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10 11:48 原文链接: 厦门大学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Menin通过表观遗传上调Yap1的转录促进了肝癌的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0月7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厦门大学金光辉(Guang-Hui Jin)教授,金教授早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探讨疾病发病进程中组蛋白甲基化、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网络的动态变化及其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筛选有关慢性肝病发病的崭新的治疗靶点,研究以组蛋白甲基化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作为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癌症类型,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新患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 11万人死于肝癌,其死亡率在我国十大恶性肿瘤的排名中已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然而目前人们对肝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学上的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事件, 尤其是抑癌基因的体细胞突变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基因组、基因序列的改变。近年来随着对肿瘤认识的深入, 人们发现DNA序列以外的调控机制(即表观遗传学)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肝癌中常常发生表观遗传改变,并与异常的基因表达有关。但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焦点放在表观遗传基因沉默事件上,对于肝癌中促使基因激活的机制仍了解甚少。

  Menin是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ultipleendocrine neoplasia type1,MEN1)基因的编码产物,MEN1基因是位于染色体11q13位点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突变是多种内分泌组织肿瘤发生的原因,如:甲状旁腺瘤、肾上腺瘤、垂体瘤等。研究证实,menin可通过与大量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直接参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等表观遗传过程,对靶基因转录和表型的维持起关键的调控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雌性小鼠杂合缺失Men1,可降低化学致癌物诱导肝癌形成,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基因芯片(CHIP-on-Chip)筛查和ChIP检测,他们发现menin与许多癌症相关基因,如Yap1启动子处的H3K4me3升高有关。在人类肝癌样本中,menin和Yap1表达增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Menin在促进肝癌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表观遗传作用,支持了H3K4me3受到menin与混合谱系淋巴瘤基因(mixed-lineage leukemia,MLL)相互作用构成的复合物的调控这一观点,并为肝癌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关文章

感染新冠病毒的癌症晚期患者,肿瘤奇迹般消失!

新冠对于癌症患者威胁尤其大。一方面,癌症患者往往身体状态不佳,被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大,另一方面,新冠显著影响医疗系统的正常工作,很多患者被耽误治疗。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一定总是坏......

中美学者研发新材料搭载化疗药物

 12月2日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中美两国研发人员最新制备出一种可以搭载化疗药物的新型纳米材料。这给实现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带来新希望。“这种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好比一个尽职的‘纳米搬运工’。......

肿瘤靶向药物成像的未来发展PI与MALDI成像相结合

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从研究植物代谢组学到发现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再到开发新的疗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成像技术已成为这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MALDI技术通过提供对治疗化合物及其......

科学子刊:首个CRISPR抗癌动物实验结果生存率提高80%

利用CRISPR-Cas基因组编辑系统,现在可以对细胞中的基因进行精准地切割、修复甚至替换,这一技术已为治愈一系列罕见的遗传疾病开辟了新的可能。因发现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的两位科学家也在今年荣获......

异常的肠道微生态是引起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其微生物种类超过1000种,数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有趣的是,肠道粘膜集结了人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也可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

阎锡蕴院士团队挖掘铁蛋白药物临床转化新潜质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阎锡蕴院士团队在《NanoToday》杂志在线发表了关于铁蛋白药物载体(FerritinDrugCarrier)药物装载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该......

光谱生物技术及应用分会:设计仪器方法探索生命奥秘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20年11月1日,第21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 2020年光谱年会,在四川成都世外桃源酒店继续召开。在第一天大会报告后,组委会安排了精彩的分会报道,光谱生物技术及应用......

合肥研究院在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检测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院戴海明、聂金福团队,在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TumorCell)的富集和检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io......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大豆等表观遗传研究新进展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cystnematode,SCN;Heteroderaglycines)病是引起大豆减产的病害之一,研究大豆-线虫互作机制对提出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培育抗胞囊线虫病的大豆新品......

陈小平团队发现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全新的长非编码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