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1 10:42 原文链接: 环污险:别借环保之名行摊派之实

  年关将至,部分地方的环境污染责任险(以下简称“环污险”)推进情况不理想,环保部门就着急了,有些地方要“强力推进”,有些地方要对拒绝投保企业设置关卡。不过,笔者认为,推广环污险的本意虽好,但若在落实过程中不顾实际,甚至曲解其本源意义,借环保的名义向企业强行摊派,那就值得警惕了。

  首先,有了环污险,就能还咱们一片蓝天吗?在推广环污险时,很多地方都爱拿环境保护说事儿,给环污险戴上“绿色保险”的帽子。然而,环污险解决的到底是什么问题,恐怕不少人还并不真明白。

  “美丽中国”的提法自去年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以后,这一词汇成为民众热议的词汇。借着这一势头,很多地方加大力度推广环污险。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环污险的推广未必能还咱们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秀水。

  为什么?这还得从环污险的承保范围说起。

  首先,我国推行的环污险承保范围仅仅是“由于突发的意外事故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泄露、溢出、渗漏,造成承保区域内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直接财产损失,并被国家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认定为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的情况,由此可见,渐进性污染并不属于环污险的承保范围。渐进性污染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事实上,环境污染大都属于渐进性污染。例如,雾霾天的频繁出现、诸多河流水质的恶化等,很多都是由于渐进性污染造成的。

  这就是说,环污险的主要功能是在突发、意外事故发生造成第三者损害后,转移企业的赔偿责任和政府的兜底责任,而不是通过这个保险产品的推广就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其次,笔者发现,在各地试点环污险的过程中,大多数采取统保的方式,保险公司与投保的具体企业并没有直接接触,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环境保护措施等具体情况并没有了解,既不能拒保,也很难发挥保险的事前预警作用。

  那么,为何地方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愿意强推环污险?笔者注意到,在环污险推广过程中,往往是地方政府积极,企业主动投保的寥寥无几,部分企业即使投了保,也是出于无奈或者随大溜,也有企业明确表示不愿意投保。

  以安徽为例,据媒体报道,该省共将337家企业列入环污险试点名单,目前约有25%的企业投保,“有200家企业明确同意投保,另外约有15% 的企业明确表示不愿参保。”而对企业不愿投保的原因,官方解释是“宣传力度不够”、“企业没有理解环污险的意义”、“企业抱有侥幸心理”等。

  然而,这些并不是全部原因。首先,目前的环污险保费较高,部分企业难以接受。笔者了解到,有的省份采取招标的办法确定了中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该省所有的环污险都由中标企业承保,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环污险出险系数较高、企业投保率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环污险的保费较高,部分企业不愿意投保。

  同时,据笔者了解,主推环污险的部门是环保部门,而保险监管部门常处于“配合”地位。笔者联系多地保监局采访环污险时,得到的答复常是“这项工作主要由环保部门推动,保监局掌握的情况并不多。”而环保部门虽然力推环污险,但若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多发无疑会对其形成压力,因此,事故发生后是否为环境污染事故的界定就尤为关键,而这一界定权就掌握在环保部门手中。我们看到,不少企业尽管发生了泄露等事故,但鉴定结果常为“未造成环境污染”。专家表示,目前对环境污染的界定缺乏明确标准,因此,环污险的作用有可能被削弱。

  甚至有尖锐的观点指出,环保部门力推环污险,更多的是借“环保”的名义为自己的政绩加分,而真正的环境污染受害人由于缺乏对该险种的了解,以及索赔意识的薄弱,他们真正得到保险赔偿的比例并不会太高。而政府职能部门既有了环保之功劳,同时当事故发生遇到大额索赔时,相关职能部门还能将赔偿责任有效地转移给保险公司。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各地的环污险都处在试点阶段,做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以激励为主,有的地方则采取了一些强硬手段,比如企业若不购买环污险,则对其年审不予通过等。笔者认为,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贸然采取强制方式有很大风险,有的企业或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投保环污险,有的企业或者就需要支出另一笔费用来获得环保审核通行证了。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推广环污险虽好,但不能简单将这一工作与环境保护划等号。笔者认为,保护环境更重要的工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止渐进性污染,才能真正保护咱们的碧水蓝天。同时,在缺乏法律依据、缺乏承保经验以及核赔经验的情况下,地方的试点仍然应该以鼓励为主,而非采取强制手段。否则,或者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或者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

相关文章

两会代表建议放开禁燃秸秆环保与农业如何平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等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联合提交了《关于逐步放开禁烧秸秆,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提出在坚持环保原则的同时,应逐步放开秸秆禁烧政策......

700万,这一济南环保公司采购大批分析仪器

10万吨有色冶炼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化验室、实验室设备及配套设施采购项目计划公示项目名称:10万吨有色冶炼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化验室、实验室设备及配套设施采购项目项目规模:采购化验室、实验室设备及......

生态环境部:1月全国339个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5%

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公布了2024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情况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5%,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情况的通告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春节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采取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方式在全国随机抽取样品1500批次,检出14批次样品不合格。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有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核查处置......

河南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日前,河南省召开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省......

2050年全球缺水将额外影响30亿人

荷兰科学家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次盆地预计将严重缺乏清洁水源,或使额外30亿人受到影响。中国南部、欧洲中部、北美和非洲的许多次盆地由于氮污染水平很高,预计会成为水资源短缺的热点地区。......

Nature|二氧化碳去除技术不是当前的气候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二氧化碳去除技术(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将“净”变为“净零排放”。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所有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2℃......

新污染物管控:进展显著短板仍存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全面淘汰短链氯化石蜡等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这是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印发后取得的重要进展。相关企业、协会、生态环境部门目前正在全面推进新污染物的管......

2025年我国信息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将步入世界领先行列

12月28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

生态环境部通报11月和1—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情况1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