉,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地质工程2000级校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吉涛博士团队研究发现,3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与现代大体相当。“约3亿年前的晚古......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机理研究获突破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多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减排和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长期以来是催化领域中一大挑战,而从分子水......

中国科学大曾杰团队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二氧化碳加氢制备化学品是一种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铜-碳化铁界面型催化剂,实现了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烯烃。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

我国生物航煤首获全球RSB可持续认证

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油脂加氢(HEFA)路线生物航煤产品近日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oundtableonSustainableBiomaterials)认证。认证表明,镇......

“西北风”巧变“粮”二氧化碳成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通过电化学耦合生物发酵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长链产品的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科学家又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魔术”了。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

南京大学等发现有望借助月壤生产氧气和燃料

人类遨游太空,水、氧气和能源不可或缺。记者8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发现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中,一些成分可以作为催化剂,在太阳光......

在月球能生产氧气和燃料?月壤或可助一臂之力

如果想在月球上居住和旅行,水、氧气等物质和交通工具不可或缺。如果在月球能就地取材,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资源,那星际旅行的愿望或许不再遥远。5月5日,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