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1 10:59 原文链接: 科技日报:我国气候真的“北涝南旱”了吗


8月20日,沈阳军区16集团军某旅官兵在大庆市肇源县莲花乡紧急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虽然,强台风“尤特”刚走,强热带风暴“潭美”即将登陆,但这对南方大部地区的干热天气影响有限,最需要雨水降温的江淮地区并没有受惠。而另一方面,近日来,东北地区的汛情几乎天天更新,预计黑河至同江段将发生超10年一遇洪水。嫩江县一些地区发生30年一遇洪水。黑瞎子岛水位将超过2009年最高水位1.25米,全岛几乎将被淹没……

  这个夏天“北涝南旱”似乎已成定局。

  是什么让高温自7月来在南方一路“嚣张”,而东北却暴雨不断?我国7、8月“北涝南旱”是否会成为常态?全球气候变化又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多台风缓解旱情乏力

  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出现异常高温天气,并呈现高温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今年7月以来,贵州至江南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少,部分地区甚至偏少一倍;少雨的同时,高温持续,7月1日以来,江南多地高温日数超过20天,多地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最长纪录。

  “往年7、8月我国主雨带会移到华北、东北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高温时段。”马学款说,“而今年雨带提前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受暖高压控制,加上今年低纬度地区的台风势力不强,路径偏西偏南,没法影响到高温区域,这都为范围广、势力强、时间长的高温天气提供了条件。”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解释说,虽然截至目前,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比往年偏多,但由于多是南海台风,对于旱区“鞭长莫及”。一般来说,南海台风通常只能够影响到华南,也就是广东、广西、海南一带,对于旱情严重的华东以及江南地区往往“爱莫能助”。而与此不同,西北太平洋台风影响区域比南海台风更加广泛,行进的“足迹”能够遍及华南、江南、江淮、黄淮甚至东北地区。

  “西北太平洋今年如此‘低产’,主要原因是赤道辐合带位置较常年偏西,其最东端最远只到达菲律宾一带,不利于西北太平洋生育台风。”高拴柱解释说,赤道辐合带是西南季风与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交汇的区域,可以说是台风生成的天然“温床”。影响我国的台风中,超过80%都来自于此。

  冷空气与副高“相逢”造成东北强降水

  6月1日—8月11日,黑龙江省先后发生11次明显降雨过程,平均降雨311毫米,比历年同期(267.3毫米)偏多16%。其中7月全省平均降雨173.9毫米,比历年同期(135.6毫米)偏多28%。大江、大河,特别是黑龙江、嫩江、松花江水位持续偏高,3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嫩江上游发生20年一遇洪水,黑龙江上游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黑龙江省气象台预报室主任赵广娜认为,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相逢”,是造成东北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赵广娜进一步解释道,之所以出现多次较强降水,一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东北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北部,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另外副高外围的西南急流强盛,水汽非常充沛;二是贝加尔湖地区冷空气活跃,始终有冷涡存在,冷涡底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向西渗透,伴随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外围水汽相结合,造成了东北地区强降水天气的出现。

  北涝南旱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趋势

  “今年我国总体平均降水量并不少,较常年还偏多,但分布严重不均,呈现南少北多的格局。”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维京表示,北涝南旱的直接原因就是今年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位置偏北偏西。

  他说,一方面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偏高,为副高强度“造势”;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显著,去年秋季以来北极海冰面积达到近10年来最低点,海洋吸取热量多,到了夏季两者成为强大热源,也利于增强副高势力。此外,全球变暖也是助推副高变强的重要因素。

  “全球变暖影响下,整个北半球副高位置都逐渐向北扩张,副高北抬,雨带也随之变化。所以今年欧洲、北美一些国家出现高温,而本该很热的印度、巴基斯坦在遭受洪涝。”李维京说,“我国则出现了北涝南旱的情况。”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胡永云也认为,我国北涝南旱的天气格局比较符合近年来全球变暖形势。“不是说今年气温热,就意味着全球变暖了,它考察的是多年的变化趋势。但是,今年情况与全球变暖气候模式是比较相近的。”

  随着全球变暖,这样的情况还将持续发生。李维京称,我国北涝南旱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我国雨带变化有明显的年代特征,20世纪50到70年代,主要雨带在北方,就和我们现在差不多;到20世纪80到90年代,在长江流域及以南;而 2003年开始雨带逐渐北移,近几年这种移动趋势更明显。因此北涝南旱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趋势。”

  北涝南旱还有待时间验证

  我国的气候真的正在从“北旱南涝”向“北涝南旱”转变?很多学者对此也做了大量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研究发现,1910—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1940—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1980年到现在,又是南方多,北方少。“也就是说从1910年的夏季降水南方多,到1980 年又回到夏季降水南方多的状况,这个周期是70年左右。”

  气候预测专家赵振国在2004年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未来5—10 年,在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南方雨水多的现象会变为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这些研究是否就能得出肯定的结论?长期从事灾害史研究、主编《中国自然灾害通史》的赫治清认为,这种情况目前还不是很明显,还需长时间观察,准确验证至少需要10年。

相关文章

先锋报告显示我国港口与航运迎来绿色低碳转型期

12月28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2022中国蓝天先锋论坛”上发布了《蓝港先锋2022:中国典型港口空气与气候协同力评价》(以下简称《蓝港先锋2022》)和《航运先锋2022:航运减污降碳进展研究》(......

第二届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举行

12月24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教席(筹)共同承办,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

零下40℃!“极寒炸弹”席卷北美

圣诞节周末,美国却迎来冬季风暴,一场来自北极的冬季风暴袭击北美大部分地区,导致美国、加拿大和西伯利亚等地气温骤降,其中部分地区的温度已下降至零下40摄氏度。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密歇根州,街灯和大......

大果咖啡或可“东山再起”保障未来咖啡供应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最新发表一篇关于咖啡作物品种的学术评论称,曾被评为贸易量第二大的咖啡作物品种、但后来被认为在商业上失败的利比里亚种(C......

这里垃圾堆积成山,废弃衣物200年才能降解

据央视财经报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素有世界“干极”之称,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闻名世界。不过,阿塔卡马沙漠在智利境内的部分区域却饱受垃圾的困扰,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CFF20LXzkOy......

1.5℃气温目标需各国加强气候行动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在2030年前提出更有雄心的国家气候行动承诺对于将本世纪的气温变化控制在1.5℃以下至关重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

国家气候中心:11月江南华南西南等地降水持续偏少

中国气象局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11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首先是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肖潺介绍,10月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

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刚果泥炭地释放数十亿吨碳

新研究发现泥炭地脆弱易受干旱影响随着泥炭地干燥,泥炭分解并释放二氧化碳,加速全球变暖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在泥炭地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一次——并且可能再次发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数千年前......

联合国敲响“气候灾难”警钟

联合国警告说,地球正走向“气候灾难”。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称,最新数据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4至2.6℃。报告显示,自2021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二〇二二年度报告》发布

在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生态环境部表明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公约》和COP27)的基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